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梁言之二赵州桥申遗的思考

标签:
历史旅游杂谈 |
分类: 谈古论今 |
中国的赵州桥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敞肩式石拱桥,而且由于其经典地位,后世不断效仿,在中国留下了近百座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古代大型石拱桥。那么,赵州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吗?不知有多少人问过我?我很沮丧。因为赵州桥目前的状况,几乎永远也成不了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让赵州桥走出中国,名扬世界,我们都应该思考。
一、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启思路
12月12日,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纪念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届大会通过的。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中国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方。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自1987年至2013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45项,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
2013年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全国各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浙江省绍兴市发起了为该市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投票活动,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近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那些孤立单体古建筑或古建筑群,申遗的标准愈加苛刻。但对诸如丝绸之路、大运河这样跨国、跨域区线状地理标志性遗产和诸如“土司遗址”集群,则给与大力支持。
二、赵州桥利用整合优势申报文化遗产保护
赵州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大型石拱桥是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1991年10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第12处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这是中国唯一入选的土木工程建筑。
与赵州桥同样被列为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的埃及金字塔、英国伦敦塔、比萨斜塔等,陆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甚至日本广岛和平公园的原子弹爆炸圆顶建筑都能在1996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遗产。还有,刚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和中国的大运河河北段的每一处遗址的体量,都不比赵州桥及其配套文化遗存的体量大,但都已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赵州桥为什么不可以考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
第一,以和合精神和整合智慧推动中国石拱桥申遗。
用京津冀一体化的理念,整合京津冀古代石拱桥文化遗产,以赵州桥、永通桥、永年弘济桥、献县单桥、深泽弘济桥、北京卢沟桥、八里桥、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古代石拱桥为代表,将古代大型石拱桥及其配套的古道、古驿、古村、古庙祠、碑刻、园林等历史文化遗存整合,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整合古代石拱桥的悠久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石拱桥的国家,殷商时代,就开启了石桥建造的先例。《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后世文献《通典》记载,巨桥故址在古衡漳河的东岸,今河北曲周县。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注》中记载:巨桥邸阁西,就因巨桥得名。
后来,曹操在邺城建三台,在三台间建宛两座拱桥,曹植在千古名篇《铜雀台赋》中写道:“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螮蝀。”说的就是连接金虎台和冰冻台的两座桥,宛若长空的彩虹。曹操还引漳水入邺城,建石拱桥。曹植在《铜雀台赋》中还写道:“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两晋北朝时期,后赵石虎、北齐高洋先后在邺城创建了两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世代传承,不断发展。
第三,
赵州李春等人创造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建造技艺,在后世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在河北、京津等地,陆续建造了一大批石拱桥。唐代赵州永通桥、唐代栾城清明桥、唐代广平府弘济桥、北宋井陉天威军桥、金代永定河卢沟桥等等,都是古代石拱桥经典。
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敞肩式石拱桥广泛推广。从涿州拒马河上的永济桥、献县单桥、到北京的金水桥、十七孔桥以及紫禁城大大小小的石拱桥,从通州八里桥,到深泽广济桥、永年县弘济桥,凝聚了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的精髓,谱写了中国大型石拱桥建造的完美历史。
在中国石拱桥建造史上,京津冀名师辈出,元代忽必烈委托河北名人刘秉忠创建元大都,曲阳石雕就与京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元大都的汉白玉石雕,大都出自曲阳艺人之手。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雕刻艺人。
曲阳县阳平村人杨琼,领大都等路山场石局总管,并出任大都采石提举。大都城著名的石拱桥周桥,就是他设计并主持建造。
石拱桥建造技术是一种社会化传承的非遗技艺,正因为有千万个传承人的传承,石拱桥建造技艺,为明朝北京城、明十三陵、清王朝的皇陵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石拱桥建筑。
这些不朽的建筑,凝聚着中国石拱桥建造智慧,是一部用石头和智慧书写的史书。
第四,京津冀联合申报古代大型石拱桥文化遗产
拍摄出版《中国古代石拱桥》大型纪录片,出版专著。
拍摄《中国石拱桥》大型纪录片20集,用世界视角,中国高度,展示石拱桥辉煌遗产,发掘这些石拱桥及其相关的厚重的文化。编著《中国石拱桥》专著,彰显中国石拱桥技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为申遗奠定重要的资料基础。
启动海河流域大型石拱桥申遗工程。
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建立申遗机构,启动申遗工程,协调北京市,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履行申遗程序。
恢复赵州桥“古桥、古道、古驿、古村”的文化原生态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尊重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主旨,作为核心项目的赵州桥、永通桥,必须按照历史原貌恢复文化原生态,要拆除伪古建筑,发掘历史时期古驿道的遗址,作为文化遗存用玻璃罩起来,供人游览,古代驿站、古村落风貌、古代赵州桥通衢的道路,都要“原生态”恢复。需要专家团队编制赵州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古代石拱桥联合申报文化遗产做出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