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拍摄石家庄博物馆收藏的井陉窑瓷器
石家庄市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光荣历史的博物馆,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了文化工作队,在动乱中征集了一批文物、图书,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迁到北京前,把大量的古迹善本书和文物留在石家庄。后来石家庄市成立文物保管所和图书馆,就把这些华北人民政府留下的宝贝分而置之。线状书和各类图书归存石家庄图书馆。而文物归存石家庄市博物馆。因此,石家庄市博物馆收藏者很多珍贵的文物,包括几百幅珍贵的名人字画真迹,还有一批瓷器珍品,其中就有井陉窑的唐代马鞍吹奏组俑、唐代白瓷执壶、唐代白瓷盖盒、唐代花口瓷钵、宋代剔画白瓷枕、梅花鹿白瓷枕等几件井陉窑的瓷器精品。
这些井陉窑的瓷器,制作精美,釉色光亮。

我们《太行古陉》摄制组,在总导演郭西昌带领下,今天到市博物馆拍摄这些井陉窑瓷器精品。我上周已经与博物馆馆长王谏先生联系好,等他从新疆回来,周一拍摄。
博物馆的朋友们非常给面子,安排很多工作人员给予积极协助。
我邀请了市博物馆书记王谏和收藏部的专家一起出镜,通过文博专家的口述,来揭示井陉窑的真正收藏价值。
纪录片总导演郭西昌先生设计的纪实情节就是,井陉窑文保所长杜先明在井陉窑秀林唐代井陉窑口遗址发现了两片花口钵残片。到市博物馆找王馆长和专家鉴定一下。于是,我和王馆长、卢馆长等一起进入博物馆的展室,分析对照瓷片与馆藏花口钵。
王馆长讲述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些精美瓷器,原来有很多,本来是井陉窑的藏品。但是由于当时对井陉窑瓷器的研究和认识不足,所以,很多博物馆都不标注“井陉窑”。如今,应该为井陉窑正名。
我出镜讲述:井陉窑秀林窑口是唐代的典型窑口,出土了典型的花口钵残片,这釉色、花口的形式都与馆藏的花口钵非常一致,只是器形大小有些差异。这充分证明馆藏的这件花口钵,就是唐代井陉窑的瓷器,反过来,也可以证明秀林的窑口就是唐代井陉窑鼎盛时期的瓷窑遗址。
在市博物馆,我看到了高仿的馆藏古代名人字画精品展览。我看到了梁清标写给亲家郝浴的一帧七律二首诗作。字迹很美,意境很好。而且这帧梁清标手书的诗作,记录了他的亲家定州名臣郝浴的传奇故事。我准备在河北广播电台《燕赵传奇》节目中讲述这段故事,展示历史的传奇和人物命运与国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