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雷人回复反映了对民权利的冷漠
(2013-03-26 16:21: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新闻评论 |
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马鞍山政府网站
居民利用政府网站论坛反映加工厂使用陈稻且环境堪忧,工作人员却“百度一下”传授市民如何区分新稻陈稻。该县政府办负责人解释说,“是新来的工作人员,不太了解网络市民问政的处理渠道,又出于热心,所以先通过网上了解的内容作了解答。”(3月21日中安在线)
政府网站论坛,本来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与民互动的一个窗口,是网络时代与民互动的一个很好的渠道,但很多地方政府网站往往成为了一个摆设,一些所谓的市长信箱、县长信箱,是以应付民众的一种形式,市县领导从来不互动。
因此,出现了“格式化回复”、“神仙回复”、“机器人回复”怪异现象,成了响应电子政务的应景之作,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导致百姓的不信任,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如今又出现了“百度回复”,回复成了应付。
从主观上说,这种现象还是公共权利部门对公民呼声的应付。
从客观上说,政府网站管理缺少规范,缺少约束和监管
从机制上看,公共行政标准化和首问责任制推进艰难。
我是国内最早呼吁公共行政标准化的学者,十多年了一直呼吁通过公共行政标准化实现政府精细化管理,提高政府效能、效率和责任意识。
而目前我国公共行政领域频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和机构设置的随意性,不断证明中国的公共行政标准化任重而道远,公共行政领域的问题多多。
因此,我再次重申,解决中国公共行政领域诸多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政府管理标准化,以此做到及时处理公众诉求,建立问责机制,使网站真正成为畅通诉求的渠道,维护政府的形象,重塑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