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草相报
衔草寺
腊月二十七,临近春节,午饭后与朋友四人驱车顺路至衔草寺观光。
前几年阅读长清地方志资料时知道,该寺的创始人为一古
一行人都未到过该寺,按路标指示,车从崮山西南侧的一条山峪中进入,过京福高速下的涵洞,渐渐上坡,渐行渐高。两侧已无村庄,偶尔能从山野中看见几间旧房子,几转之后,远远就望到好像正在建设中的寺院。
山路为新筑的水泥路,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罗汉石雕像。我笑着说:“再过8对罗汉,我们就能到达衔草寺了”。
http://s10/mw690/0036V4xnzy78hSddOk189&690
朋友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一般都说是十八罗汉,我们才看到两个,估摸着再往前见到八对时就能进入寺中。通常也有五百罗汉之说,仅从归元寺和少林寺见过那么多,别处大都为十八个,灵岩寺内的一堂珍贵泥塑罗汉也不过四十”。
果真,数着罗汉就到了古寺。
古寺很破败,进入处有一座几乎倒塌的土坯院落,门上写着xx师傅的电话和他徒弟的手机号。周围是一些劈开准备用来烧火的树根树枝。
开阔场地中心是一座古老的石塔,这石塔的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门塔和灵岩寺中的慧崇塔。塔身保存较为完整,但从塔顶残留的几行小青瓦来看,此塔可能经后人修葺过。塔门被一巨大的铁制功德箱挡住,从缝隙中看进去,里面供奉着却是关公,这让我大出意外。随口与同行的人说着此事“不对”。旁边一个正在搬运花生油桶的木讷居士却突然停下来指责我:“不懂!这是善财菩萨”。我戏言说“你见过红脸的善财菩萨拿着青龙偃月刀么”?他答不出来了。我在想——从塔内供奉、功德箱和
塔旁有一石质雕龙碑额,龙纹雕刻古朴、线条粗犷,至少应为元代之物;塔的另一旁有清道光年间《衔草寺修建佛殿碑记》。再询问有无其它古迹时,女居士想了想才说:“后面空地上还有和尚塔是老的,碑亭下的石碑才是前几年取土时从地里挖出来的古物,其它没有了。”
几个人转到碑亭前近看,碑额雕刻隶书“新修衔草寺记”,落款为至元十九年,碑文有些 漫漶,大意可辨。
http://s14/mw690/0036V4xnzy78hSmWv8h8d&690
http://s8/mw690/0036V4xnzy78hSnPYW357&690
再转到谷中空地上,有大德六年“浩公禅师寿塔”和
“復公禅师塔
铭
归来查阅《高僧转》,在衔草寺创始人求那跋摩的传记中,并未看到他有修建泰山衔草寺的记录(卷三,求那跋摩托罗),于是打电话请教济南考古的朋友,他也记不清此说出自何处了。从网络文字中,知道此说可能出自《续高僧传》中的志湛和尚传记中,而据此衔草寺创建年代应晚于灵岩寺约80余年。
经读史及辩碑可知衔草寺简史如下:
南朝刘宋元嘉十年(433)葵西前后,古印度高僧求那跋摩于泰山人头山兴建衔草寺(现位于长清区崮山镇王庄村南山峪)。此后,郎公寺和灵岩寺的创始人朗公和尚的四传弟子志湛法师入居此寺宏法,一时名闻南北。读高僧传)卷八《志湛传》。此后该寺香火延续至元朝。
元至元十三年(1276)丙子,灵岩寺的退堂方丈復公率徒浩公来此,重修寺院,辟垦地亩,开堂受徒。“衔草寺自南北朝后,久湮无闻,至是中兴。
http://s10/mw690/0036V4xnzy78hSu1YMx09&690
衔草寺自 经明未兵火,寺院荡然无存,又荒废近二百年。至清道光十九年(1839)众善信又迎请泰安普照寺莲光来此住持,修禅堂、客舍,辟田植树、修建佛殿。
求那跋摩创建的衔草古寺,在佛教史上又重要的地位,被尊作“泰山佛教开山祖师”之一。
时近春节,心绪渐趋宁静,喜雨堂特辑求那跋摩大师言辞为一联,恭贺新春:
嘉言士女悦(上联)
善政人神和(下联)
衔草相报(横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