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风·子衿》细腻微妙之心理刻画

(2020-06-29 06:06:48)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国风·子衿》细腻微妙之心理刻画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通,音,给、寄的意思。 
  嗣音:传音讯。 
  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题解:描绘了一名女子,在等待爱人时的焦灼难耐的心理。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焦灼难耐的心理。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前些年有首情诗流传甚广: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能像诗中说的在寂静和欢喜中默然相爱,已不是凡人的境界了。对于在情海中

浮沉的普通男女而言,对方见或者不见,念或者不念,都会牵动心绪,教人寝食难安。

《诗经·郑风》中有一首名为《子衿》的小诗,就描绘了一名女子,在等待爱人时的焦灼难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少女在城楼上等待的心上人什么模样呢?“青青子衿”,“青青子佩”都是以衣饰借代人:“青衿”指的是青色交领的外衣;“青佩”是青色佩玉绶带。两者都是古时候年轻学子的常见装扮。原来令少女钟情的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份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青青子衿”这四个字,单单念来就有一种儒雅清澈的况味。难怪后人习惯用“青衿”作为文人贤士的代称。少女牵念的那位青青衣襟的男子,从“悠悠我心”“悠悠我思”这两句中便可感知那份绵绵不绝的相思。这“悠悠”二字用得真是漂亮,一来道出了时间的漫长,我们常把“悠久”二字连用,其实“悠”比“久”要有味得多,“久”虽长却有限,而“悠”则漫漫无际,没有限度。此外这“悠悠”二字也道出了情义之广阔缠绵。很多人写相思,写得太苦太涩太凄凉,寸寸柔肠断尽,盈盈粉泪洒干。花零落了,人憔悴了。倒不及这“悠悠之思”来得大气,让人有无尽的遐想。

等待的人迟迟不至,女子的心思也曲折起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纵然我不去找你,你就不能主动给我音讯吗?纵然我不去看你,你就不能来看看我吗?

钱钟书先生在评说这两句诗时说:“薄责己而后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这两句诗将少女的心理活动刻画的细腻微妙,此言不谬。但她为什么要“薄责己而后望于人”呢?自己不够主动,却希望爱人能多做一些呢?不是故意做出矜持的姿态,更不是怕在感情上吃亏,而是因为“近情情怯”我之所以不往,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用情浅的人,心理负担亦轻,表白时舌灿莲花,行动时干脆利落。用情越是深厚,表达时越是口笨舌拙,越是放不开手脚。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少女在城楼上,徘徊了又徘徊,仍没看到“青青子衿”的爱人。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虽然一天不见,就仿佛分别了三月之久。

这首诗虽然短小,对后世的影响却很深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被曹操直接借用在《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说自己渴慕贤才就如女子思念爱人一样。从这句诗中,不但可以想见这位枭雄的旷世抱负,也可以体味出他心中那份深邃细密的情思。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被后人化作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耳鬓厮磨就觉光阴似箭;两地分离就感到度日如年。

你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将“爱情相对论”的精髓,琢磨的如此透彻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