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凤元年金刚经》数字高清扫描古籍善本线装PDF版电子书籍下载

标签:
电子书古籍善本线装书 |
分类: 佛学及西方宗教 |

【书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作者】唐.刘弘珪书
【年代】唐朝仪凤元年手稿.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卷轴
【格式】一卷,PDF高清 + JPG高清 + 超清TIF
【大小】TIF图片尺寸110848×7106像素,JPG图片尺寸65500×4199像素,0.99GB

此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唐代仪凤元年十一月由刘弘珪抄写。这是武则天为母亲追福而发愿敬造的经书之一,楷书字体飘逸,规整隽秀。卷后题记有抄写时间、用纸数量,书手、初校者、再校者、三校者、详阅者、装潢手、使、判官等人的信息。此卷出土于敦煌(卷首残,卷尾齐全),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大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则天之母杨氏去世,武则天发愿敬造《妙法莲华经》《金刚经》各三千部,为已逝父母追福,其中《金刚经》为一卷本,《妙法莲华经》为七卷本,即《金刚经》3000卷,《妙法莲华经》27000卷,总计达三万多卷。她将长安修祥坊中杨氏旧宅改为太原寺,调集高僧筹备抄写《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至仪凤二年(公元677年),武则天共请僧人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千部。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三万多卷佛经流失严重,现知全世界敦煌遗书中保存此类写经不足四十卷,包括国图藏本在内的一部分因流传到甘肃敦煌莫高窟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国图敦煌莫高窟珍稀藏卷。

此手卷尺寸为457.3X25.7厘米,硬黄纸,有乌丝栏。共残存十纸,每纸长47厘米,高15.7厘米,卷首残存近半纸。每纸31行,行17字,卷尾齐全,有题记。全文本应为5189字,在流传中仅余4500字。

卷后题记:
儀鳳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書手 劉弘珪 寫
用紙 十二張
裝潢手 解集
初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再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三校 秘書省書手 蕭元信
詳閱 太原寺大德 神符
詳閱 太原寺大德 嘉尚
詳閱 太原寺寺主 惠立
詳閱 太原寺上座 道成
判官 司農寺上林署令 李善德
使朝散大夫守尚舍奉御 閻玄道 監

仪凤(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宛丘“凤凰”集,众鸟数万,前后翔从,行列整齐,以色别群。676年,以陈州“凤凰”集,改元“仪凤”。共计4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南北朝时代的开善智藏大师持诵该经多有灵验感应,加之以禅宗后来大力弘扬,使得金刚经成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课诵的佛经。
注:此PDF拆分经卷为十页。此卷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图源)。

下载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古籍善本线装书(gjsbxzs),或者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发送书籍编号:19030701,即可免费获取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