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说芒种气节》

(2019-06-08 15:21:53)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关于芒种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说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代表成熟与收获的节气。同时,夏种开始。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实非也。芒种就是有芒的谷类作物播种时节。

黄河流域是中国粟作农业的发祥地,芒种是说粟类的谷子、稷子、黍子播种时节。古代经纬算卦的著作《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是说,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而鸣;能学习其它鸟呜叫的反舌鸟,停止鸣叫。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也叫“霉雨”。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说芒种气节》


芒种的民俗有不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幅员广袤,南北差异很大,各地都有各自的习俗。而黄河流域是二十四节气真正的发祥地,所以,中原的习俗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首先,芒种或喝青梅酒,不是河北的习俗。河北人认识青梅是很晚的事了,最古老的芒种饮酒习俗是黄河流域喝桑葚酒习俗。桑椹酒。是与桑蚕养殖有关的发明,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桑椹就是皇帝御用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芒种是农民最辛劳的时节,饮桑葚酒有助于滋补健体。

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说芒种气节》

再一个习俗就是送花神。芒种五月间,春花开始凋零,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送花神归位,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第三,送新麦饭的习俗很温馨。芒种新麦成熟,出嫁的女子,做各种麦类食品,用新收成的新麦蒸花馍或者糖包等面食食品,送给父母,以示探望和祝福。麦类食品,能消渴除热,益气调中,补虚壮血,养颜益色,有谚语说:麦上场,女看娘。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也是农忙时节。最近一百年,南北交流多了,河北人芒种也有了和酸梅汤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