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

(2015-01-18 21:39:10)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真正地理学的大师们,都非常重视文献、野外调查和孢粉、考古学的证据,但大师毕竟是少数,而靠伪学术包装自己的伪大师很多,所以,留给世界很多伪学说。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地理学科,读书的时候,我就不迷信所谓定论,不太信某些忽悠的学说。上大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天体物理学的文章,算是一种假说:如果把全世界的铁元素都造成汽车,全部开到赤道上,集中起来,地球的转动惯量就会发生变化,经过计算,可能导致地球自转速度每年慢4-15秒。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还有,我读大四的时候就质疑过,渤海之滨黄骅、无棣的贝壳堤,为什么是6150-5340年留下的?我怀疑是臆断。因为沈括做过河北路的巡访使,他到过海滨,但是他没有记载贝壳堤,而他却对太行山崖壁上贝壳遗址记载的很详细。我怀疑,黄骅、无棣的贝壳堤,沈括时代还没有,或者说还在海岸边,没什么值得他记载的意义。所以我觉得贝壳堤是沈括以后才留下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不足为凭。后来我不再研究地理,而只是把地理学知识作为研究历史和历史地理学的工具。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

 

久违了的黄骅,在2015年又回到了我关注的对象中。因为渤海新区的领导看了我呼吁河北重视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章,邀请我出席经济日报和沧州市政府组织的一路一带历史机遇的高峰论坛,并请我做主旨演讲,所以,我必须写一篇关乎渤海出海口的论文。

对于河北省考古领域的成果,我是忠实的用户,我在河北广播电台主讲并担任总撰稿的《燕赵传奇》的《根脉文化》、《民俗文化》、《皇家文化》等专题中,都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学成果。研究渤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必须深入研究考古学的成果。结果我发现,关于黄骅、无棣渤海沿海考古学的证据,为我怀疑贝壳堤的年代不实,提供了新证据。一处一处考古发掘的海相文物遗址,用铁证证明黄骅、无棣最东缘的年代最晚的贝壳堤,不可能是5000千年的遗物,而是近一千年来沉积的滨海遗址。

在黄骅的海丰镇,发掘出滨海的港口仓储遗址,出土了宋金元时期大量的瓷器,而海丰镇位于所谓6000年前的贝壳堤深入内陆近15公里,试想,宋金元时期海丰镇如果还是滨海的港口,而比这个早5000多年的最东面的贝壳堤,岂能跑到海丰镇更近海边的赵家堡村呢?这不是南辕北撤吗?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

 

当然,海丰镇的港口遗址,可能并非滨海港口,而是宋金元时期海港通往渤海的内河港口,是深入内河的一个仓储遗址。还不足以证明贝壳堤在宋金元时期不存在。

再说,秦始皇时代的千童镇,虽然有人认为是传说的地方,但汉王朝设置了千童县,确认这里与秦始皇时代徐福培训百工和童男女有关,那么,这里必然距离海滨不远。而2000年前离海边不远的千童镇,如今距离贝壳堤之西的内陆10多公里。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
         海丰镇仓储出土的定窑黑釉碗

还有啊,在黄骅市、无棣沿海,有很多滨海镇、水湾镇,显然是人类聚落地名,都位于距离沿海十多公里之内陆了,而5000年前的地处海边的贝壳堤,岂能跑这个地方很远的大海里去呢?

考古学颠覆地理学关于渤海贝壳堤年代的结论    另外,滨海2公里左右的后范家堡附近,考古发掘出海中的沉船遗迹和遗物,发掘出不容质疑的海底沉船,而这个范家堡基本上和最东面贝壳堤的赵家堡处于距现代海边差不多的距离,甚至还比贝壳堤更靠近陆地,这说明,在1000-900年前,赵家堡一带的最东面贝壳堤西面还是浅海,而所谓5000千年的贝壳堤,岂能跑到900年前的浅海外面去呢?

我越看越想笑。可以肯定,黄骅、无棣的六道贝壳堤的年代,至少最晚的形成年代,绝对不是5000年前,而是900年前。正因为这最晚的贝壳堤的年代存在明显的错误,所以,我怀疑位于

沈庄--东孙村贝壳堤苗庄一同居贝壳堤。许官--武帝台--沙井贝壳堤。从中捷农场三分场境内通过呈SN走向。北起天津巨葛庄,南抵黄骅的许官贝壳堤遗址,还有脊岭泊刘洪博贝壳堤。不一定是六千年的遗址,而可能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海岸遗址。

如果没有现代考古学发掘的沉船位置,如果渤海新区不再邀请我做主旨演讲,如果我不写这篇渤海新区与海上丝路的文章,这个地理科学史上的五六千年的结论,或许就一直错下去,一直忽悠到下个世纪。

可惜,这事真的让我看破了,1982年我就质疑,但证据不足,如今感谢河北省考古界的学人们为渤海海滨考古提供了铁证,帮助我解开了这个百年地理学谎言,原来渤海近海的六道贝壳堤,应该是5000年到900年这段历史上陆续在渤海岸留下的遗址,而不是六千年到五千年前的遗物。我们到天津的大沽附近测量一下如今与海岸的距离,好好分析一下2000多年了渤海淤积的进度,或许对黄骅贝壳堤的年代能够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年代表。到了海边一看位置就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启蒙真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