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思考

(2020-03-11 17:08:13)
标签:

时尚

文化

历史

房产

时评

关于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思考梁勇

 

非常感谢受邀请参加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座谈会。说明领导意识到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紧迫性。

首先应该肯定,省会城市建设的成就可喜。省会的大城市的格局已经形成,向西连接鹿泉,山水城市空间不断优化。向北逐渐向滹沱河靠拢,建设滨河城市看到希望。滹沱河生态景观带的建成为市区北部平添一道风景线。栾城区、藁城区与城市中心区的向心发展成为趋势。

成就是显著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就是城市品位亟待提升。尤其是作为省会的大都市,我曾建议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标志性利用”,当时市领导很重视,拨款建造了36处城市雕塑。但这些雕塑并没有提高城市品位,反而让这座城市雕塑的整体审美水平显得品位较低,与省会大都会的地位不协调。

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不是几句口号、几座建筑、几个公园的简单组合。城市形象与品位是一座城市文化积淀与功能协调总体效果的社会传递。城市品位需要空间功能、文化品位、旅游服务功能,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整体协调。

庚子疫情后,更需要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文化旅游融合,提升城市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优化城市形象。国家必将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重振华夏雄风,提振经济。因此,要用文化思维、旅游功能思维,城市品牌的思维,深刻思考城市规划什么,规划什么品位的城市,规划那些要素为城市功能服务,为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服务。我想谈四点意见,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观念需要改变

城市规划建设的观念,是一座城市灵魂所在。审美、形象、品位的根本在观念。所以转变观念非常重要。

一是要从简单做环境向重视城市文化特质转变。弘扬利用中华文化,站在历史与未来的高度,真正重视城市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认真思考城市的文化特质。要在城市规划的文化话语权和价值观方面实现真转化。

二是要从靠卖地挣钱思维向构建未来有文化特质中国城市转变,要从出售土地盖大楼的短见思维向保护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转变,改变打造水泥丛林的取向,转而为子孙后代规划建设有文化传统的城市、有文化根脉的城市,有文化魅力的城市,培植有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城市。这都需要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是要从规划街道的观念向提升城市文化旅游服务的方向转变。从简单的所谓生态工程向文化生态融合、旅游文化融合方面转变。

十年前,我就提出要坚持“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本土特色”的理念。以世界视野研究自己的城市特质,不要简单模仿别人。更不能盲目崇洋摆来一些国外的文化垃圾,降低城市的品位,甚至因为无知而不自主地将城市引向文化殖民化。要在规划城市过程中,彰显文化自信,昭彰文化自尊、加强文化自重。重视城市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质的整合,把重点街区和重点节点的文化符号培植城市文化形象的组成部分,用经典的大型文化设施、大型标志性雕塑、标志性园林、历史文化街区、商贸街区的整合、融合,构成城市文化整体形象,优化城市的承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二、优化机制

之所以目前存在城市品位不高,除了观念,还有就是机制。出了问题,想起来专家座谈一下。事先为什么不好好论证呢?城市规划和建设,不能简单作为卖土地、开马路、建大楼、修公园的事,要强化城市规划的文化文旅融合的思维和审美素养的提升。重视城市整体形象的规划趋势。既要重视空间战略布局,也要强化城市雕塑、园林、生态工程、大型建筑等等项目的文化品位。不能各自为政,要综合为城市品牌和形象服务。每一座园林、文化设施、生态工程等大型项目,都不是单一属性的项目,都应该也必须有文化内涵和文化服务功能,而不是在其中无意识地附加文化垃圾。而且文化内涵和文化符号应该在项目规划和设计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和地位。目前,项目很多,但没文化的也太多,没有相应的文化品位是最大的悲哀的素养问题。呼啦啦一大批项目,居然不知道没文化的缺陷,这才是最可悲的。没文化,而且不知道。真的很可怕。

三、文化品位亟待强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利用铁路入地整理出来的地上空间,保护利用好石家庄独特的城市原点、正太饭店、解放广场、大石桥、铁路大厂、老火车站等独有的城市祖根等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本土特色城市“中央游憩区”,这座城市独特的游憩区,类似巴黎、纽约、伦敦中央公园区。

第二,高水平站位,提高城市管理的审美素养,提高城市雕塑的整体审美水平。品位不是鼓吹出来了,是高素养的群体用多元感官感受出来了。因此,亟待编制一部《城市雕塑总体规划》,不是简单招标弄一批雕塑乱摆。一定要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质,深入思考,反复论证,规划在什么地方、建什么题材、什么风格、多大体量的城市雕塑?严肃清理目前城市雕塑中品味太低的文化垃圾。譬如欧韵公园所谓体现“依法治国”,却在石家庄城市中轴线上为西方法典鼻祖欧古斯都建了一座标准的洋墓地,要素很齐全,有墓主人奥古斯都,有纪念亭、祭坛和配神。这座公园的规划和创建显示的是城市管理最荒唐可悲的无知。我写过文章,我们“依法治国”不需要为一位外国洋爹建一座坟地吧。我不反对模仿欧洲雕塑经典,但绝不能弄些不伦不类的洋垃圾。在中国,不会有第二座城市允许市中心建造奥古斯都的墓地。这座伪“欧韵公园”是最无知的经典体现。

第三,建议重点打造东垣-真定故城遗址文化园(不仅是公园),让石家庄最古老的城市文化从地狱里复活、复兴,展示出来,做好与正定古城的文化承接。可以建“滹沱历史名人苑”。沧州、保定、邢台、邯郸、衡水,甚至冀州、肃宁,都有历史名人文化园,石家庄居然没有,好像石家庄没有历史文化名人。我曾写过一个建议,在高开区仰陵村南那一大片公园,建造民族英雄郭继昌公园。我想问一下,谁知道郭继昌是谁?有多么伟大?

第四,从文化战略高度,保护和鼓励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好好地去杭州、广州、福州、秦皇岛城市老街区和工业遗产利用的地方看看,学习一下成功经验,利用华北制药、棉纺企业等等工业遗产,打造真正能经营的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园区,不是作秀的低品位大卖场,而是城市服务文化品牌园区。不是把文物和历史建筑当做僵尸保护死、死保护。要么乱拆迁,要么不知道如何用活。这是最悲哀的问题。

第五,做好城市重要节点、大型文化设施和重要大型园林及滹沱河生态工程的文化提升工程。文化很重要,没文化很尴尬。而且不知道没文化更可怕。所有的这些项目,本来都可以也应该赋予非常精彩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但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就没有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和素养。各自为政,自以为是,有项目、有资金,但没文化。而且不以为自己没文化。不知道为什么没文化。这是可悲的文化沦落。滹沱河何等重大的文化题材?何等伟大的文化内涵?但生态工程很绿,路很宽、花钱很多。文化呢、滹沱河的文化在哪里?一座城市文化的大气在哪里?我走了好几遭没看到。石家庄人民也没看到。

四、城市格局的思考

石家庄可以也应该有魄力规划建设滨河城市,不要总是抱着滹沱河水源地不能动的旧观念,武汉、南京、九江、哪一个不需要保护水源地,巴黎、伦敦,哪一个不是把大河建到城市中心?如今环保手段发展到21世纪了,石家庄为什么不可以把滹沱河大堤建成千年钢堤,两岸打造滹沱河八景、十景。五年前我为一家地产企业规划创意了1260亩的滹沱河八景文化园区。但是因为所谓滹沱河大堤保护而流产了。但更上游的河心岛却乱七八糟建起来了,我当时就说这是作死。结果果然最后做死了。该干的正事不敢干,不该干的邪事干砸了,给政府造成多大伤害啊?我真的很爱石家庄,真的很希望从未来战略考虑,沿滹沱河打造滨河城市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带的论证,思考,给这座城市一点亲水的希望吧!滨河城市,水润河城,让石家庄大气起来。

老夫说实话惯了,无所顾忌,有用我就说说,没用,就算白说。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