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2023-03-31 11:18: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春分已过 清明将至
郭洁娴
...
清明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既是节日,又是节气。节日是民风民俗,节气是物候变化。节日与节气合起来过,就更加有情有意有趣。所以,清明与端午、春节、中秋并称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
冬至后106天便是清明。清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风轻云淡,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诱人。
猫了一冬的男女老少,都渴望出去走走,观赏春光,放飞心情,呼吸新鲜空气;看一看路边萌动的小草、刚钻出土的蒲公英、车前子;瞧一瞧河岸迎风泛黄的垂柳,山坡上含苞待放的迎春花。为此,人们常常借助清明节去郊外,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踏青、爬山、寻宝、放风筝、野餐等。感受华厦五千年的文化。
清明节吃寒食,起源于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从前,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一天。隋唐年间寒食节与清明节融为一体,清明节就有了吃寒食的习俗。每到清明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子推馍”、“饧大麦粥”。子推馍是一种枣饼,用玉米面或白面制作而成。饧大麦粥是把大麦、粳米磨成浆,煮成粥状,放一些捣碎的杏仁,冷却后切成块,吃时浇上麦芽糖稀,味美,香甜可口。
吃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战国,晋献公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儿子奚齐继位,企图谋害晋公子重耳。重耳在忠臣介子推等人的辅佐下流亡国外,生活十分拮据。一天,他特别想吃点肉。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做成肉汤给重耳喝。重耳万分感激说,有朝一日我继位,绝不忘掉今日的恩情。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赏诸臣时,却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背上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得知,亲自到绵山寻找未果。下令火烧绵山,让介子推逃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火后,晋文公派人搜山,只见介子推和他老母烧死在大柳树下。晋文公后悔莫及,厚葬介子推与老母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浇死这天,不准生火做饭,要吃寒食,以此纪念介子推。
清明扫墓,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来自上古祭祀母系祖先,有的说来自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不管来自哪种说法,清明扫墓历史久远,范围很广。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描写清明扫墓时的天气与人的心情。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呈现出清明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路上车马喧嚣,河中舳舻相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清明扫墓一直沿袭至今,每到清明,机关、团体、学校、部队都要到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清明也要为逝者扫墓,祭奠亡灵,以表对亲人哀思、怀念。扫墓北方叫上坟,南方称挂山、挂纸。扫墓要带许多祭品:点心、水果、烟酒、鲜花、蜡烛,纸钱等。在墓前摆上祭品,烧香、磕头、祷告,清扫墓地。程序繁琐,费力费时。
现在好了。有“云上思念网络祭奠平台”,只要把逝者的生平、影像,追忆文章、祈福留言上传网络云盘,保存逝者的数字遗产,亲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祈福缅怀。在清明节这天,足不出户,一键在线,就能祭奠已故亲人。网上祭奠好处很多,快捷环保,文明健康,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