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底古韵问策

(2014-05-05 15:56:56)
标签:

文化

分类: 谈古论今

2014513日星期四下午

没想到,因为我在《石话实说---100个村庄印记》讲了于底古镇,就和这个于底村结了缘。于底城中村改造项目论证会请我参加。后来开发商不断电话咨询。五一节下午,我风尘仆仆从井陉威州赶回来,为的是回来和中国房产超市网主编先生切磋于底项目策划。此前,这个策划团队找了我两天。一直开会。只好五一下午回来议论一下。

问:您出席了于底房地产项目的论证会,提出了很多保护村庄文化建议。您还有什么高见?

答:于底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做出文化特色、文化魅力,才有吸引力,上周开发商请我讨论村口牌坊改造的计划,遇到几位市内老板咨询买房。我多次强调,于底村必须留住文化的根脉,必须留住文化的记忆。因为这里关系到两个村子的根。栾城县小于底村就是洪灾时从这个于底搬走的,他们世代记着祖根。因此,必须给子孙后代留住祖根,留住文化的标志和根脉的记忆。不能仅仅停留在我讲的故事里,还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标志。所以,李氏家族的老宅子、永安桥、太平河、能留尽量的留住。这是城子村改造中保留村庄文化根脉最好的善德,也是开发商最应该有的高尚的文化修德。

问:能否从于底在石家庄文化中的地位展示这个项目的特色?

答:我觉得不妥。因为于底不像白佛口、东垣、振头、赵陵铺、岳村、石家庄,这些村庄在石家庄各个历史节点上,都有显赫的地位。于底不属于这类村庄。策划的最高境界是在整合资源基础上的创意,或者是创意建立在对资源整合基础上的智慧。扬长避短,昭彰特色,是策划的要旨。于底的长项不是之于石家庄城市的地位,而是在太平河文化、古驿道文化的地位,这是其长项。干么非要显摆在石家庄地位呢?古太平河、斯洨水的历史文化、古驿道的商旅文化足够显赫。

问:什么最能代表于底的文化?

答:美国著名建筑学家、城市形象理论家写过一本《城市意象》,就是通过什么元素先是自己的形象,就是我强调的文化特质。我给邢台市正在做城市形象文化策划,提炼文化品牌。于底的标志性景观文化符号,应该是:重胜寺、永安桥、老母阁、关帝庙这四座古典建筑。重胜寺改为虚云禅寺、永安桥这两座建筑,都保存基本完好,而且是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存。永安桥头的过街阁(供奉送子观音、也称老母阁)主要建筑构件还在,应该复建,文化标志之一。

关帝庙全国各村基本都有。但于底的关帝庙别具一格,她是太平河河道上一座独特建筑,巍峨宏伟。虽然建筑已经不存,但在于底人心中地位很高。也是于底人忠义、仁厚的精神象征。所以,可以通过萎缩景观再现关帝庙的昔日风采。

问:于底什么文化特色最突出?

答:古驿道、斯洨水(太平河)。古驿道和太平河的水,成就了于底的村名,也成就了于底古镇的繁荣。于底村百家百姓,移民古镇,仁厚、包容,上善若水,都是因为这河、这驿道,南北商贾、乞丐官吏、文人雅士,都看着这里宜居宜商宜业,于是五湖四海百家百姓都来了,所以这个村的姓氏最多,不排外,自古以和谐、仁厚、包容为品德。这就是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

问:我们正在策划于底项目的大型营销活动。我们想搞一个电子显示屏的签到,请嘉宾签到,展示出来。您有什么高见?

答:我在河北师大传播学院、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都讲过营销策划的讲座。也参与过不少企业文化、营销策划活动。我觉得策划活动最高要旨就是诉求的有效性和感召吸引力。

电子显示屏签到,这种形式不是有效诉求。媒体和购房者、专家,都不是来看签到电视展演的,如果把这个文化项目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打造的话,请专家、领导、业主签名,将来做成一面青铜签名墙,那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感召力了。我说过,举行活动很重要,而活动的诉求效果策划更重要,请什么人很重要,不能请什么人更重要。活动摆放什么东西很重要。但忌讳摆放什么东西更重要。楼盘的名号、雕塑很重要,但这其中的文化忌讳更重要。

如果于底这个项目能打造成一个经典的文化项目,就应该按照旅游思维策划项目,把永安桥、虚云禅寺、观音阁、李氏古宅和即将创建的于底文化园作为一个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把住宅区建设作为一个文化高雅的社区珍视。开发商如果敢于保证建筑质量和文化品位,就可以做一面青铜文化墙,让开发商、建筑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村委会和开业嘉宾、金牌业主郑重签上各自的名字,永远刻在这面墙上。这个签名的仪式,那就不同一般了。那就叫不朽。如果你们敢做到不朽,我就敢给你签名,让于底俸禄乡亲们永远留住这一页记忆。

问:用什么文化符号营造活动的氛围?

答:我想了东明家具老板孙双岐先生的智慧。在东明家具城门前的园林设计时,孙老板提出用传统文化的剪纸反映文化符号,映在绿树丛林中格外显赫。这种创意后来被河北省各地的园林和橱窗利用。还有藁城的宫灯中的走马灯。如果用剪纸、走马灯的形式,反映于底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标志,营造一种传统本土的视觉氛围。你们说的用丝弦作为音乐背景,很有地方特色,但缺少石家庄这座移民城市的普适性。因为这种活动的诉求对象不仅是村民。而丝弦毕竟不是城里石家庄人都喜欢并能听懂的戏剧。可以考虑更具普适性的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