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事————036活鱼活吃

分类: 老城记忆 |
活鱼活吃是豫菜中的一道传统美食。取一斤半活黄河鲤鱼一条,灌下4钱高度白酒,将鲤鱼麻醉,快速去鳞、开膛,鱼身两面切花刀,握住鱼头鱼尾挂糊烹炸鱼身,炸好装盘。烹葱姜加料酒、盐、高汤、淀粉水调汁浇到鱼身上,点缀菜叶,活鱼做成。此菜要诀有“三快”:即加工快,无论去鳞、开膛,还是鱼身切花刀,都要迅速干净利落。烹调快,挂糊、油炸、烹汁协调敏捷。再有就是上菜快,成菜后立即端上桌,让客人品尝。此外,还有几个要点,一是杀鱼时不去鱼鳃,鱼肉不清洗,延迟鲤鱼的死亡时间。二是花刀不破鱼身,仅切至鱼骨处。三是炸鱼时头尾不炸,保持其新鲜。制作好的活鱼端上餐桌,鱼肚鱼肉已熟,头尾仍活,鳃动嘴张,尾巴轻挑,妙趣横生,是为“活吃”。活鱼活吃趁鲤鱼将死未僵之际,用快速烹饪的方法,借鱼头之巧妙,寓生熟为一体,鱼肉鲜美,活灵活现,令食者拍案称奇,平添酒席趣味。
民国时期,老城内有名的饭馆不少。西街上有群英楼、庆芳楼,南街里有六百居,北街有天顺馆和惠源馆,均是豫菜为主,群英楼里就有活鱼活吃这道名菜。鬼子进城后,本地汉奸为了讨好小日本,就向鬼子推荐了这道菜。岛国来的鬼子自然对鱼不生疏,虽然他们也吃过什么生鱼片,那毕竟是死鱼身上取下来的肉。一听有活鱼活吃,不但没吃过,见都没见过,赶紧让人安排群英楼去做。群英楼掌柜、厨师、伙计在小鬼子进攻濮阳前就出城逃难了,另外几个饭馆在家的也都上板歇业。汉奸不得已找了一家小饭馆,让他们做“活鱼活吃”。活鱼活吃是群英楼厨师的绝活,小饭馆老板厨师倒是听说过这道菜,可不知道具体做法,鬼子非让他做,这就勉为其难了。那时候也没有手机、电脑啥的能“度”一下。这可把小饭馆的老板厨师难为死了。鬼子催促,汉奸逼迫,死马当活马医吧。合着这老板脑瓜子机灵,不是叫鱼在盘子里动吗?能动就算是活鱼,老板想出个办法交代给厨师。鬼子到饭馆后,厨师麻溜刮鳞、杀鱼、去鳃,下锅把鱼通身炸了个焦黄,然后弄来两条半喥长的鲫鱼塞进鲤鱼肚子里。也是该出事,老板厨师光顾着想着鱼会动了,没仔细考虑鲫鱼的耐热能力和活泛程度,鲫鱼塞进去就端上了桌子。在水里活蹦乱跳的鲫鱼猛地到鲤鱼肚子里,几百度的高温,真是冰火两重天啊,头翘尾起,十分卖力。这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鬼子眼巴巴地等着活鱼活吃呢。鲤鱼上桌后,鬼子看鲤鱼鱼身抖动,不禁喜上眉梢,刚想下筷子,这边的鲫鱼一直没松劲,不停地在鲤鱼肚子里活动,厨师杀鱼的时候开膛的口子也大点,两条鲫鱼终于挣脱羁绊,从鱼肚子里跳了出来。起初在鱼盘子里跳,不一会就满桌子地跳,菜汁乱飞,杯倒酒撒,一片狼藉。鬼子大怒,让抓老板厨师,可到楼下一看,老板厨师伙计跑了个精光。后来听人说,小饭馆的老板为了恶心小鬼子,故意让厨师做了一条“活鱼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