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西北游——玉门关、敦煌雅丹、莫高窟

标签:
杂谈 |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是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遂(峰火台)遗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敦煌西北约9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之路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汉长城遗址:修筑于西汉武帝征服西域期间,东西长136公里,此段是我国现存最完善的一段长城塞墙长约300米,高处2.95米顶宽0.65米,芦苇沙砾遂屋筑成,屋距0.2米,由障、坞、遂、关、仓、边墙等各类设施组成的,包括军事防御、下辖传峰、屯兵、驿传交通及军需屯田等系统,各系统相互协作不仅实现了汉长城的防御功能,起到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目的,而且保障以丝绸之路为主的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了该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大方盘城:位于小方盘城北约10公里处,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秣的仓库,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长132米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二座土墙把城隔为三部分,南北残壁上留有小洞为通风设备,外面加筑两道围墙保护。
























李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维的“状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此可见整日面对荒漠戊守玉门关的将士是何等的独寂荒凉?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公园面积346平方公里,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公园面积346平方公里,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莫高窟: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俗称千佛洞,坐落在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00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我们在工作人员在带领下参观了五个洞窟,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的有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坛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有佛、菩萨、弟子、天王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卧佛为石胎泥,大佛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少则3身多则11身,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壁画艺术中还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