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商百题4·燕赵中山商贸繁荣
(2018-04-09 20:49:26)
标签:
财经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冀商历史百题 |
4、燕赵中山商贸繁荣
战国时期燕赵和中山国,农牧、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史记·货殖列传》称:“中山地薄人众,……民俗怀急,仰机利而食……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踮 ,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中山国商业发达,与中原诸国贸易往来密切。《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原两个繁荣的城邑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轵(河南济源县南部)都 “北贾赵、中山”。战国中山国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燕、齐等国的刀币和赵国布币证明,中山国与邻国间的贸易频繁。中山王墓群中出土的玉器,制作材料来源极广,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河南独山玉、张家口北部新河地区的玛瑙等,表明中山国与周边的贸易范围甚为广远。
中山商业的繁荣与兴旺,增强了农耕与牧业、农牧与手工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加强了与中原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 各类物品皆靠“商而通之”“ 代钟代、石北(今张家口蔚县),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而“蓟,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也。……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渔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馀,东贾真番之利。”
西汉政治家桑弘羊在《盐铁论·通有》中说:邯郸到常山、真定一带的赵国、中山故地,“带大河,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弃农经商者较多,涌现出很多名商大贾。其中著名的吕不韦就是邯郸城首富商人。
战国时期赵与中山的名商大贾,是那个时代的冀商发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