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工业遗产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

标签:
历史旅游时评 |
分类: 时评 |
昨天下午,刚从新河县考察回家,石家庄新闻广播882记者电话,采访省会工业遗产如何利用?
所以,很想借此机会,通过媒体,进一步重申我的三条建议:
一、
二、
优秀的城市规划,一定是把一座城市打造成一个优美高雅、文明、舒适的旅游目的地,越是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就越是需要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所以,这个时代,工业企业从城市外迁,给这座城市一个革命性的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这个机遇如果把握得好,必将引发一次革命性的大提升。但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服务功能、城市承载力的提升,并不是拆掉自己的文脉。而对原由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正是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使得原有工业资源功能转化的再利用的文化工程。
这个再利用,就是把那些历史建筑留住,而过去那些只有上班劳作的人才进入的工业厂房,如今让它成为城市人休闲、修学、吃住玩、购物的新天地。北京有798,台北有华山1914,高雄有驳二,石家庄有什么?精心配置一个具备旅游休闲创意的文化园区,必定会拉动周边旅游服务产业资源的聚集。
三、
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就是核心吸引物。而垄断性来自于独特。石家庄有什么独特?太行山有独特的西柏坡、有独特的苍岩山悬空福庆寺,正定有独特的隆兴寺国宝。而石家庄市区什么独特?
火车、铁路?火车铁路各地都有,但是石家庄市区内,从1米铁路时代留下的大石桥,到一百年前的正太饭店,从一米的蒸汽机车,到1435时代的动车、高铁,都可以作为独特的餐饮、书店、茶吧特色文化经营项目。把曾经动态的地面铁路,变成静态的文化产业园区,加上博物馆,或许是这座城市肇兴原点的文化复兴。如果都拆了,石家庄引铁路肇兴的历史也就泯灭了。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如今民间博物馆已经成为一道文化风景。从去年518世界博物馆日,我给《河北画报》、凤凰网河北等媒体,提议关注民间博物馆,引起各地民间博物馆的关注。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省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想在石家庄搞自己的民间博物馆。原来的师大北院曾经规划过一个民间博物馆群。后来因为省政府建办公楼,民间博物馆群没了。如今可以利用工业遗产,规划一个民间博物馆群,加入文博、展览、非遗工作室展示、体验,配置合理的吃住行、购物服务设施,可以打造一个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石家庄市是省会,文化产业园区应该具有国家级的档次。规模、产业结构、服务功能、产业要素、文化品位,应该具备国家级的水平。
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如何营造文化地产的大项目,真的值得思考。石家庄每年举办很多类型的博览会、交易会,能否通过这类产业需求拉动若干特色博览文化园的崛起。博览会加博物馆、加商品展示交易与文化培训,才能把临时的博览会变成文化的博览园。
如果能够利用这次历史机遇,使得石家庄文化产业园区健康起步,把传统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地产,必定是省会之幸、市民之福,城市之光。我们期待这个华丽转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