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风·卫风·木瓜》投木报琼总关情

(2020-06-14 03:55:34)
标签:

情感

文化

教育

国风·卫风·木瓜投木报琼总关情

原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投:投赠,赠送。

木瓜:植物名,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木桃:就是桃子 。
木李:李子。

琼琚(ju)、琼瑶、琼玖(jiu):都是泛指美玉。
匪:非。

好:爱。

题解:投木报琼总关情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的篇章,充满了和谐、明媚、秀雅、甜蜜的情致。青年男女之间互赠信物,是古代民间的一种求爱方式。现在有些民族仍有此习俗。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大雅·》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的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它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若论诗的传诵程度《卫风·木瓜》比之《大雅·》就相对更高些,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不仅仅指爱情,还引申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意思。

应当承认《诗经》时代的男女是很纯真的,但现实社会中我们也看到了太多的功利和自私。有人说《木瓜》的作者是只大木瓜。人家给的只是木瓜,他或她就拿玉来回报了。更有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女方家长提出要“彩礼”,少则十万,多则没底,更有厉害的男方家长反唇相讥,问女方家长“陪嫁几何”。

哈哈哈……这里哪里还有男欢女爱?这应该叫做买卖婚姻。现代个别成年人应当反省: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觉悟也得跟上形势。

  《卫风·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也很有特色。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