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在河北3
(2013-09-15 19:26: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燕赵传奇·皇家文化 |
普及历史知识,再现真实历史。匡正历史伪说,还原历史本真。 这是我讲燕赵传奇的原则。
燕赵传奇·皇家文化·
昨天我们讲到刘秀一行走到安平县北涡村,相传遇到了一位圣姑仙女,给他引来东海的水,让他的将士喝了神水,躲过了刘接从蓟城派了的追兵。所以,刘秀后来当了皇帝,在安平城里扩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圣姑庙。
这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在古代老百姓永远希望得到一代明君,为百姓救苦救难,所以,遇到刘秀这样千古难得的一代英明君王,许多美好的故事,都愿意给他贴金。把西周时代的孝德美女也拉来帮助刘秀平定天下。那不过是百姓的美好愿望。而刘秀正好利用民间这些美好的精神财富,神化自己。所以,他当了皇帝扩建圣姑庙,难道是完全可能的。
刘秀读过滹沱河,继续奔走,寻找立足之地,这是千真万确的史实。所以关于圣姑指路的传奇故事,在史书中确实有正史版本。
《汉书·关武帝纪》记载,刘秀一行逃到下博城西,遇到了一位高人。
下博城在哪里?又遇到一位什么高人呢?
下博城,就在现在河北省深州市东南的下博镇。
这个地方是一座重要的城垣,关系到刘秀的生死存亡。
这座下博县城,战国时期就是中山国的城邑。后来被赵国占领,在这里铸造过下博的三孔布钱币。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时候设置下博县,属于信都国,就是冀州城。王莽时侯曾经给改名叫闰博县,更始帝又恢复了下博县名号。
刘秀的队伍到了下博县成,不敢进城,正不知所向时,遇到一位老伯站在树下。刘秀上前施礼,“请问老人家,如今这兵荒马乱的,何处可以安身啊?”老人家告诉他:“我知道你是大汉的大司马,不要到处奔波了,赶快奔信都吧。信都太守叫任光,这位任大人,坚决不肯归附邯郸王郎,等待大司马的到来。”
刘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任光在此。
任光是谁?为什么刘秀到处找他呢?信都又是何处呢?
信都是一个郡,郡城就是现在河北冀州。
刘秀一听说任光,这一下可找到救星了。刘秀一行终于看到了光明。
但是,细心的邓禹还是比较担心。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刘秀坚定地说:“不会的。如果真的是任光,那么我们有救了。”
为什么刘秀如此坚信呢?因为这位任光和他是故交同乡。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是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年轻的时候很忠厚,乡亲们都喜欢他。做过乡官和郡县吏。更始帝的军队到了他们家乡,看见这位公子穿的衣冠整洁,冠服光鲜,就让他推掉衣服,想抢了他的衣物杀了他。结果,当时刘縯的部将及时赶到,制止了杀人越货的行为。任光于是率众投奔了刘縯,被拜偏将军,参与了昆阳之战。
汉更始帝刘玄到了洛阳,杀了刘縯,就把刘縯的部将们分散派遣到各地,让任光到河北做了信都太守。
王郎自命为天子以后,河北许多郡国都归顺了王朗。而唯有任光不肯,他就和冀州城里的都尉李忠、县令万脩、等同心固守。王郎派了官吏带着檄文到信都来传伪皇帝的圣旨,结果被任光给杀了,并弃尸于市,并告诉老百姓说,不要信邯郸王朗的鬼话,那是一个骗子,伪皇帝。我们一定要等候大司马刘秀的到来。他还汇集了四千人精兵城守。并派人打探刘秀的行踪。
正在任光着急得不到刘秀消息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报!在下博城附近,发现一队人马,行装破烂,惨不忍睹,我们怀疑可能是大司马一行正在从寻找我们!”
任光一听,大喜过望,马上命令打开城门,跨马出城带领他的团队,向下博城飞驰而去。
果然找到了风雪中挣扎的刘秀的队伍,急忙引路,把刘秀请到信都城内,入住传舍。就是政府招待所里。刘秀总算在信都有了个立足之地,得到了尊重,结束了流亡生活,有了尊严地思考平定河北的战略。
刘秀就问任光任伯卿说:“咱们如今势单力薄,我想是不是你陪我一起到附近的山东,去找城头子路,说服他和他的队伍和咱们一起抗击王郎。你看可否?”
任光一听,急忙摇头说:“不可。”刘秀问:“为什么?”
“很简单,不安全,有风险,我决不会让你去冒这个险。”
这位城头子路是什么人,任光为什么认为是冒险呢?
原来,这位城头子路,是个山东东平人,名字叫爰曾,字子路,他和山东肥城的刘诩一起在卢城头起兵,所以人们都称他 “城头子路。”
他们两个率领这股队伍在黄河、济水之间四处掠夺,部众达二十多万。
刘秀等人拥立刘玄为汉更始以后,这位爰曾曾经派了信使归降,被更始帝刘玄拜为东莱郡太守,刘诩为济南太守,都行使大将军事。按照四个星的大将的待遇。
这是刘秀非常看好的一支队伍。但是,刘秀北上的这一年,爰曾被他的部将所杀,众推刘诩为主,更始封刘诩为助国侯,令他罢兵回到自己郡里去。任光知道他们的为人和那一群乌合之众的乱相,所以不敢让刘秀去冒险。
让任光这么一说,刘秀又凉了半截。 “可是,咱们兵力太少。怎么能与邯郸伪皇帝抗衡呢?”
任光胸有成竹地说:“兵力少不怕,我们可以招募快速部队,出攻旁边的这些县。如果他们不投降的,我们就任其四处掠夺。人贪财物,我们就借机给他们甜头,用我家的金钱珠宝收买他们,这样兵就可以招到了。”刘秀听了,深为感动,有这样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的亲兄弟,何愁灭不了王朗赖皮。
于是,刘秀利用更始帝给他的封号,以总参谋长的权利,拜任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令派一员将领领信都太守的职务,让任光带兵跟从自己出兵进攻周边的县城。任光很有文采,张贴了很多檄文说“:大司马刘公率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之众来到河北,征讨各部反贼。”
这时候,刘秀任光派的信使奔驰到巨鹿界,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辖区各县。官吏民众得到檄文,互相传告。终于盼到了希望。
刘秀和任光率领信都郡的将士们,在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进入堂阳界,就是现在的新河县地界,等到天黑了,任光命令骑兵各持火炬在城外飞奔,使火光弥漫在新河一带起起伏伏的平原之上,火光照耀天地,刘秀命令将士们擂鼓呐喊,惊天动地。守城的那些将士们看不出刘秀究竟带了多少人马,但是已经吓破了胆,所以,当夜城里就开门投降了。
十天之间,刘秀的兵力大盛,因而转攻其他的城邑,任光在回师途中,用同样的办法,攻占了贳县,就是今河北束鹿西南一座城垣。
这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另一位高人也出场了。他是谁?
我们先不告诉你。我们先到供奉他的一座神庙看看。
在著名的电视剧《大宅门》中,北京白家老号的白七爷。每年都要带上账房先生一起到河北著名的药都-安国,祭拜药王庙的药王爷,然后安国的中药市场才能开市。这个故事确实是真的。
在药都安国,有一座著名的药王庙,
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北宋拓址新建。庙门额上“药王庙”几个大字是清朝大学士刘塘题写的。整座建筑占地25亩,分四进院落和两个跨院一个广场,共17座单体建筑。庙前有两根铁铸造旗杆,庙内有药王墓、十大名医像、药王正殿、寝殿等,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纪念古代医圣的古建筑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在河北省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一处伟大的名胜。
这座药王庙里供奉的最显赫的药王,既不是传统的医药祖师孙思邈,也不是医圣张仲景,而是在刘秀走国时期,追随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河北名将邳彤。
而且在井陉、晋州等地,都有邳将爷庙,都把刘秀的这员大将邳彤作为医药神仙供奉。相传邳肜爱兵如子,不仅曾经亲自为士兵吸吮化脓的瘿疮,还在军中为军民施药治病。这些传说,与《后汉书·邳彤传》记载,很是相近。
史册中记载,邳彤,能文善武,为政清廉,精于医理,经常行医于民间,深得百姓拥戴,死后葬于安国南关。相传邳彤在宋朝“显灵”,为北宋皇帝梦中治愈了顽疾,所以为他立了这座规模很大的药王庙。那都是后话。
再说想当年,这位邳彤邳将爷,那可是河北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后汉书》有传,他就是信都人,也就是冀州人,他的父亲叫邳吉,曾经在西汉后期做过辽西太守,也是副军级干部。邳彤在王莽的新朝,也做过官,最初是和成郡的卒正,就是晋州城里的军官。当时的和成郡驻地是下曲阳,就是晋州城西鼓城村。
他是满腹文韬武略,在各路起义军反抗王莽新朝过程中,他归顺了更始帝的队伍,在平定王莽后,更始帝刘玄委任他任和城太守,就来到的下曲阳,就是晋州。
于是就和任光合兵一处,两郡合兵后,有人建议借助两郡兵力保护刘秀西还长安,占据半壁江山,与刘玄分庭抗礼。刘秀也没了主意。
而邳彤分析了全国的形势后指出:“
天下之民思汉久矣。明公您呢,正是汉室宗亲,今振臂一呼,天下无不响应。而王朗不过一介匹夫,骗子,集合一群乌合之众居然能威震燕赵;况明公奋二郡之兵,扬响应之威,以攻何城不克,以战何军不服!如今如果失此机会而避走长安,岂只失掉河北啊。如果主公要西归长安,一是必定会让三秦震惊,形势对明公非常不利。您的威名损堕实不足取。况且如果明公如无征伐河北之意,信都和和城的这些河北子弟兵也恐怕很难随君西去,这些河北子弟如果四处溃散。您西退长安的征途成败难料啊!”
刘秀闻听邳彤的分析之后,坚定了征讨王郎、平定河北的决心。于是,拜邳彤为后大将军,命邳率军出征,进攻依附于王朗郡县,邳彤相继收复堂阳,打败中山守军,占领和定州城。
正当邳彤南征北战出击之时,突然有王朗的信使给邳彤下战书来了。
邳彤结果王朗的战术一看,原来邳彤故里信都的守将忽然背叛了刘秀,而投降王朗,王朗大喜过望,急忙传令,给我把邳彤的全家老小全部抓起来,作为人质,送信给邳彤,告诉他:“降可封爵,否则灭族。”
这是对邳彤极大的打击,如果就此投降,一生的名节就此化为灰烬,对不起大司马刘公。如果不投降,全家老小性命难保啊。邳彤是出名的孝子,从小就以孝悌名扬乡里。如果抵抗,必将落下一个弃父母于不顾的恶名。
一代名将在这种生死抉择目前,大声痛哭。但是,他还是坚定的对信使说:“成就大事者岂能以私家而失国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刘公乃是天下明公,是黎民百姓未来的希望。大敌当前,我岂能为自家父子老小安全而苟且?”
他面向家乡的方向跪拜,磕了三个头:“爹爹,母亲,妻儿、叔伯,我邳彤对不起你们了。”说罢,戴孝出征,将士们看到邳彤的行动,无不感激痛苦,军情激愤,所谓哀兵必胜,果然,邳彤的将士英勇无比,斩杀王朗的部将,
好人必有好报,古今有之。就在邳彤戴孝出征的过程中,刘秀和任光的部将奇袭信都城,斩杀了背信弃义的叛将,保护了邳彤全家躲过一死,幸免于难。
到后来,刘秀的大军攻克邯郸、灭王郎之后,封邳彤为武义侯,刘秀在河北的高邑建立东汉之后的当年,也就是建武元年(公元25年),邳彤受封为灵寿侯,行大司空事。后为左曹侍中,常伴刘秀征战南北,屡立战功,至建武六年(公元30年)病逝。这是后话了。
由于邳彤曾经在刘秀征战河北的关键时期,为刘秀把握战局提出关键的建议,所以史称邳彤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
这位刘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就是现在河北省巨鹿县人。地方豪强大族。也是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自称西汉王室后裔。他乱世中在昌城拥兵自保。和弟弟刘喜、从兄刘歆等人率领宗族和各地的宾客,聚兵数千人,占据昌城县城。
打听到刘秀从蓟城北追击,而南奔,就开门迎接刘秀,。刘秀委任刘植为骁骑将军,刘喜、刘歆为偏将军,都给封为列侯。后来封刘植为昌城侯。可惜在征讨山东密县土匪的时候战死。刘秀又让弟弟刘喜代将植营,复为骁骑将军,封观津侯。刘喜死后,堂弟刘歆为骁骑将军,封浮阳侯。后来他们的孙子不老实,在永平十五年,他参与了楚王刘英谋反,被镇压了。
这位耿纯,也是一位历史名人,是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的开国元勋,而且是大忠大德的清官贤臣,后世为官的楷模,也被封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纯,字伯山,赵县东北宋城附近人士,当时那里是一座著名的城垣,叫宋子县。关于这座宋子城,我们在根脉文化中讲到商代宋姓起源的时候,说过他。战国时期是中山国的城垣,秦汉时期在这里设置宋子县。耿纯耿大将军就出生在这里。
在当年刘秀渡过黄河到达邯郸后,耿纯曾经亲自前去邯郸拜见,刘秀以礼相待。耿纯受感动。耿纯也亲眼看见刘秀的官属将校纪律严明,十分钦佩。当王郎赶刘秀时,耿纯率领宋子老家的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老弱有病者带着棺木投奔刘秀,坚定相随。刘秀感动的热泪盈眶。
刘秀拜耿纯为前将军。收降了宋子县,又进攻下曲阳,势力渐盛,至数万人。
但当时河北的郡国大多数还是归附王朗,耿纯唯恐他们家族的宗亲们万一怀有异心,他就寻思如何保证自己家族不出叛徒。于是他写出了一个办法,已解决宋子耿氏的后顾之忧。
这正是:
那么,他用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来保证宋子耿氏家族不出叛徒呢。我们明天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