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象牙微雕奇才-吴南愚

(2017-09-08 11:24:03)
标签:

收藏

分类: 牙章微雕收藏

——记民国牙雕大家吴南愚民国年间轰动京城的扬州微雕奇才“刻象牙称神技”
象牙微雕奇才-吴南愚

    ⬆吴南愚微雕作品

    ——记民国牙雕大家吴南愚

    1927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有两件工艺精品:微雕《红楼十二钗》和《桃花源记》获奖,这两件作品的作者就是扬州吴南愚。

    民国年间轰动京城的扬州微雕奇才“刻象牙称神技”

    吴南愚(1894—1942年),名岳,字南愚,以字行,江都仙女庙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仲容(羞翁)是仙女庙著名书法家,叔父亦精汉碑、行楷,曾在上海鬻字为生。吴南愚奇就奇在从小就对治印领悟能力特强,《江都县志》这样写他:“幼从家学,稍长,学徒于扬州某银楼,非所愿也。性喜雕刻,每伫立教场刻字铺前观艺人刻印,久而忘返。有钱辄购刀石,暇则磨石提刀,人皆笑其痴……迨后,所治印偶为羞翁所见,以为大家手笔,甚异之。”

    辛亥革命击碎了众多读书人的仕途梦。吴仲容很快转身,先后在北京劝业场、绒线胡同开设缥湘馆美术社,以鬻书画治印为生。正值弱冠之年的吴南愚来到父亲身边,除了挂单接印,闲来就从父亲学书画及古文。不久,其父去吉林,吴南愚就留在北京自谋生计,在缥湘美术社从事印刷(石印)工作,收入甚微,生活非常艰苦。为补不足,他便利用业余时间为人雕刻印章,并由此潜心钻研书画篆刻。

    当他见到同乡前辈于啸轩的微刻作品后,想拜于为师学习,但于不收学生(唯一的学生是女婿陈景异)。于是,坚持自学的吴南愚,尝试以各种刀具针钻在象牙板上磨炼刻画,有时针断穿指,血染牙板,也不停辍。后来他得到了数柄刻钞版的笔刀,用其磨尖后试刻,效果显著。经过十年埋头精研、勤学苦练,吴南愚终于拥有了一手高超的微雕技艺,其草行楷隶都极工健,行款疏密宛如手书,能在不足方寸的牙板上刻一万八千多字《论语》全文,字迹细如毫发,用放大镜窥看,则笔力坚劲、清晰整齐、如数珠玑,一时轰动京城。民国白文贵著古玩专著《蕉窗话扇》中说他“刻象牙称神技,与于啸轩齐名,能于指顶许牙片刻数百言古文一篇,以凸镜窥之,居然天际乌云帖笔势,画亦能具六法”。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南愚携眷返家乡仙女庙避难。不久,北京、南京的缥湘美术社均遭日军劫掠。仙女庙沦陷时,其住宅又遭洗劫,所藏作品全部散失,毕生心血尽毁。不久,一代奇才吴南愚也在忧愤中去世。现北京荣宝斋、台北故宫博物院都藏有他的作品。

    作品格调高雅,雕刻精湛,绝非一般工匠所能及

    吴南愚学养深厚、悟性强,善于博采众长,所以他的作品格调高雅,雕刻精湛,绝非一般工匠所能及。他不但能微雕文字,还能微雕绘画。在微小的牙件上刻成山水人物、楼台亭阁,形态逼真,意境深远,题词落款,错落有致。其所刻小件如戒指面、表坠、耳坠、牙扇、项链等,得者无不视为珍品。其所作《桃源问津图》上镌《桃花源记》以及《红楼十二钗》插屏,将书画艺术融于微刻,匠心独创,蜚声南北。所治印章追源考古,一丝不苟,笔力布局,均称佳作。

    他没学过西洋素描,但为段祺瑞母亲在牙板上刻的肖像黑白分明,层次丰富,立体感极强,极具素描规范,使人看了不相信他没学过西画,这亦是他的出奇之处。

    他还擅在象牙上刻浮雕。《八仙贺寿》是他的象牙浮雕佳作。作品人物造型生动,雕刻精细,这也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他还将微刻法引入石章边款,刻诗词名篇,开创了金石微刻这一艺术门类,北京、南京藏家纷纷收藏他的作品,曾有人称他是“大雅文章寿玺石,布衣名字动公卿。”

    上世纪30年代,他多次到南京、上海举办个展。薛佛影、于天为及远在香港的冯公侠都是受他影响,从而走上微刻艺术之路的。傅抱石也曾受他作品的启发,在牙章上用微刻法刻《离骚》全文,在日本展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