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冀商百题17·北宋冀商的丝纺织产业

(2018-05-01 18:31:57)
标签:

财经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冀商历史百题

北宋时期冀商贸易的重要货物是丝纺织品和瓷器。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仍然是全国最发达的丝纺织业基地,河北两路所产的丝织品的种类很多。

《宋会要》、《文献通考》和《宋史》中记载的北宋王朝贡绢品种共十几种,其中河北盛产的特种丝织品有绢、罗、维、细、大衣续、花维、素绝、平绢、花纳、平细、绵纳和暗花牡丹花纱等。

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官办纺织业不断壮大,成为河北的官营产业。

《宋史·食货志》说: “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这是国家垄断的地方官营丝织业。宋太祖开宝三年(970),朝廷在真定设场院,贡绢中的“纤丽之物”就有真定主织的锦绮、鹿胎、透背,还有河北东路首府大名府织给縠等闻名遐迩的高级丝织品,专供皇室使用。

《宋史》卷175《食货志上三·布帛 和籴》记载,为保证民间纺织品的质量,朝廷规定“公私织造布须幅宽二尺五分,民所输绢每匹重十二两”。还专门对河北纺织品提出特殊要求——“河北诸州、军重十两,各长四十二尺”,说明河北丝织品的质量高,绢料薄。类似现代纺织业计算单位面积的纱支数。河北的绢纱支数量多,细。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黄河流域桑蚕事业兴衰的变迁》一文指出,丝织品中以锦、绮、绫较为贵重,宋代以此三者作租税缴纳者仅有河北东路及京东路。

北宋王朝是以丝绢实物税赋的,所以,丝绢等丝纺织业就是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支柱。每年与邻邦议和需要的丝绢150万匹,文官奉禄500万匹,边防军需250万匹,庆典赏赐500万匹,武士衣裳350万匹,总计年需1750万匹。宋太祖曾给自己鼓劲吹牛说“北人若敢犯边境,我以二十匹绢买他一个人头,料其精兵不过十万,我有二百万匹绢,就可以把全部人头买过来”。

这个时期,史书称河北“衣被天下”。北宋朝廷在河北首先推行“和预买绢”制度,官营、私营作坊都进行商品丝织生产,大量养蚕户、自耕农户转化为“织机户”。丝织手工业推动了商业发展,汴京、真定、大名、沧州、定州丝织业与商业并兴,大都会的税收也相当可观。河北大名府每年商税收入商税3.8万贯,真定在3.9万贯。居全国二十个大城市之列,官营、私营市场流通的丝绢品类,多不胜数。

宋代河北丝织品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山东密州(今胶州市一带)板桥镇,是北方主要外贸港口。文献记载:“河北、河东等路商船,运现钱、丝绢、绫往来贸易买卖极为繁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