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者梁勇
学者梁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18
  • 关注人气: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申请非遗吧!

(2014-07-09 09:52:37)
分类: 谈古论今

这是我两个月前写给省领导的一份建议。据说省领导做了批示,但是目前
我还没得到信息。

关于 “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申请非遗吧!

    以赵州桥为代表的中国石拱桥是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发明之一。以赵州李春为代表的中国石拱桥建造能工巧匠,是河北省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传承者。在韩国先后将暖炕、中秋习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我国应该加快启动申报石拱桥建造技艺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而河北省正是石拱桥技艺的发祥地和传承地。现就石拱桥建造技艺申遗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   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源远流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石拱桥的国家,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就开启了石桥建造的先例。《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晚年 “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肉林酒池,腐化堕落。

后世的文献《通典》记载,巨桥故址在古衡漳河的东岸,今河北省曲周县。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注》中记载:巨桥邸阁西,原来有一座大桥,就是因这座大桥而得名。

西汉以来,在长安灞河上建造石拱桥。1987年到2013年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西安灞河上发现37座古桥,其中有两座石拱桥的遗址。

    东汉建安时期,曹操占据邺城之后,邺城创建了三座名垂青史的大桥。包括邺城的一座公路桥-----石窦桥。

建安元年(公元190年),曹操起义兵讨董卓,在荥阳为董卓部将徐荣打败。曹操坐骑死了,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曹操坚决不受,曹洪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让曹操上马逃走,而曹洪渡过汴水,辗转到了谯县几经转折,然后才和曹操会师。

曹操攻占邺城后,曹洪迁居邺城。《隋图经》载:“曹洪宅南有景穆寺,西有石窦桥。”西晋左思在他最美的经典文章《三都赋》里,就提到石窦桥。郦道元在《水经·漳水注》中明确记载了石窦桥的位置:“石窦桥在宫东,其水流入南北里。”当年,那是邺城最显赫的桥梁,交通要道。

后来,曹操在邺城创建三台,并在三台之间创建宛若飞虹的两座拱桥,曹植在千古名篇《铜雀台赋》中写道:“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螮蝀。”说的就是连接金虎台和冰冻台的两座桥,宛若长空的彩虹。曹操还引漳水入邺城,建造石拱桥。曹植在《铜雀台赋》中还写道:“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两晋北朝时期,后赵石虎、北齐的高洋先后邺城创建了两座石拱桥。从此,开创了中国石拱桥建造的成功范例,并世代延续。因此,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至少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世代传承,不断发展。

二、   河北石家庄是大型敞肩式石拱桥建造技艺的发祥地

至晚在隋代,中国就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建造技艺。以赵州安济桥为代表的敞肩式石拱桥,是世界桥梁建筑的伟大经典,赵州李春等人创造的这类大型敞肩式石拱桥建造技艺,成为世界最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并在后世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在河北、在京津、在中国各地,陆续建造了一大批这类敞肩式石拱桥和其他样式的石拱桥。在河北有唐代创建的赵州永通桥、唐代栾城县明清桥、唐代广平府弘济桥、北宋井陉天威军桥、金代永定河卢沟桥等等,而北京的芦沟桥、河北的赵州桥,与福建的洛阳桥和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的直隶境内,敞肩式石拱桥广泛推广这种建筑技艺不断传承和创新,从涿州拒马河上的永济桥、献县的单桥、到北京城的金水桥、十七孔桥以及紫禁城大大小小的石拱桥,从通州的八里桥,到深泽县的广济桥、永年县的弘济桥,凝聚了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的精髓,谱写了中国大型石拱桥建造的完美历史。

在中国石拱桥建造发展的历史上,河北名师辈出,成为这种伟大技艺的杰出传承人。隋代有赵州李春创建安济桥,北宋有真定和尚怀丙,用奇巧工艺修复赵州安济桥。元代忽必烈委托河北名人刘秉忠创建元大都,曲阳石雕就与京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元大都的汉白玉石雕,大都出自曲阳艺人之手。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雕刻艺人。

杨琼(约1213---1278年),曲阳县阳平村人,从中统二年至至元年间,率5000余名石工,加入营建大都工程,领大都等路山场石局总管,还出任大都采石提举。元大都最著名的石拱桥周桥,就出自他的设计和技艺。杨琼在雕造此桥时,运用了圆雕、涂雕、高浮雕等多种刀法,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堪称元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故宫遗录》中记载,这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周桥下有四白石龙,擎戴(一作载)水中;甚壮,可见杨琼的创新奇特。明代的样式雷、清代的一大批曲阳石工,都是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的传承人。 

正因为有千万个杨琼这样的杰出传承人,所以石拱桥建造技艺,为元大都、明朝北京城、明十三陵、清王朝的东西陵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石拱桥建筑艺术。

清代康乾盛世,直隶河渠和交通要道、皇帝陵寝,陆续创建了众多大型石拱桥,建桥技艺进一步成熟,桥梁结构越来越规整,造型越来越精巧。衡水滏阳河上的安济桥、井陉天长镇绵蔓河的大石桥,都创建于清乾隆年间,都借鉴了赵州安济桥的建筑形式,衡水的安济桥石砌七孔,桥长116米,桥两侧各有60个石柱, 雄伟壮观而又精巧玲珑。井陉天长镇大石桥有11孔,长109米,宽六米,高八米。

这些不朽的建筑,是真实的历史,也是历史的艺术,凝聚着中国石拱桥建造智慧,名桥林立、千古经典,百代智慧,世代传承,这就是中国石拱桥建造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是一部用石头和智慧书写的史书。

我国的石拱桥建造技术明朝以后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中国明代福建高僧在长崎创建的眼镜桥。东京的日本桥始建于1603年,现今的日本桥是第19代,在19114月重建,是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鹿儿岛市甲突川上的石桥群,包括玉江桥、新上桥、西田桥、高丽桥、武之桥,创建于公元1845-1849年的江户时代末期,都带有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印记。 

三.   河北石家庄应发起石拱桥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

   鉴于河北省保存着世界最著名的石拱桥建筑,而且在各地城乡,世世代代活跃着一大批石拱桥建筑的传承人,因此,建议河北省启动申报石拱桥建造技艺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

第一,拍摄出版《中国石拱桥》大型纪录片和专著。

建议拨付专项资金伍佰万元,邀请著名纪录片编导、中国纪录片学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郭西昌执导拍摄《中国石拱桥》,并组织编著《中国石拱桥》的专著。以世界视角,彰显中国石拱桥技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郭西昌导演多年与我省多地合作,拍摄了大量精美纪录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了解河北、熟悉历史、精益求精,请郭导演执导纪录片拍摄,一定能在央视纪录片赢得好评,也为申遗奠定重要的资料基础。

第二,加快启动石拱桥建造技艺申遗工程。

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建立申遗机构,整理申遗资料,启动申遗工程,协调相关省市、自治区,寻访非遗的传承人。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履行申遗程序。

第三,加强对非遗工作的领导和学术研究。

   河北省有很多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最辉煌的历史。但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历代天灾人祸的浩劫,有些技艺已经失传,不过勤劳智慧的燕赵儿女,近年陆续恢复了定州缂丝、邢窑白瓷、易州古砚、松烟易墨等传统技艺,我们在组织讲述《燕赵传奇》500集广播节目的过程中,殚精竭虑挖掘这些珍贵的历史技艺,把河北在中国丝绸之路历史上创造的千年辉煌、河北人创建元大都、邢窑透影瓷、易州制墨、中山古酒等一一彰显出来,我们真诚希望,我省加强对这类伟大非遗项目的关注和扶持,使其从历史中复活重生,陆续成为河北的非遗项目,再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

以上建议,请领导审阅、批示。

作者简介:

梁勇,人文学者。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河北师大、河北经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纪录片学会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参与大型纪录片《古郡传奇》、《太行古陉》、《天下赵州》撰稿,兼任燕赵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北旅游发展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00集大型文化广播节目《燕赵传奇》总撰稿、主讲人。200集电视文化节目《石话实说》总撰稿、主讲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