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
(2024-01-12 16:00:28)
标签:
乡土黄土洼小小说 |
分类: 小小说 |
借钱
王振东
村西头的天福来的时候,老堆正蹲在院子里吃午饭。老堆忙起身说:“天福哥,吃饭没有?”
“吃过了。”天福笑着说道。
老堆给天福搬了把椅子,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天福哥有事吧?”
望望老堆手里的窝头,天福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老堆说:“天福哥,有事你就说。”
天福这才鼓起勇气说:“兄弟,你嫂子心脏病犯了,没钱抓药。你手里宽裕不?借我几块钱。”
那时侯乡下都是靠工分养家糊口,谁家都不宽裕。老堆打了个愣怔,微笑很快又回到脸上:“宽裕,宽裕。你需要多少钱?”
天福说:“五块吧。”
老堆说:“家里的钱由你弟妹把着,她去娃他姨家了,后晌就回来。晚上你过来拿吧。”
天福听了,说:“中,中!”
天傍黑时,老堆的老婆春妮回来了,一进院门就去了灶屋。老堆对老婆说:“先别做饭,你赶紧去二哥家借五块钱,有急用。”二哥是春妮的娘家哥,家里开着豆腐坊,手里有活钱。
春妮一惊,问:“咋又借钱?上次借的还没还上哩。”
老堆说:“晌午时,天福哥来咱家,要借五块钱给嫂子抓药,我就编了个瞎话,说钱你把着,让他晚上过来拿。”
春妮听了,脸立时就黑了,说:“你明知道咱家没钱,咋不给他直说?竟然还打肿脸充胖子,编这么个瞎话!”
老堆一本正经地说:“你就没想想,天福哥来咱家借钱之前,肯定左右权衡过,谁家有钱,谁家没钱;谁家能借,谁家不能借;谁家愿意借,谁家不愿意借。这些问题在他脑子里不知道要转多少弯儿。他能来咱家,是没把咱当外人,肯定认为咱能借给他。”
春妮说:“问题是咱家只有一块多钱。”
“要不咋会让你去找二哥借?”老堆赔着笑,一边把春妮往外推,一边说:“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人在难处,帮他一把吧!”
春妮嗔怨道:“你咋不去?”
老堆嘿嘿一笑:“孩儿他娘不是面子大吗?”
春妮其实也是个热心肠,平时村里谁家有事,春妮宁可放下自家的活儿,也要去帮忙。还有借钱这样的事儿,也多次给邻里救急。今天这事儿,尽管她心里有点儿不情愿,还是去了二哥家。
二哥就在本村住,春妮很快就借到了钱。
鸡鸭上架时,天福来了。老堆喊春妮:“孩儿他娘,赶紧给天福哥拿钱。”
“来啦!”春妮答应着从灶屋出来,手里捏着五张一块的票子,“天福哥,你数数。”
天福满脸堆笑,俯下身,双手接过钱说:“不数了,错不了。过两天我把家里的羊卖了,就把钱送过来。”
老堆忙说:“不急,不急。”
第三天早上,老堆下地了,春妮正在做饭,天福还钱来了。天福说:“弟妹,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谢谢了!这五块钱,你数数。”说着,天福把钱捧给春妮,又把一篮红红的桃子放到饭桌上,“这是咱树上结的,你们尝尝。”
春妮一向心直口快,说:“谢啥呀,都是乡里乡亲的。”
天福走了。春妮捏着天福还来的几张一块面额的票子,感觉不对劲,一数,竟少了一张,再数,还是少一张。她立马变了脸色,心说:这人咋能这样?我们看你作难借给你五块钱,自己没有,还是借别人的,你却只还回来四块,良心呢?
想到这,春妮没心情做饭了,坐在那儿生闷气。
吱呀一声,院门开了,老堆回来了。春妮捏着那四张钱对老堆嚷嚷:“你看看,你看看,咱明明借给他五块钱,他只还回来四块,啥人呢?”
老堆一惊:“你数了?”
“都数了好几百遍了,就是四块!”
老堆放下镢头,接过钱一数,还真是四块。老堆也不清楚天福为啥只还四块,只好安慰春妮:“天福哥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兴许他数错了。”
“不管咋说都是少还了。我去找他,一块钱对咱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春妮余怒未消。
老堆赶忙拦着她:“甭去,天福哥那人脸皮薄,去了多难看。”
“那咋还二哥呀?”
“你把咱家的钱拿一块添上不就中了。”
春妮噘着嘴,不情愿地来到里屋,翻出床席下那一块多钱,数出十张一毛的票子,和那四块钱放在一起,还给了二哥。
午饭时,天福急慌慌地赶来了,手里捏着一块钱,进门就赔不是:“实在对不住你们!早上来还钱时,明明数好的五张钱,谁知这张掉到饭桌下了。要不是刚才扫地发现,我成啥人了。”
“没事,没事!”老堆两口子齐声说。
秋天时,春妮突然得了脑出血,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还借了一屁股债。天福知道了,把刚收获的苞谷卖了,凑了二十块钱给老堆送来了。
老堆接过天福送来的钱,眼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