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应河北省建设厅和邢台市农村风貌改善领导小组邀请,出席了在河北省建设厅召开的内丘县张麻村风貌整治规划论证会。会议由河北省规划大师邢天河支持,建设厅主管领导、助理巡视员桑卫京出席,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博导武廷海教授、省建设厅村镇处长封刚、副处长江云青、河北省城乡规划院院长杨文利等专家出席。对江苏省规划设计院提交的规划进行了论证,提出修改意见。
专家们肯定了规划的基本要素,针对农村改造的预算、可行性、民居风格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
我不是规划专家,但河北省境内的许多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和部分城乡建设规划,我曾经出席评审会,我考虑的是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而当今的城乡规划中最欠缺的恰恰是这方面的思维。
我肯定了这个规划的三个亮点:
一是发掘村庄历史文化,提炼出“绿果孝居”村庄文化特色。二是在村口设计村标有本土文化特色;三是把村庄的民居分为四种类型,因房制宜,进行改造。可行且有推广价值。
我也提议在宏观上补充两方面的元素:
一是补充村庄自然人文状况的资料,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
二是适当增加一些产业整合的基本规划思路。譬如种植林果,注册仁孝文化品牌,完善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的简单设施,发展乡村度假休闲和农产品购物。
另外,我对规划的修改完善提了若干建议:
1、村庄景观文化不宜泛化到每条街道,可以集中在主干道两侧,搞一些浮雕、墙体画。
2、推荐的新建民居形式要改。一定要符合当地文化本底的特色。第一种方案的屋顶飞檐不适合民居建筑形式,那是庙祠的形式。民居用这种犯忌讳。第二种方案大面积的白墙,仿照徽派建筑,不适合北方地区。北方扬尘较多,雨雪之后,白墙很容易脏。所以,还是应该以灰砖灰瓦为主。
3、应该在村庄改造中重视村庄家具的摆设,要把传统的石磨、石碾、碌碡等农业文明的一些摆设,充分收集利用,作为村庄家具的一部分。这一点,全省都应该重视。
4、水塔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文建筑,而且比较高,应该进行装修,打造成村庄景观标志。成为文化载体。
5、太阳能发电设备,要考虑配套除尘设备,不然北方冬季扬尘严重影响发点效率。
6、村民广场,除了举行公共活动的空间外,其他林地一定要重视微地形的起伏。提高绿化品位和景观美感。
7、村民服务中心应该一步到位,在主入口配置广电、监控设备。
8、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村庄改造试点中最最应该谋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就是村民的阴宅问题。对此我做了很多调研,建议在城镇附近的村庄改造中,应该试点创建村民祠堂式的家族墓地。下面为放置骨灰盒的家族墓地,上面为祠堂,供奉家谱。占地少,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符合现代城镇建设的趋势。看看如今大城市城中村的公墓之痒,省领导一定要想到,农村改造不仅要考虑活人的生活空间,一定要谋划好逝者的安葬空间。今日的疏忽,可能需要明日几倍几十倍的学费。
听听我的意见,真的没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