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神环境创设案例分析(二)

(2018-11-23 15:15:59)


武力惩罚不可取

大泉是班里最聪明、最淘气,也是最具有攻击性的孩子。他的父母无固定职业,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由于跟老人住在一起,父母为避免因为管教孩子而和老人发生矛盾,因此接送孩子、管教孩子的任务都落在了外公一个人身上。外公是一位技术工人,性格很外向,但在教育孩子上却很严厉和粗暴。每次听到教师告诉他大泉今天犯错误时,外公就会粗暴地打骂孩子,班级老师多次与大泉的外公沟通,劝诫他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因为大泉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也会出手打同伴的,外公虽有所改变,可一生气仍然会粗暴地打孩子,外公的这种行为让老师很为难。

【案例评析】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成人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对批评“刀枪不入”。另外,成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成人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孩子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成人的肯定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

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幼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所以对孩子的批评不可没有,也不可滥用。面对孩子的失误甚至错误,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又要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