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尔雅通识课华夏文化五千年2018秋章节测验答案
(2019-01-16 13:58:10)
标签:
学习通华夏文化五千年2019超星学习通华夏文尔雅通识课华夏文化五 |
1
【单选题】_________著《太极图说》。
A、周敦颐
B、朱熹
C、陆九渊
D、柳宗元
2
【单选题】黄宗羲著有___________,其经世致用的思想流溢于笔端。
A、《论语集解》
B、《二程遗书》
C、《春秋繁露》
D、《明夷待访录》
3
【多选题】到了中唐时期,____________等人掀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使得儒学再次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学说。
A、韩愈
B、向秀
C、郭象
D、柳宗元
4
【判断题】“儒”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从事宗教活动的巫觋。
5
【判断题】孔子的思想主要反映在由当时的门人以及二三传弟子所记录整理的《礼记》一书中。
6
【判断题】孟子一生致力于宣传和发扬孔子学说,对先秦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儒学亦有很大影响,因而被尊为“亚圣”。
7
【判断题】“人性恶”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则正好相反。
8
【判断题】“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9
【判断题】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从理论上确证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威,肯定了君臣父子的统治秩序,同时也混淆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运动规律。
10
【判断题】今文经学派以《公羊传》为阐发其主要思想的经典,宣扬“大一统”、“天人感应”以及“天人合一”的观点。
11
【判断题】汉末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得到了复活的机会,形成儒学与道、名、法等思想合流的趋势。
12
【判断题】曹魏正始年间,何晏著《道德论》、《无名论》和《论语集解》。
13
【判断题】西晋中期的何晏提出了“崇有论”。
14
【判断题】玄学对儒学的改造,基本上斩断了儒学与神学的联系,使儒学重新回到理性化道路上。
15
【判断题】朱熹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是人的本性,所以他提出了“存天理,弃人欲”的思想。
16
【判断题】集心学之大成者是明代的王守仁。
17
【判断题】“爱人”是“仁”的基本思想。
18
【判断题】以法治国是儒家的政治总纲,是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在社会政治领域内的必然要求。
19
【判断题】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20
【判断题】要实现独立人格,“中庸”便是其必备的品质,既要有匹夫不可夺志之勇,又要有进思有节、从容中道之气。
21
【判断题】集心学之大成者是明代的王守仁。其一生以“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为己任。
1
【单选题】《黄帝内经》就是一部注重“内求”的医学著作,书中的药方很少,实际上只提到了(
)个药方。
A、13
B、2
C、100
D、50
2
【单选题】《难经》以设难答疑的形式,对(
)个中医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A、100
B、200
C、81
D、27
3
【单选题】有着(
)多年历史的鹤年堂,到处洋溢着文化的身影。
A、一百
B、二百
C、六百
D、三百
4
【多选题】中国古人把祖国医学叫做(
)。
A、青囊
B、悬壶
C、岐黄
D、杏林
5
【多选题】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有(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八十一难经》
6
【判断题】中医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各个领域。
7
【判断题】“顺四时而适寒暑”就是要求人们应该和环境、季节相适应,只有如此人才能够健康的生活。
8
【判断题】中医文化把人体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看待。
9
【判断题】中医特别重视养生,强调防重于治。
10
【判断题】“疾”和“病”是不一样的意思。“病”是指急性的小病。“疾”是指加重的病,是已经转为慢性的病。
11
【判断题】中医文化特别强调医生应该是“悬壶济世”。
12
【判断题】有儒家仁爱之心是古代中医大夫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
13
【判断题】对于真实姓名是秦越人的扁鹊,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为其立传。
14
【判断题】扁鹊作为我国中医学科的奠基人,提出了 “六不治”的原则。
15
【判断题】华佗在外科和医疗体育方面卓有成就,他发明了麻沸散。
16
【判断题】张仲景创造性的编成了一部划时代的临证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17
【判断题】现在把《黄帝内经》分为两本书,一本是《黄帝内经·素问》,另一本是《黄帝内经·灵枢》。
18
【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学著作。
19
【判断题】《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0
【判断题】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参三七”为主要原料,并配伍其他中药制作而成,具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排脓解毒的神奇功效。
21
【判断题】在宋代儿科专家张仲景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中,首次记载了六味地黄丸的配方。
22
【判断题】鹤年堂的创始人是元末明初著名回族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
23
【判断题】广州的“陈李济”开业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
24
【判断题】“陈李济”对中医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蜡壳生产工艺。
1
【单选题】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及社会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A、法制关系
B、政治关系
C、经济关系
D、血缘关系
2
【单选题】________则是由同一始祖所生的后代所组成较大的血亲团体。
A、家庭
B、宗族
C、婚姻
D、兄弟
3
【单选题】(
)中说:“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A、《论语》
B、《荀子》
C、《白虎通义》
D、《礼记》
4
【单选题】宗庙为(
)的庙。
A、父庙
B、远祖
C、祖庙
D、祢庙
5
【单选题】无论是在灭殷的战争中,还是在灭殷后的平息武庚之乱中,周王主要依靠的武装力量还是________。
A、军事集团
B、姬姓集团
C、姜姓集团
D、子姓集团
6
【单选题】________记载女子许嫁之后要在祖庙或宗子的家中接受宗子和宗妇关于为妇之道的教育。
A、《论语·学而》
B、《孟子·离娄上》
C、《礼记·昏义》
D、《墨子·修身》
7
【单选题】_________中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
A、《论语·学而》
B、《孟子·离娄上》
C、《礼记·丧服四制》
D、《礼记·昏义》
8
【多选题】对宗法制度的系统叙述最早见于________。
A、《论语·乡党》
B、《礼记·大传》
C、《老子》
D、《礼记·丧服小记》
9
【多选题】在天子、诸侯的君主系统中,不实行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主要是在_________的宗族系统中实行。
A、卿大夫
B、士
C、平民
D、奴隶
10
【多选题】宗法制度规定“别子为祖”,就是要把_________________坚决地从君统中分离出去,不允许他们与国君论血缘关系。
A、众公主
B、群公子
C、众王子
D、众国王
11
【多选题】南宋朱熹《家礼》提出:“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四龛所奉为___________四代。
A、高祖父
B、曾祖父
C、祖父
D、父亲
12
【判断题】周初的大分封是“并建母弟,以藩屏周”。
13
【判断题】宗法制度把宗统与君统严格的区别开来,使宗统处于独尊的地位。
14
【判断题】周初大分封的时候,“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15
【判断题】小宗可以绝,大宗不可以绝。万一大宗没有后代,族人应该以支子为大宗后,继续维持大宗的统系。
16
【判断题】大宗子统率宗女,大宗妇统率宗男,处于独尊的地位。
17
【判断题】垄断祭祖权,表示只有大宗子才是祖宗的代表,族人则都仅仅是祖宗的子孙,所以就必须敬服于大宗子。
18
【判断题】继承宗子之位,只能是长子,至于他是否有才能,不在考虑之内。
19
【判断题】同是嫡子,嫡长子的地位高于其他嫡子。
20
【判断题】清朝顺治皇帝福临的继位,与其母亲清宁宫贵妃在清后宫中的地位有直接关系。
21
【判断题】古代贵族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妻为主妻,也称为嫡妻。
22
【判断题】周代的宗法制度,经春秋而至战国逐渐破坏,最后瓦解。
23
【判断题】古代有种说法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庶子)以贵不以长”。
24
【判断题】在实行宗法制的宗族集团中,族人聚会、宗庙神位、祭祀祖宗、宗族墓葬等,都是按“昭、穆”确定班次。
25
【判断题】《礼记·大传》记载:“合族以食,序以昭穆。”
26
【判断题】在大夫的宗族集团中,宗庙的排列是始祖庙居中,昭庙在右侧,穆庙在左侧。
27
【判断题】祭祀的时候,神位按照昭穆分列,参祭者也按昭穆分列。
28
【判断题】在同一代昭穆的兄弟中,以年岁序位。
29
【判断题】家祠则是一家或兄弟数家所建,只供奉二、三代直系祖先。
30
【判断题】族长与西周时代宗法制大家族中的宗子不同,他不是由始祖的世代嫡长子继任,而是由宗族中社会地位高的富有者担当。
31
【判断题】许多族规都规定了立后承继的原则和办法。严禁立异姓之子为嗣,即便是外甥、外孙、女婿等也一概不准。
32
【判断题】古代长期不修家谱,会被认为“不孝”。
33
【判断题】族长与西周时代宗法制大家族中的宗子相同,都是由始祖的世代嫡长子继任。
34
【判断题】许多族规都规定,族产不得独自侵占,不得典卖分散。
1
【单选题】据考证,舞狮从西域传入内地,已有_________多年的历史了。
A、1000
B、5000
C、3000
D、100
2
【单选题】______考证说,在古代江南的吴越地区五月五日是祭龙的龙子节,竞渡﹑吃粽子都是和龙有关系。
A、闻一多
B、马致远
C、白朴
D、胡适
3
【单选题】重阳节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认为重阳节起源于_______。
A、宋
B、商
C、唐
D、汉
4
【多选题】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中国古俗中的________。
A、灶神节
B、小年节
C、祭灶节
D、送灶节
5
【判断题】宋代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之为“鞭炮”。后因声音清脆如鞭响,所以又叫“编炮”。
6
【判断题】除夕之夜,人们往往向尊长者行礼辞岁,又叫“辞年”。
7
【判断题】古代元宵珍贵,只有元宵节才能吃到,所以宋代诗人姜夔称它为“珍品”。
8
【判断题】明代元宵节张灯时间最长,前后总共2天,成为“十夜灯”。
9
【判断题】据载,春秋时的鲁班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木头风筝,叫木鸢。
10
【判断题】清明节前一﹑二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
11
【判断题】明清时,北京人又把端午节叫做“女儿节”。
12
【判断题】最早的粽子叫筒粽,就是把糯米装进竹筒里煮熟。
13
【判断题】七夕是农历十月初七的夜晚,也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14
【判断题】秦代规定每年祭祀八神,月神就是其中之一,称为月主。
15
【判断题】甘肃省苏州市北部的武威,那里的农家月饼一个个都像草帽那么大,有些大个的,直径高达1米!
16
【判断题】“元旦”作为新年的名称在汉代就有了,此后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17
【判断题】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18
【判断题】谜语运用的是语言技巧,有的通俗易猜,有的用辞文雅,灯谜多属于后者,故古人常用“老虎难射”来形容它,称之为“灯虎”。
19
【判断题】汉武帝时,宫中赛巧规模空前。用锦彩结楼殿,楼高百丈,上面可容纳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