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0日
(2025-07-30 10:10:45)分类: 散文 |
想承德老家
郭洁娴
过去我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这句话,体会不深。早些年我也经常外出,1964年搞“四清”,在兴隆县工作半年。1965年随承德评剧团去天津汇演,住了两个来月。1980年至1981年在青龙县当二年驻县记者。思乡之情也有,但是不那么严重。现在不知为什么?去什么地方都想承德老家。在外面总是度日如年,掰着手指计算,还有多长时间能回承德。
2004年我在美国住半年,2006年在北京待了3个月,2008年又去美国住了一年。按理说这两个地方都不错,我也曾经向往过。可是,真正到那里生活,又觉得很不适应,时不时就想家,想居住在承德的亲朋好友,想承德的一山一水,一园一庙,一草一木,一亭一景……。
在春暧花开,草长莺飞季节,我就更加思念家乡承德。每天一起床,就会想到这要是在承德,我可能和老伴去热溪园晨练了。热溪园又称小热河,是市民休闲锻炼娱乐的场所,位置适中,气候宜人,离我们家很近。园的一边是五烈河,隔河相望便是承德十大景之一罗汉山。我经常站立热溪园内,观望罗汉山。罗汉山随着季节更替变化多端:春花秋叶,夏翠冬皑。热溪园另一边是武烈河清坝,小热河水沿着清坝缓慢地流入五烈河。夏日的热溪园山环水抱,佳木葱茏,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凉风习习。当太阳从罗汉山后冉冉升起时,热溪园内阳光普照,一派清晰明亮。
因此,来这里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一些学生、儿童、哑哑学语蹒跚走路的娃娃。晨练的人为最多。清晨人们一身消闲来到这里打羽毛球、踢毽子、打太极拳、舞剑、跳绳、做体操、滑旱冰、跳舞等。有的人不愿意做激烈的运动,就在园内散步或在小路上转圈圈。
那时,踢毽子的人为最多,有单人踢,双人踢,还有围起圈来多人踢。踢毽子使人开心快乐,有益于身心健康。我也和大家一样,每天早晨都要踢一会儿毽子。虽说踢得远不如年轻人那样优美,花样翻新。但是不管是单人踢,还是和老伴一起踢,都感到很愉快,乐而忘忧。生命在于运动,不管做什么活动,也不管做得怎样,只要做了,就会对身体有好处。起早锻炼,一天轻松,吃麻麻香,干啥都有劲。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先生曾经说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50年,幸福一辈子。”对此我深信不疑。
锻炼之余大家凑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婚姻,谈子女、谈健康、谈穿戴,谈美食,谈幸福生活。在交谈中,进一步加深了解,结交新朋友。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偶然有谁没来,大家还都挂念在心,互相询问,他为什么这些天没来,会不会有什么事儿?无形中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牵挂。
离家在外就不一样了,到那儿都人生地不熟,要想找一个锻炼的地方很难,找人谈心就更难了。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见面只是打打招呼,互为问候,没有更多的交谈。所以,我在外地,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会想这要是在承德就好了。女儿开车去购物,我想这要是在承德,一下楼就是小超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不着行师动众,开着车购物。
年轻人都上斑,中午不回家吃饭,我自己懒得做饭,就想这要是在承德一出小区,就是餐馆、饭店,方便得很,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
在外地朋友相聚,每人拿个汉堡,端杯冰水,自吃自饮,互不关心,深感无趣。我想,这要是在承德,朋友相聚,至少八菜一汤,互相让菜,敬酒,推杯换盏,热热闹闹。
走出住所找不到公共汽车,我想这要是在承德,无人售票车5分钟一趟,花2元钱逛遍全城。有时狂风大作,门窗叽里咣当,夜间难以入睡。我想这要是在承德,风平浪静,一觉睡到大天亮。
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我想这要是在承德就好了,“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即使在伏天暑气也会消退。随之而来的却是阵阵凉风,以及花草的芬芳。
想家是一种乡愁。乡愁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我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情感?
(《承德日报》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