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石家庄市地铁1、3号线车站装修设计专家论证会
(2014-10-28 23:10:17)
标签:
文化财经 |
分类: 谈古论今 |
我再一次感觉到,要想提升自己,必须与智者对话,要想成为巨人,必须与巨人比肩。这次来自各地的专家确实都是业内高人,对地铁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我在主持论证过程中,认证听取了业内专家的实际操作方面的意见,因为我主要是研究历史文化和社会学,所以主要谈了一些设计思路问题。
一、
地铁是一个人流集中的场所,而且是人员流动性很强的公共场所,所以,保证人流便捷的功能是第一位的。一切文化、标识、配套设计都要保证实现功能为前提。
1、
地铁车站在实现功能完善的基础上,重视昭彰地方文化,实现对地面建筑和文化的表达,这是应该的,但地铁不是博物馆,决不能为了文化而影响人流便捷的功能。尤其在一些动态流动很快的空间,不宜承担太多教化的功能,在相对静态的空间,应该重视文化符号的表达。但是,地铁车站究竟应该如何表达石家庄市的城市文化,需要深入研究,需要科学的选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元素。所以,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每座车站如何通过艺术品适当配置完成文化功能,我建议应该一站一议,严谨论证,科学设计。譬如在省博站的比较僻静的高墙上,就应该有一副反映中山国文化符号的浮雕墙。包括双翼神兽的祥瑞之兽、中山国的国徽、龙形玉佩等吉祥文化符号。而解放广场这一站,不仅要反映石家庄为新中国奠基的地位,还要通过文化符号,反映石家庄铁路肇兴的城市原点文化标志。
2、
各位专家都主张设计不宜过于奢华,要简洁,尽量体现绿色低碳的理念。我赞同简约的设计理念,不要把地铁车站空间搞得像会所。把铁轨类似的符号搬到天花板上,不合适,容易给人一种压抑不安全的感觉。
二、
文化禁忌是一个社会文化心理学的问题,包括色彩的省会文化心理学认知,图案和文化符号的遴选,都要讲究文化禁忌。决不能把墓葬壁画装饰到地铁车站,更不能用类似墓葬的文化符号,不能涉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图案,还要注意一些涉及到民族忌讳、国际宗教忌讳的文化禁忌。
三、
在统一大的风格基础上,强化各条线路地铁的差异性,需要大智慧,就是要让乘客通过装修设计,感知各条线路地铁的差别,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特质。1号线以红色文化为主色调,在大面积灰白色基础上,用红色线条或色块搭配,作为标准色,可以确定。那么,3号线必须与此有所差异。所以确定标准色很关键。这是实现概念性设计的前提。设计单位所做的专题研究,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
在标准色运用方面也需要注意文化忌讳,注意色彩的社会心理学忌讳。譬如不宜用大面积蓝绿色作为天花板装饰,因为这种色彩容易令人产生幽灵的感觉。
还有,将来2号线通往正定古城,最好使用能够体现正定古城文化标准色的符号,确定车站的基本色调。
总的来说,1号线的概念性设计方案,比较深入,思路清晰、定位比较准确,而3号线设计的专题研究,课题的指向性不够,针对性不够明确,创意也比较繁杂,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适当做减法。简洁上再下一些功夫。
在设计中强化一下文化定位和文化表达,非常重要。但是,车站是乘客上下车的标志,因此,每座车站的文化特色和标志性文化符号、艺术品的文化表达,一定要作为一个专题,再做深化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