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Ieoh Ming Pei)

标签:
文化 |
分类: 建筑及室内篇 |
贝聿铭(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4月26贝聿铭
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 贝聿铭
设计理念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平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建筑构造之意境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
主要成就
据粗略统计,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铭第一次获奖是在一九五九年。是年他设计的美国丹佛市迈尔哈商场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同年,他为丹佛市一座新型建筑物的设计又获该学会的功勋奖。六十年代以后,他获得的奖项更多,尤以八十年代为最。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贝聿铭
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MIT AIA Medal) 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Wheelwright Traveling Fellowship) 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终生院士 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 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长院士 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 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誉院士 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 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阿诺·布鲁纳奖」(The Arnold Brunner Award) 1963年,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The Medal of Honor) 1970年,美国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Golden Door Award) 1976年,美国「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扬其「对建筑领域的卓越贡献」(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1978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埃尔希·德·沃尔夫奖」(Elsie de Wolfe Award) 1979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并命名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 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La Grande Médaille d'Or) 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 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Gold Medal of Honor) 1983年,普利兹克奖 1989年,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 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 1991年,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 1994年,以色列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 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 1994年,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 1996年,意大利「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 1996年,美国纽约市政艺术协会「贾桂琳·甘乃迪·欧纳西斯奖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 1997年,美国布朗大学「独立奖」(Independent Award) 1998年,美国麦克杜威部落「麦克杜威奖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 1999年,美国纽约市历史地标保存中心「文化桂冠奖」(Cultural Laureate) 2001年,美国哲学会「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 200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3年,美国国家房屋博物馆「亨利·C·特纳奖」(Henry C. Turner Prize),表扬其「对建造技术创新的贡献」(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6年,德国埃尔文·维克特基金会「东方与西方奖」(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 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 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 1988年,获美国里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什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欧阳伟结
http://s4/middle/aa58bb18gc48413f20833&690Ming
http://s5/middle/aa58bb18gc48418e95304&690Ming
http://s9/middle/aa58bb18gc48418fb6228&690Ming
http://s11/middle/aa58bb18g7a0d35b37c5a&690Ming
http://s10/middle/aa58bb18gc48419149209&690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