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采访春节
(2018-02-10 09:04:00)
标签:
教育旅游文化 |
分类: 谈古论今 |
1、
梁勇:春节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吉庆祥和的节日,举家团圆的节日。广义的春节不仅限于大年,而是一个多节日聚合的节日群,是中国最具民族标志性意义的传统节日,也是融汇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的节日群。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及东南亚等文化圈内认知度、美誉度、共识性最高的节日。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春节成为世界文明中辨识度最高、最具中国文化标志性的传统节日。
20多年来,我一直呼吁在传承民族传统节日的同时,不断优化节日文化,凝聚优秀的节日文化理念和核心载体。世界上任何优秀节日,都需要优秀的文化理念和独特的节日载体,才能持续传承并不断提升标志性和辨识度。中国春节凝聚了和合、和谐、团圆、仁和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而除夕贴春联、包饺子、蒸年糕、初一敬老拜年、爱幼明理,正月里走亲会友,就是春节文化理念最好的载体,很好地体现了仁和、团圆、和谐的文化理念。
我们在传承优秀春节文化的同时,要善于扬弃。弘扬精华,摒弃糟粕。凡是春节活动中烧柏灵火,为送穷乱扔垃圾等愚昧的陋俗,都应摒弃。而倡导建设廉洁社会的今天,凡是利用春节逢迎送礼,变相行贿,暴吃暴饮,聚众赌博类的恶习,应该通过”依法治节“、法纪管理给予杜绝。实现和谐过春节、文明过节、健康过节、环保过节。
2、
梁勇:源于农耕文明的春节,是农耕时代猫冬的节日群。古人为充分体现猫冬的需要,创造了从腊八、到小年、除夕到大年放鞭炮、初二走亲戚到初四迎财神、破五送穷、初十包饺子、十三老鼠娶媳妇、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连续节日,一过就是两个月,当代如果放任这种习俗泛滥,肯定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急刹车,必然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
20年来我一直呼吁要依法治节。将节日休闲放假纳入法制管理。我们欣喜的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节取得可喜成效,前些年春节期间管理松懈,造成的懒散拖沓、大吃大喝之风得到遏制,依法休假、依法放假逐渐规范。
怎样才能让传统春节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
除了不断凝聚春节文化共识、培植优秀的节日文化载体之外,要在文化旅游活动中植入春节元素,把春节与文化、娱乐、旅游等产业整合起来,把春节与健康的休闲度假结合起来。把春节与弘扬和传承优秀非遗结合起来。张家口市提出的”到崇礼滑雪,到蔚县过年“的旅游口号就很好,把春节与冰雪运动和承办2022年冬奥会结合起来,把蔚县打树花、剪纸文化节与春节、元宵节,通过春节的旅游活动,温暖世界,彰显中国节庆的文化魅力。
春节也是中国人结婚集中的日子,面对当下越来越多青年男女远离中国传统婚典的现实,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务必要把中国优秀传统婚庆文化与春节整合起来,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培植喜庆的中华传统婚庆载体和基地,让更多青年爱上中国婚礼,彰显中国婚典的魅力和文化自信。
春节很美,春节要很幸福,很温馨、最美好。不要把传统习俗弄成一些人限制另一些人享受快乐的假规矩,更不能给青年们制造压力山大的精神枷锁,应该让每个人在春节中享受和谐,感受快乐,分享幸福。让跟多人愿意过春节,乐于享受春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