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四羊方尊身世之争后思
(2013-04-15 22:23:28)
标签:
转载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明确记载:赵云“常山真定人也”,而不是小说中“常山赵子龙”。戏剧小说与正史不是一回事。临城、元氏、正定,关于赵云故里之争时,有国内30多家媒体记者要采访我。我都拒绝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在争论学术,而是看小说和看戏的人在说戏。我如果边个态。我就是精神病院的精神病。
四羊方尊身世已过近两月,终无定音,是以皆无铁之证据证其所有,而由此所思,却不可止也!
失落的文明失落到何时?
沙丘平台,曾经的五代帝都,帝辛(商纣王)失国、主父(赵武灵王)丧命、始皇驾崩之地,演绎了多少曲更运神州的事件,然而这座古平台,至今依旧静静地屹立于河北广宗城北。在其周围,大大小小的商朝遗迹数不胜数,且考古发掘者颇多,而古沙丘,虽人所共知其历史浩荡,却依旧静静沉睡,农人闲聊时甚至可以掘走一锨土……
古老的沙丘平台自秦后便久久地沉睡,史学家面之而泣,盗墓者却闻声即喜,两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泣文而去,又有多少盗墓者满载而归。歌声而至,沙丘平台悲声和之,而歌者歌毕痛哭而去,沙丘平台盼之而终无果;盗声而响,沙丘平台惧声嘶肺,而盗者入之而尽取其宝,沙丘平台望之而独留恨。
民国时期的四羊四龙尊至今何处?沙丘盼之,众人盼之而无人知之。如此亦罢矣,何故周遭兄弟皆现身而无人问津沙丘?至有四羊方尊身世之争后而广宗王陵之为盗,沙丘平台之命运忧到何时?
文明之失落众所不欲,敦煌之学众人哀之而国人徒见欺,今沙丘平台之文明众人知之而何不救之?乃京师小儿墓亦谓之国宝而圈地以待游客,盖其富也!沙丘之贫贫之真国宝真文明而随意流失之而国家竟不顾!真“富”于斯乎?真贫于斯乎?盖重理而轻文、重富而轻贫者是也!
文明之失落众人哀之,众人哀之而不救之,亦使后人而复哀我辈也!
四羊方尊身世重重地击了湖南网友一拳,引发湖南不少网友厉声喝骂,在此沙丘(作者自谓)不论,论者盖学术不严谨之风。
有网友质疑,沙丘故地历两三千年经黄河泛滥,古沙丘早就深深地被掩埋于地下,然而广宗竟然还自称沙丘平台遗址还存在并且高于今地平面一米多,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对于这则质疑,沙丘需要说明的是,据河北广宗大平台村玉皇庙碑记载:“沙丘宫毁后成丘,高数丈,方一二里”。这就是秦汉及其以后所说的沙丘平台(之前称沙丘台)。“高数丈”当不低于六米,具体多高,据近期考古古沙丘地平面已在今地下七到九米,所以沙丘平台高当在十米左右,这恰符合“高数丈”的历史记载。
该网友还质疑说邢台人把李唐祖籍也研究成在邢台,据此该网友不仅斥邢台学术不严谨,还引发众网友将邢台与韩国相提并论,以讽邢台学术之不正。
在此沙丘想请该网友以及和之者查阅唐祖陵相关资料。至于李唐祖籍在邢证据有三:一、 陈寅恪先生在考证了大量资料后认为唐祖当在赵州一带,而唐祖陵所在地恰在唐朝的邢州与赵州之界偏赵州界内;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祖陵的考古证据是为铁证,且唐祖陵的名称不是邢台人的一厢情愿,而恰是唐高祖李渊确立埋葬于今唐祖陵的李熙和李天赐为李唐始祖并追为公和王,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修建祖陵,换句话说,李唐祖籍邢台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承认的,所以绝不是邢台的一厢情愿;三、唐的国号恰是因李渊的爷爷李虎功大而北周皇帝以其故里是唐尧之地所追封,由于亦可见李唐祖地。
在此拜求各位网友,四羊方尊身世乃是学术问题,需要客观看待,决不可主观意气,毁誉伤身!
近年来河北学者参与的学术之争
正如湖南网友质疑广宗在炒作四羊方尊身世一样,有不少时候学术之争恰是由炒作而起,但无论如何炒作,最终都归由学术定论(当然,此次四羊方尊身世前期主要是湖南媒体《潇湘晨报》所报道,并且报道多不利于广宗方,尤其是《四羊方尊身世至此已至总结陈词时》一文足见四羊方尊身世决非广宗方的炒作,此为题外话,但也需说明)。
曹操墓
关于曹操墓的争论当是近年河北学者参与最激烈的一次学术争论,该争论起由河南安阳发现一大型汉末三国时期古墓,河南学者认为当是曹操墓,而引起河北方大为震动,“南北”双方战由此起。
关于曹操墓,虽然一直为史学家所垂慕,但墓地究竟何处向来无人知晓,而依据史料记载推测当在河北与河南交界处偏向河北临漳一侧,但这毕竟只是推测,在没有发现曹操墓之前怕难下定论,河南安阳忽现同时代大型古墓,并且地点也和记载颇似,当然会引起兴奋。
临漳,古邺地,安阳,中国第六大古都,两处古都都曾多次演绎神州命运之史,但由于古邺地与古安阳相距较近,两地之间的历史事件往往引起两地争夺,从而引起两省学者“大战”,曹操墓,便是其中的一次“鏖战”,最终该墓被认定为夏侯氏墓,自此名义上是河北胜了,但其实“南北”双方都没赢,因为曹操墓并不会因本次论战而现身某处——其所在何处依旧是迷!
赵云故里、
赵云,原本常山(今河北元氏县)人,然而文革期间彻底捣毁了赵云墓,使得今天我们听到常山赵子龙多以其是正定人(晋之常山在河北正定),而河北临城再出土古石碑说赵云乃临城人,于是正定和临城展开多次论战,甚至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证据,而哭泣的汉常山(在今河北元氏故城)故地虽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依旧颇受冷落。
至今临城和正定还在争论赵云故里,甚至新版《三国》也以赵云自云正定人,然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临城终究拿不出资金来保卫赵云故里,而正定则有子龙公园和赵云庙等,然而可笑的是正定也承认自己只是晋之常山郡而非汉之常山郡,正定也认为汉之常山在元氏,三国之常山在石家庄北二环外,然而正定却总认为汉之常山赵子龙乃正定人(当然,正定也属常山郡)。
然而元氏不知何故却始终很低调,是因为证据被毁了吗?那李牧之争呢?为何也如此低调?
还历史一个真相,赵云墓我们当如何还?正如四羊四龙尊照片也在文革时丢失一样!
女娲尸
2012年夏,山西某县官员声称在该县发现女娲尸体引起轩然大波。众所周知,娲皇宫在河北涉县,即使如此河北也未有任何官方或学者声称女娲尸、墓等,所以此次女娲尸事件后该官员便自行道歉,此事件草草而来,又草草而去,盖十足地炒作。
另赵氏孤儿亦有河北邢台、河北井陉、山西盂县等多地的争论,因《赵氏孤儿》电影而暂以盂县为上峰;魏征亦有河北晋州说、河北馆陶说、河北平乡说和河北巨鹿说等;张果老有河北广宗说、甘肃两当说、山西交城说等。
争论还很多,真相只有一个,以学术的眼光来争论,摒弃谩骂的泼妇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