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有效地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这也与大环境下语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的现实想吻合,语文高考改革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题型更注重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扩大课外阅读量,考察学生信息筛选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因此学生从小就要注重阅读策略的掌握。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中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的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一系列阅读行为和能力。阅读策略不同于阅读方法,它是方法的上位概念。阅读策略是规律性的,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以五年级为例,它编排了“提高阅读速度”这一阅读策略单元,但学生并不是初次接触,从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开始,就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各种阅读策略,只是并不是有意识的,也没有系统性的进行训练,但基础也是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是重点在于系统性地整合策略并引导学生加以实践,养成习惯。
以五年级教材为例,这一单元分别有《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四篇文章,学习目标分别是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掌握阅读策略的知识
学生潜移默化中已经有了阅读的策略,如果强硬地从零开始,那么学生势必产生“无用”“简单”等想法,从而对阅读策略兴趣缺缺,因此我认为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教学《搭石》时不必先进行阅读策略的提点,而是简单粗暴的以计时入手,从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阅读时的方法,学生间相互比较,进行方法上的交流。而后教学再系统性的进行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运用策略再一次的进行阅读。并且我认为这一阅读策略的单元大可以放在第一单元来学习,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自由调整教学时机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增加使用阅读策略的机会,并且应该延伸到课外,还能够借机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虽然这一单元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时机,这四篇文章却不能调换教学顺序,因为四篇文章由易到难,阅读策略也由易到难,在这里学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读通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确保阅读速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更要让学生明白有目的地读,在读的基础上能够整合资料,掌握信息才是阅读的目标。重点不是阅读策略,而是运用阅读策略后能够获得的知识信息。
并且并不是说学生学了这几个单元后就一劳永逸,每个人都掌握阅读的策略了,重点应该在培养他们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意识,兴趣和能力。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因此在系统性地了解了阅读策略后,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加以运用并形成习惯。实践出真知,在不断的运用策略进行阅读时,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从读一本书到一个类型的书,最后能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自己阅读书籍的目的的不同,灵活选用不同的阅读策略,直至逐渐掌握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步调,让有方法的阅读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现象。
三至六年级的阅读策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有整体性的过程,教学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调控,越到高年级,运用的阅读策略应该更多更熟练更恰当,而不是一篇文章,一个单元只用本年级学到的一些阅读策略,教师应该要不断地联系,总结。
阅读策略不始于语文教材,也不终于语文教材,应该延伸出去,发展于学生接触到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