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2018-11-24 13:58:27)
标签:
转载 |
分类: 《论语》 |
《<论语>选读》知识点整理
01为政以德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⑴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⑵道之以政
⑶无乃尔是过与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
⑴齐之以刑
⑵曰:“富之。”
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⑷则修文德以来之
⑸于斯三者何先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
民免而无耻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⑴为政以德
⑵道之以政
⑶齐之以刑
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⑸使民以时
⑹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⑻无乃尔是过与
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⑽是社稷之臣也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周监于二代 |
监 |
鉴 |
⑷女安,则为之 |
女 |
汝 |
⑵五世希不失矣 |
希 |
稀 |
⑸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
女 |
汝 |
⑶则民无所错手足 |
错 |
措 |
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弟 |
悌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 |
活用类型 |
句子 |
活用类型 |
⑴请事斯语矣 |
名作动 |
⑷必也正名乎 |
形作使动 |
⑵觚不觚 |
名作动 |
⑸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名作动 |
⑶子将奚先 |
名作动 |
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名作动 |
|
|
⑺衣夫锦,于女安乎 |
名作动 |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⑴有事,弟子服其劳 |
子弟,年轻人 |
门人徒弟 |
⑶曾是以为孝乎 |
把…当作 |
认为 |
⑵有酒食,先生馔 |
年长者 |
①老师②称知识分子③尊称男人 |
|
|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奚其正? |
疑问句宾语前置 |
⑺甚矣吾衰也 |
主语后置 |
⑵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主语后置 |
⑻曾是以为孝乎 |
宾语前置 |
⑶八佾舞于庭 |
状语后置 |
⑼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状语后置 |
⑷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
疑问句宾语前置 |
⑽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
判断句 |
⑸未之有也 |
否定句宾语前置 |
⑾野哉,由也! |
主语后置 |
⑹有是哉,子之迂也! |
主语后置 |
⑿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
状语后置 |
04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趋而辟之 |
辟 |
避 |
⑸使子路反见之 |
反 |
返 |
⑵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辟 |
避 |
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与 |
欤 |
⑶植其杖而芸 |
芸 |
耘 |
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而 辟 |
尔 |
⑷见其二子焉 |
见 |
现 |
⑻今之从政者殆而 |
而 |
尔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 |
活用类型 |
句子 |
活用类型 |
⑴孔子沐浴而朝 |
名作动 |
⑷杀鸡为黍而食之 |
动词作使动 |
⑵子路从而后 |
名作动 |
⑸见其二子焉 |
动词作使动 |
⑶止子路宿 |
动词作使动 |
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形容词作使动 |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⑴来者犹可追 |
未来的岁月 |
来的人 |
⑶子路从而后 |
跟着…却 |
然后,接着 |
⑵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不被推行 |
不好,不允许 |
⑷遇丈人 |
老人 |
妻子的父亲 |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
判断 |
⑸子路宿于石门 |
状后 |
⑵子路行以告 |
省略 |
⑹而谁以易之 |
疑宾前 |
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省略 |
⑺莫己知也 |
否宾前 |
⑷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
疑宾前 |
⑻末之难矣 |
否宾前 |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与师言之道与? |
与 |
欤 |
⑶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弟 |
悌 |
⑵管仲非仁者与? |
与 |
欤 |
⑷吾其被发左衽矣 |
被 |
披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⑴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A |
讲信用 |
⑸尧舜其犹病诸 |
D |
以…为难 |
⑵己欲立而立人 |
J |
使…站得住 |
⑹己欲达而达人 |
J |
使…得志 |
⑶敝之而无憾 |
G |
使…破旧 |
⑺老者安之 |
G |
使…安度晚年 |
⑷少者怀之 |
A |
关心 |
⑻愿无伐善 |
E |
长处 |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吾道一以贯之 |
宾前 |
⑷门人问曰:“何谓也?” |
疑宾前 |
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省略 |
⑸固相师之道也 |
判断句 |
⑶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
状后 |
⑹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否宾前 |
06君子之风
一、知识梳理
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
孙 |
逊 |
⑶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
与 |
欤 |
⑵女奚不曰 |
女 |
汝 |
⑷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知 |
智 |
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F.形作动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H |
以…为耻 |
⑶饭疏食 |
A |
吃饭 |
⑵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
|
侍奉 |
⑷曲肱而枕之 |
D |
把…当作枕头 |
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君子义以为质 |
宾前 |
⑻贤哉,回也 |
主后句 |
⑵礼以行之 |
宾前 |
⑼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
状后句 |
⑶孙以出之 |
宾前 |
⑽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判断句 |
⑷信以成之 |
宾前 |
⑾仁以为己任 |
宾前 |
⑸君子喻于义 |
状后句 |
⑿何以文为? |
疑宾前 |
⑹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
定后句 |
⒀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
主后句 |
⑺未足与议也 |
省略句 |
|
|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
道 |
导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句子 |
类型 |
意思 |
句子 |
类型 |
意思 |
⑴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A |
合群 |
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F |
厚责 |
⑵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A |
结党 |
⑸则远怨矣 |
F |
远离 |
⑶友直,友谅,友多闻 |
I |
见识 |
⑹毋自辱也 |
G |
使受辱 |
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⑴小人比而不周 |
不团结 |
不周到 |
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厌恶人 |
坏人 |
⑵唯仁者能好人 |
喜爱人 |
好的人 |
⑷视其所以 |
所做的 |
因此 |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人焉廋哉 |
疑宾前 |
⑷何以报德? |
疑宾前 |
⑵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状后句 |
⑸毋自辱也 |
否宾前 |
⑶以德报怨,何如? |
疑宾前 |
⑹事君数,斯辱矣 |
被动句 |
11诲人不倦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知 |
智 |
⑶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
反 |
返 |
⑵女与回也孰愈 |
女 |
汝 |
⑷其斯之谓与 |
与 |
欤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⑴求也退,故进之 |
J |
使…前进 |
⑶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
F |
得到厘正 |
⑵由也兼人,故退之 |
J |
使…后退 |
⑷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F |
离开 |
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⑴言语:宰我,子贡 |
善于辞令 |
说的话 |
⑷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
独身一人站着 |
不依赖他人 |
⑵文学:子游、子夏 |
精通文献 |
文字艺术 |
⑸告诸往而知来者 |
未来的事 |
来的人 |
⑶素以为绚兮 |
用…画 |
认为 |
⑹富而好礼者也 |
喜欢礼 |
好的礼物 |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判断句 |
⑺何谓也? |
疑宾前 |
⑵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被动句 |
⑻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省略句 |
⑶陈亢问于伯鱼曰 |
状后句 |
⑼绘事后素 |
省略句 |
⑷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宾前句 |
⑽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疑宾前 |
⑸其斯之谓与 |
“之”宾前 |
⑾天何言哉 |
疑宾前 |
⑹素以为绚兮 |
“以”宾前 |
|
|
12《高山仰止》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归与!归与 |
与 |
欤 |
⑷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材 |
哉 |
⑵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
说 |
悦 |
⑸前言戏之耳 |
耳 |
尔 |
⑶夫子矢之曰 |
矢 |
誓 |
⑹从我者,其由与 |
与 |
欤 |
|
|
|
⑺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已 |
矣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G |
使…丰富 |
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句子 |
句中义 |
今义 |
⑴不知所以裁之 |
用来…方法 |
因此 |
⑷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那个人 |
尊称妻子 |
⑵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行不通 |
不好,不可以 |
⑸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诱导人 |
引诱人 |
⑶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
不高兴 |
不说话 |
⑹前言戏之耳 |
先前说的话 |
导言,引言 |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闵子侍侧 |
省略 |
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
状后 |
⑵子行三军,则谁与? |
疑宾前 |
⑻子贡贤于仲尼 |
状后 |
⑶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省略 |
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
省略 |
⑷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
状后 |
⑽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
疑宾前+状后 |
⑸乘桴浮于海 |
状后 |
⑾仲尼,日月也 |
判断 |
⑹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疑宾前 |
|
|
13《沂水春风》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鼓瑟希,铿尔 |
希 |
稀 |
⑶唯求则非邦也与 |
与 |
欤 |
⑵莫春者,春服既成 |
莫 |
暮 |
|
|
|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句子 |
类型 |
活用后意思 |
⑴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
G |
使…富足 |
⑶风乎舞雩 |
A |
吹风 |
⑵冠者五六人 |
A |
戴帽子 |
⑷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A |
穿礼服戴礼帽 |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省略 |
⑹浴乎沂,风乎舞雩 |
状后 |
⑵不吾知也 |
否宾前 |
⑺以吾一日长乎尔 |
状后 |
⑶则何以哉 |
疑宾前 |
⑻毋吾以也 |
否宾前 |
⑷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状后 |
⑼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省略 |
⑸异乎三子者之撰 |
状后 |
⑽何伤乎? |
疑宾前 |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句子 |
通假字 |
本字 |
⑴然则师愈与 |
与 |
欤 |
⑷乡原,德之贼也 |
原 |
愿 |
⑵无适也,无莫也 |
莫 |
漠 |
⑸恶徼以为知者 |
知 |
智 |
⑶必也狂狷乎 |
狷 |
獧 |
⑹恶不孙以为勇者 |
孙 |
逊 |
二、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
类型 |
句子 |
类型 |
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
定后 |
⑷恶不孙以为勇者 |
宾前 |
⑵乡愿,德之贼也 |
判断 |
⑸恶讦以为直者 |
宾前 |
⑶恶徼以为知者 |
宾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