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主次分明
浑然一体
——浅谈版面美
郭洁娴
我没有设计过多少版面,可是,我很喜欢美的版面。每当我拿起一张报纸的时候,总要观察一下这张报纸的版面:稿件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标题字号的大小、照片和文章搭配怎样,插图符合不符合文章的内容。一句话,此版组得好不好,美不美?
看到一些好的版面的确是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滋味,因而,产生一种读报的愿望。有时也看到一些不大讲究的版面,深感别扭,心情不畅,提不起读报的兴趣。
我常常这样想,一张报纸的版面,犹如一桌餐具,餐具粗糙,就很难引起人们的食欲。假如说,把美味佳肴放在一个又脏又破的碗里,一看就使人恶心,更不要说去吃了。一张报纸的版面也是如此,如果把一篇很有份量的稿件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就显不出稿件的份量,也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由此可见,一张报纸的版面是多么重要。组版的编辑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应该踏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版面设计的学问。
最近,我翻阅一些报纸,发现有许多好的版面,设计合理,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可是,也有一些版面不太称心,有的弄巧成拙,画蛇添足,故意把版面复杂化。有的不该破栏的破了栏,不该加框的加了框,不该放图放画的放了图画,弄得版面很乱。有些长文章做短处理的稿件,由于破栏不当,也容易造成文章零乱,读了上文,找不到下文;还有一种阶梯式的行文,从左上角开头,到右下角结尾。这种版面偶然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如果把这种方法作为模式固定下来,未必就好。因为,这样的版面从整体来看,显得紊乱,读起来很不方便。报纸是给读者看的,设计版面时,应有群众观点,要面向广大读者,使之读着容易,保存方便。怎样才能适合读者的品味,我想应该尽量做到:
一、要保持版面的自然美。一块版的稿件从体裁上看,有言论、消息、通讯、文章、照片、插图等;从内容上看,每篇文章的内容又都不一样。在组版之前,应该统一安排,全盘考虑,把主要稿件的位置安排得当以后,再去处理其他稿件。每篇稿件占的位置,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该破栏的破栏,不该破栏的就不必破栏。照片、图画也要搭配适当、自然。使每篇稿件的位置都显得不生硬,不造作,给读者一种明快、舒适之感。
《光明日报》的版面就具有自然美的特点:朴素淡雅,在严谨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找规律,没有哗众取宠之意,又不落俗套。看似很粗犷,但又没有不符合逻辑规范的地方。以1985年3月2日第四版为例,此版共发9篇文章,头条题立《致读者》,二条画横《峡江云》,三条题横《临去秋波那一转——谈为什么生我的结尾》,四条题立《论刺激》,五条题横《修得的木乃伊博物馆》,六条刊头画横《东风》,七条题横《似曾相识燕归来》,八条题横《追怀阿英同志》,九条诗歌题立《晨光牧歌》等,此版由于稿与稿之间、稿与画之间布局合理,摆放适宜,疏密得当,错落有序。既不紊乱,又富于变化,给人清新爽目,含有韵律的美感。
二、要保持版面的朴素美。这里所说的朴素美,就是版面的美化要得体,配照片,加花框、花线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乱配照片、图、画,也不能乱加花框、花线。我们所说的图文并茂,并不是说文和图平分秋色,实际上还是应该以文为主,图只是起到点缀版面的作用。所以,图和画要放得适量,一个版面上的图、画、照片少了,版面发黑、死板。图、画、照片用得过多,又显得轻浮,没有份量。小报每块版最好放二至三张画、照片或插图,再放两三个题图、尾花便可。不能“文不够,图来凑”,乱放图画。
另外,组版时放的花框也不宜过多,如果一块版面,无主无次,无轻无重,都加上花框,好像河边的稻田梗,横也是,竖也是,这也不美。一般来说,加框的文章都是比较重要的,评论或专栏,加上花框使其更加明显重要。加框的目的是为了使版面清晰,如果都加上框,就分不出文章的主次了。整个版面华而不实,读者看了心烦意乱,这样的版面也不能算美。
三、要保持版面的和谐美。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中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多样化之间的一致性。保持版面的和谐美,就是处理好稿件与稿件之间、稿件与照片之间、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版面,除了把主稿的位置摆放合适外,还要考虑其他稿件与主稿的关系,正文和标题的关系。标题的大小要和文章长短相吻合。比如说标题好似一个人的眼睛,正文如同一个人的脸,一张大脸长着一双小眼睛不好看,一张小脸镶嵌一双大眼也不见得美。所以说,标题大小要根据文章的长短而定,文章长,分量重,标题的字号就大一些,留的位置就要宽些,反之字号就应小一些,位置也要窄一些。当然重要的新闻除外。从版面的整体上看,稿件摆放的部位之间也应注意大小适度,比例适宜,既不能头重脚轻,又不能尾大不掉。主体臃肿不行,喧宾夺主也不好。假如把文字少,份量轻的文章放在前面,文字多,份量重的文章放在后面,从版面的整体上看,好像大个子长个小脑袋,十分难看。反过来说大脑袋放个小尾巴,也不好看。一个版面要达到完美的要求,必须使整体画面协调,匀称一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新闻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4 期,甘肃省新闻研究所主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