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云港云台山——大桅尖传说及山海美景

(2012-06-29 14:16:32)
标签:

连云港云台山

四面环海

大桅尖

山海大观

杂谈

分类: 旅游

站在大桅尖山顶,一眼望去,前三岛、东西连岛、连云港区、西大堤、连云城区等风光尽收眼底。那巍巍的群山连绵起伏,蔚蓝的大海碧波万顷,港区里,各种船只来往如梭,白色的海鸥在天空中翱翔,西大堤如同一条海上玉带,真是风景如画啊!

 

云台高峰大桅尖传说:从前,大海上住着张家父子,长年累月以弄船为生。父子两人不怕风浪,勤俭节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儿子到了成亲的岁数,说上了一门亲事,这年腊月下了聘礼,单等来年春天盖两间草屋,就把媳妇娶过门。   过了年,父子两一合计,盖屋的钱还差不少,便决定连天赶夜出海捕鱼捞虾,把钱凑足了,再动手盖房。   这一天,父子俩出了海,头几网就兴旺,网网都是两三尺长的大马鲛,父子俩满心欢喜,直到天黑鱼已满舱了还不肯收网。

太阳下了山,天上起了云,跟着就刮起了大风,海浪把船往岸边冲。连舵都把不住,离岸约莫二、三十里的时候,突然“喀嚓”一声响,船底撞上了暗礁,破了个大窟窿,直往下沉,转眼之间,船就沉没了。   张家父子抱着一块破船板在浪中颠荡,正要往岸上游,父亲忽然说:“儿啊,我们若是游走了,谁知这里的水下藏着暗山,日后过往船只,不是还会遭殃吗?”  儿子点头称是,但也想不出好主意,好生为难。父亲“呼隆”沉入船底,过了一阵钻出水面说:“我们船的大桅尖离水面不到一人高,儿啊,若要让渔民不遭殃,我们钻到水底把它顶起来,大桅尖露出水面,过往的渔船看见了,就可以绕道而行了。”儿子点点头,同意父亲的说法,但又犹豫,只是十分挂念没过门的媳妇,怕她难过,承受不住。父亲对儿子说:“姑娘日后知道了,只要她一望到海,就会看见我们父子托起的大桅尖,她一定佩服你的。”   父子俩一商定,赶忙沉到水底,把船托了起来,从此,大桅尖高高露出了水面,救了无数过往船只。又过了多少年,大桅尖慢慢化作一座山峰,高入云端,这就是云台山的第二高峰——大桅尖。

 

自古以来大桅尖就是观望大海的极佳之地,登临其上,日新月异的港口景象一览无遗。大桅尖海拔 605.4,在没有科学测量仪器的古代,一直被认为是云台山的最高峰。在古人看来,云台山四面环海,就像海上一艘劈波斩浪的巨舟,高耸入云的山峰恰似高高的桅杆直刺蓝天,“桅尖”之名即由此而来。大桅尖共有三座山峰,分别叫大桅尖、二桅尖、三桅尖,它们相距不远,呈三角形排列,而从连云港向南望去,三座桅尖则一字排开,气势巍峨壮观,清朝诗人唐昆基曾经赞道:“仙人船入古云台,百尺桅尖海上来。云起峰腰惊舵转,霞飞石角讶帆开。三山欲引风樯势,半壁真须砥柱才。拟趁春潮夸破浪,成连一曲重徘徊”。

 http://s11/middle/a9a8e798nc396781c01ea&690

http://s4/middle/a9a8e798nc3966fc0a563&690

http://s1/middle/a9a8e798nc39681a4ae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