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书

(2023-03-08 15:34:15)
标签:

乡土

黄土洼

小小说

分类: 小小说

图书

王振东

 

尽管群章是个“睁眼瞎”,但他却对图书情有独钟。

家里经济条件差时,他就四处收集书籍,包括到废品收购站买旧书。后来家景好了些,就买新书,订报刊。他办了个农家书屋,给村民弄了个看书看报的地方。他说,没有文化可不中,我就是吃了知识没文化的亏。他还学着电视新闻里的词儿说:知识改变生活。

小时候,群章家里穷,上不起学,儿子都有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书看不了,报不能读,甚至还出过洋相。一次,他给棉花打药,竟把儿子治疗咳嗽的止咳糖浆当成了农药,影响了收成不说,还成了反面活教材,被村里人用来教育不爱读书的孩子:再不好好上学,长大了也叫你学群章!他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上学。他没有食言,一直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

只要一直想着办某个事,就有能办成的一天。于是,他办起了农家书屋,就在自己住的房子里。收工了,特别是晚上、阴雨天,农家书屋热闹得很。人们聚在一起看书学习,相互进行交流,切磋种养技术。从这里先后走出了“种田能手”、“养鸡大王”……看到乡亲们乐于在书屋里学习交流,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心里很欣慰,也很自豪,办书屋的劲头更足了,拿出卖猪的钱,又购买了二百册科技书籍。

书屋的影响越来越大,来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两间书屋就显得拥挤了。家里没了多余的房子,愁得群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时恰好乡里要求各村建文化大院,办图书室。他一拍大腿,自言自语道,有了。

群章便找到村主任刘大发。刘大发是他的外甥,他的话,外甥听。他说:“大发呀,你舅俺这代人差不多都是‘睁眼瞎’,吃尽了没知识、没文化的苦头。家里的书屋房小屋窄,这不村里要办图书室吗,俺想把家里的图书捐给村里,支持村里建图书室。”村里有的是房子,就是没钱买图书,刘大发正为此事发愁,听老舅这么一说,喜得大嘴咧到了后脑勺。

村文化大院很快建成了,乡领导专程到现场参加启用仪式,还给群章颁发了“文化使者”荣誉证书。群章胸佩大红花,紧挨着乡领导坐在主席台上,那张被岁月弄皱了的脸笑成了一朵绽放的金菊。

打那儿以后,群章就成了村图书室的管理员,白天在图书室忙碌,晚上就睡在图书室,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图书。妻子笑他:“我看你的魂儿都被图书勾跑了!我要变成图书才好哩!”他打趣道:“你变成图书也白搭。”妻子剜了他一眼,抓起笤帚就打,他笑着跑开了。书被翻久了,有的皮儿烂了,有的装订线开了,他便拿来针线、胶带,装装钉钉,粘粘贴贴,后来干脆找来牛皮纸把所有的书本都给包上了皮儿,一如当年给儿子包书皮儿那样细心。

有一天,群章突然病了,在城里工作的儿子把他接到医院一检查,竟是肝硬化。

住院期间,他还念念不忘那些图书,天天给外甥打电话,询问图书室的情况,絮絮叨叨地给外甥讲知识的重要性,要村里务必管好图书,用好图书,还说等自己的身子骨好点儿了,再买些图书带回去。刘大发拍着胸脯满口应承:“舅你放心,村里又找了个图书管理员,一定会把图书管理好、利用好。”后来他再问时,外甥说话总有点儿闪烁其辞,群章的心里便不踏实了。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群章的病情趋于稳定。想想自己已经离开老家黄土洼两个多月,便想回去看看,实际是想看看那些图书。他对儿子说了自己的想法,还说了想再买些图书带回去。念起他的病情刚刚稳定,儿子委婉地说:“爹,既然书已经捐出去,您就不要再操那份闲心了。那是村里的图书室,村里有专人管理,您就安心养病吧。”群章态度很坚决,说:“你要不答应,这病我就不治了。”儿子拗不过父亲,只好陪群章买了书,当天就回了村。

群章来到村文化大院,竟然是铁将军把门,哪里还有过去熙攘的人群?他找到外甥时,外甥正在村里的饭馆喝酒。他说他又买回了一些图书,想亲自把图书摆放在图书室里。外甥听了,神色不自然起来,支支吾吾地说自己正在陪客人,走不开,让他把书放下就中。他不依,非要去图书室不可。外甥无奈,只好说了实话:“舅,外甥对不住您!村里建图书室是为了应付乡里检查的,现在乡里不抓了,图书室也就撤了,图书全让收废品的收走了。”

群章眼前一黑,两条腿一软出溜到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刊《嘉应文学》2023年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保长之死
后一篇:使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