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解析
(2012-12-11 19:46:21)
标签: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2012年广东教育 |
分类: 历年真题 |
6.某企业为全体员工定制工作服,请服装公司的裁缝量体裁衣。裁缝每小时为52名男员工和35名女员工量尺寸。几小时后,刚好量完所有女员工的尺寸,这时还有24名男员工没量。若男员工与女员工的人数比为11∶7,则企业共有(
A.720
C.900
【答案】A
【解析一】本题考查的是计算问题。
根据题意,由于男女员工的比例为11:7,也就是55:35,所以裁缝如果每小时量55个男员工,35个女员工,那么最终会同时量完。
现在剩余24个男员工,则根据盈亏公式有,裁缝一共量了24/(55-52)=8小时,那么一共有8×(55+35)=8×90=720,结合选项,选择A选项。
【解析二】或者我们可以采用方程法来分析。
由于男女员工的人数比是11:7,那么我们就设男员工有11x,女员工有7x,则所用时间为7x/35,从而有7x/35×52=11x-24,解得x=40,则该企业共有40×(11+7)=720名员工。
7.某市举办经济建设成就展,计划在六月上旬组织5个单位参观,其中1个单位由于人数较多,需要连续参观2天,其他4个单位只需参观1天。若每天最多只能安排一个单位参观,则参观的时间安排共有(
A.630
C.15120
【解析一】本题考查的是排列组合问题。
由于有一个单位必须连续参观两天,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这个单位。
根据题意,第一步,在六月上旬选择两天给这个单位,由于必须是连续的,则有以下可能(1,2)、(2,3)、(3,4)……(9,10),共9种可能;
第二步,安排剩余的4个单位,在剩余的10-2=8天里面选择4天给这4个单位,并对其进行全排列,则有C(8,4)P(4,4)=8×7×6×5。
根据乘法原理,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9×8×7×6×5,很明显这个数值能被9整除,排除B、D选项,且这个数值较大,那就排除A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解析二】把要求参观两天的单位的天数捆绑在一块,看做是1天,则试题就变成了在9天里面有5个单位参观,即有P(9,5)种,数值能被9整除,且较大,只有C选项符合。
8.甲公司的一分厂制造了10台机床,二分厂制造了8台。乙公司向甲公司购买6台机床,丙公司向甲公司购买12台机床。每台机床的运费因运输距离不同而有差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乙、丙两公司购买机床的运费总和最低为(
|
乙公司 |
丙公司 |
一分厂 |
1200元 |
900元 |
二分厂 |
800元 |
600元 |
A.12000
C.15000
9.甲乙二人在环湖小路上匀速步行,且绕行方向不变。19时,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9时25分,两人相遇;19时45分,甲到达B点;20时5分,两人再次相遇,乙环湖一周需要(
A.72
C.90
【答案】C
10.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
A.180
C.2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方阵问题。
试题中给出了绿、白两种瓷砖的总个数,所以我们就能求出最外围的绿色瓷砖的个数,从而找到试题的突破口。
由于瓷砖铺在正方形的地面上,且全部用完,所以最外围的瓷砖每边有20块,所以一共有(20-2)/2+1=10层,其中绿色的占了5层;
由于最外层有20×4-4=76块,接下来绿色的有60、44、28、12,所以总和为44×5=220,即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小张的手表和闹钟走时都不准,手表比标准时间每9小时快3分钟,闹钟比标准时间每6小时慢5分钟。一天,小张发现手表指示9点27分时,闹钟刚好指示9点41分,那么至少要经过(
A.6
C.1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钟表问题。
题目中出现了坏表问题,所以我们就采用钟表问题中的比例比值法来分析。
根据题意,闹钟比标准时间没6小时慢5分钟,那么其每9小时慢9/6×5=7.5分钟,则手表和闹钟每9小时时间拉进或者拉开7.5+3=10.5,由于手表和闹钟的时间差为41-27=14分钟,要缩小这14分钟,需要14/10.5×9=1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某单位举办趣味体育比赛,共组织了甲、乙、丙、丁4个队。比赛共5项,每项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第四名不得分。已知甲队获得了3次第一名,乙队获得3次第二名,那么得分最少的队的分数不可能超过(
A.5
C.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分析能力。
要分析得分最少的队伍的分数最高值,所以我们尽可能的降低其他队伍的分数。
根据题意这5项比赛,一共可以产生(3+2+1)×5=30分,甲队获得了3次第一,所以剩下的三队最高得分为30-3×3=21分。
由于21/3=7分,所以得分最少的队不可能超过7分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补充说明】其实我们可以验证最后一名是不是可以得到7分,乙队获得3次第二名,1次第三名,1次第四名,总分为7;丙队获得2次第一名,1次第三名,2次第四名,得分也是7分;丁队获得2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得分也是7分,正确。
13.一列火车出发1小时后因故障停车0.5小时,然后以原速度的3/4行驶,到达目的地晚点1.5小时;若出发1小时后又行驶120公里再停车0.5小时,然后同样以原速度的3/4行驶,则到达目的地晚点1小时。从起点到目的地的距离为(
A.240
C.320
【答案】C
【解析一】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
试题中并没有给出速度,但是给出了一些时间值,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比例法来解答。
根据题意,火车停车0.5小时后,以原速度的3/4行驶,最终晚点1.5小时,所以说在故障之后的如果没有停车,而是以原速度的3/4行驶,则晚点1.5-0.5=1小时,在这段路程里面,两次的速度比是4:3,时间比是3:4,晚点1小时,所以原速度行驶需要3小时,即火车总共需要4小时可以行驶完全程;
同理,在第二种情况下,实际晚点1-0.5=0.5小时,则正常行驶,需要0.5×3=1.5小时,那么行驶120公里的时间为3-1.5=1.5小时,所以从起点到目的地的路程为120/1.5×4=32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解析二】我们对比两种情况,原速度行驶120公里,比以3/4的速度行驶要快1.5-1=0.5小时,而在行驶剩余的路程时候,又晚点了1-0.5=0.5小时,所以在火车行驶1小时之后,剩余的路程为120+120=240公里;
火车原速度行驶1小时的路程,用3/4的速度需要行驶1/(3/4)=4/3,即1小时20分钟,所以这1小时的路程为20/30×120=80,故总路程为240=80=320。
14.某公司举办年终晚宴,每桌安排7名普通员工与3名管理人员,到最后2桌时,由于管理人员已经安排完,便全部安排了普通员工,结果还差2人才能刚好坐满。已知该公司普通员工人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则该公司有管理人员(
A.24
C.33
【答案】B
【解析一】本题考查的是数字特性问题。
根据题意,由于每桌安排7+3=10人,但最后还差2人,所以说总人数的尾数为0-2=8,由于普通员工是管理人员的3倍,即总人数是管理人员的4倍,结合选项,数值乘以4尾数为8的只有B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解析二】本题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根据题意,假设管理人员有x,则普通员工有3x,则有x/3=(3x-20+2)/7,解得x=27,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解析三】本题还可以采用盈亏问题来解答。
由于普通员工是管理人员的3倍,所以在一桌上面安排3个管理人员和9个普通员工就可以全部安排完,但是此时安排7个,普通员工多出20-2=18人,所以桌位一共有18/(9-7)=9,则管理人员有9×3=27,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某天,林伯的水果摊三种水果的价格分别为:苹果6元/斤,芒果5元/斤,香蕉3元/斤。当天,苹果与芒果的销售量之比为4∶3,芒果与香蕉的销售量之比为2∶11,卖香蕉比卖苹果多收入102元。林伯这天共销售三种水果(
A.84
C.10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利润问题。
试题中给出了两种销量的两个比值,所以我们来联立这两个比值,得到苹果和香蕉销量的比值。
由于两个比例分别是4:3,和2:11,则三种水果的销量比为8:6:33,所以苹果和香蕉的销量比为8:33,则卖掉33斤香蕉比卖掉8斤苹果多收入33×3-8×6=51,现在多收入102,则卖掉了102/51×33=66斤香蕉,同理三种水果一共卖掉了(8+6+33)×2=94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解析二】当然了本题也可以采用整除特性来分析。
由于三种水果的销量比为8:6:33,所以三种水果的总销量一定能被8+6+33=47整除,结合选项,满足条件的只能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