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图会》数字高清扫描古籍善本线装老旧PDF版电子书籍下载

标签:
电子书古籍善本线装书王圻 |
分类: 民俗社科与综合 |
http://s6/mw690/0036JAR8zy7boZaTlHf95&690
【编 号】S-15120401
【书 名】三才图会
【作 者】王圻、王思义(撰)
【年 代】明万历37年原刊本
【页 数】106卷,281页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7.4GB
【下载密码】请联系微信:herosupreme 或者 QQ:1508632590 索取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c1MrWcS
http://s10/mw690/0036JAR8zy7boZaYDDrc9&690
【内容简介】《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是由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此书成于明万历35年,共106卷,分十四类: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文史、人事、仪器、珍宝、衣服、鸟兽、草木。此本为明万历37年(1609)原刊本。
http://s2/mw690/0036JAR8zy7boZb29Hj21&690
该书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前三门为王圻所撰,时令以下十一门,为其子王思义所撰,全书又经王思义以十年之力加以详核,始成就绪。每门之下分卷,条记事物,取材广泛,所记事物,先有绘图,后有论说,图文并茂,相为印证。为形象地了解和研究明代的宫室﹑器用﹑服制和仪仗制度等提供了大量资料。此书汇集诸家书中有关天地诸物图像,“图绘以勒之于先,论话以缀之于后”,对每一事物皆配有图像,然后加以说明。图不清晰者可借助文字表达,文字无法说清者可以图作参考,图与文互为印证。所配插图偏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此书可为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其功用可与百科全书相比。书中图谱多取之于他书,间有冗杂﹑虚构之弊。不过有些图书却加了一些想像及神话色彩,如鹤或鲎鱼等。而当中一些地图是改编自传教士带来的国外地图,所以《三才图会》被誉为明朝绘图类书的佼佼者。
http://s7/mw690/0036JAR8zy7boZb5sQm86&690
所谓“三才”,并非指“天”、“地”、“人”。据《周礼正义》卷七十四:“三才,天地之人道”。所以,“三才”,应该是指“人”和人化的“天”和“地”。(介绍参考:三才图会)
此书于明万历35年(1607)完成编辑,并在明万历37年(1609)出版。万历年间,正值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州和金陵刻工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图像的绘刻线条清晰,但因卷帙巨大,图像繁多,绘刻亦有粗细不同。
http://s6/mw690/0036JAR8zy7boZb8JMxc5&690
【简要目录】
三才图会序(周孔教撰)、三才图会序(熊剑化撰)、
三才图会序(陈继儒撰)、三才图会引(王圻撰)
01.序.天文4卷
02.地理16卷
03.人物14卷
04.时令4卷
05.宫室4卷
06.器用12卷
07.身体7卷
08.衣服3卷
09.人事10卷
10.仪制8卷
11.珍宝2卷
12.文史4卷
13.鸟兽6卷
14.草木12卷
http://s7/mw690/0036JAR8zy7boZbcsvk36&690
【作者介绍】王圻(1530年~1615年),明文献学家、藏书家。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金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
王思义,字允明。明代江苏华亭县人。生平未详。与其父王圻合著有《三才图会》一书,刊刻于世。
注:此系列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明萬曆己酉(三十七年, 1609)原刊本。框20.6 x 13.6厘米,钤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朱文长方印、「東海/郡圖/書記」朱文扁方印、「蟫隱/廬所得/善本」朱文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考藏」朱文方印。刻工名「陶國臣(秣陵陶國臣)、吳雲軒(金陵吳雲軒)等」。此本极少量页面有残损,如有需要也可参考清雍正乾隆间黄晟槐荫草堂刊本。
http://s5/mw690/0036JAR8zy7b9aTxmx644&690
【编 号】S-15120401
【书 名】三才图会
【作 者】王圻、王思义(撰)
【年 代】明万历37年原刊本
【页 数】106卷,281页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7.4GB
【下载密码】请联系微信:herosupreme 或者 QQ:1508632590 索取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c1MrWcS
http://s10/mw690/0036JAR8zy7boZaYDDrc9&690
【内容简介】《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是由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此书成于明万历35年,共106卷,分十四类: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文史、人事、仪器、珍宝、衣服、鸟兽、草木。此本为明万历37年(1609)原刊本。
http://s2/mw690/0036JAR8zy7boZb29Hj21&690
该书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前三门为王圻所撰,时令以下十一门,为其子王思义所撰,全书又经王思义以十年之力加以详核,始成就绪。每门之下分卷,条记事物,取材广泛,所记事物,先有绘图,后有论说,图文并茂,相为印证。为形象地了解和研究明代的宫室﹑器用﹑服制和仪仗制度等提供了大量资料。此书汇集诸家书中有关天地诸物图像,“图绘以勒之于先,论话以缀之于后”,对每一事物皆配有图像,然后加以说明。图不清晰者可借助文字表达,文字无法说清者可以图作参考,图与文互为印证。所配插图偏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此书可为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其功用可与百科全书相比。书中图谱多取之于他书,间有冗杂﹑虚构之弊。不过有些图书却加了一些想像及神话色彩,如鹤或鲎鱼等。而当中一些地图是改编自传教士带来的国外地图,所以《三才图会》被誉为明朝绘图类书的佼佼者。
http://s7/mw690/0036JAR8zy7boZb5sQm86&690
所谓“三才”,并非指“天”、“地”、“人”。据《周礼正义》卷七十四:“三才,天地之人道”。所以,“三才”,应该是指“人”和人化的“天”和“地”。(介绍参考:三才图会)
此书于明万历35年(1607)完成编辑,并在明万历37年(1609)出版。万历年间,正值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州和金陵刻工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图像的绘刻线条清晰,但因卷帙巨大,图像繁多,绘刻亦有粗细不同。
http://s6/mw690/0036JAR8zy7boZb8JMxc5&690
【简要目录】
三才图会序(周孔教撰)、三才图会序(熊剑化撰)、
三才图会序(陈继儒撰)、三才图会引(王圻撰)
01.序.天文4卷
02.地理16卷
03.人物14卷
04.时令4卷
05.宫室4卷
06.器用12卷
07.身体7卷
08.衣服3卷
09.人事10卷
10.仪制8卷
11.珍宝2卷
12.文史4卷
13.鸟兽6卷
14.草木12卷
http://s7/mw690/0036JAR8zy7boZbcsvk36&690
【作者介绍】王圻(1530年~1615年),明文献学家、藏书家。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金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
王思义,字允明。明代江苏华亭县人。生平未详。与其父王圻合著有《三才图会》一书,刊刻于世。
注:此系列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明萬曆己酉(三十七年, 1609)原刊本。框20.6 x 13.6厘米,钤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記」朱文长方印、「東海/郡圖/書記」朱文扁方印、「蟫隱/廬所得/善本」朱文方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考藏」朱文方印。刻工名「陶國臣(秣陵陶國臣)、吳雲軒(金陵吳雲軒)等」。此本极少量页面有残损,如有需要也可参考清雍正乾隆间黄晟槐荫草堂刊本。
http://s5/mw690/0036JAR8zy7b9aTxmx64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