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正定古城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标签:
转载 |
分类: 谈古论今 |
张国华老师带病坚持参加会议
浅谈正定古城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正定古城和正定新区周汉河的治理早就该列入议事日程,早在六七年前就曾经发文《揭开周汉河的黑盖子,再现碧水绕古城的胜景》,这篇博文曾经在正定网络界引发热议,相信周汉河随着新区建设和古城规划的实施会恢复一弯清流绕古城的美丽景象,但是也不能孤立于上游排污行业的整治之外,塑料再加工和板材制造以及正定城区生活排污不能都寄希望于暗渠的排泄,而是滹沱河北岸城乡产业布局、污水处理、管网设置的多层面规划和统筹,该河段部分为正定古城护城河,结合城墙保护适时启动护城河恢复工程意义重大。但愿周汉河河道的恢复不要再走民心河、太平河、滹沱河铜帮铁底的防渗措施,还是恢复自然水体自然河道的为好,所谓的防渗只能隔绝河道自然的水体净化能力,自然的驳岸,稍事雕琢的自然植被要远胜于千篇一律的水泥护坡河道的泛滥。
保护古城风貌是应该的,一刀切就有些问题了,也不知道瑞天大厦的大钟拆除了吗?正定城内控制建筑高度在二十年前就应该启动,恢复古城墙究竟要恢复到什么程度,是彻底改观还是维持现状,几座城门的恢复和维护就是个庞大的工程,沟通古城内外的几条主要道路与城墙的关系如何处理,城墙内缘外缘绿化缓冲区的规划建设,还有与周边村街民居、住宅单位以及既有景观的色彩、风格的协调问题。正定新区是正定的新区还是石家庄的新区,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城内居民的外迁安置,关系到正定的产业布局、城区发展和经济走向,古城与新区的路网、绿化、排水、热力以及产业的关系,还有与滹沱河南岸东垣故城历史文化的衔接与互补问题,避免互相争抢,避免互相拆台,树立大真定的意识。古城的保护开发一定会涉及到文物保护的紫线问题,是不可逾越还是可以商量,市区不伦不类的民生路近现代建筑保护和悬而未决的四合楼院复建的教训应该记取。
三年时间恢复正定古城“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格局,不仅仅是做个规划那么简单,实施起来会遇到相当的困难和问题,好在三年时间也不算太长,我们期待着能够看到一个够厚重、有品位、上档次,能够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北方千年古城的杰出范例的出现,三年也许我们能够完成基础性工作和框架性建设,那些真正体现河朔之根古城神韵的内涵和高水准的推介管理则需要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任何一座古城的保护与开发都需要持久的耐性,也需要决策者贯彻始终的韧性,而不会因为高层更迭改弦更张,领导如雨后春笋,像正定这样的古城却越来越具稀缺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就是功德无量。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张国华
河北省政协《乡音》杂志原主编王德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