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2019-11-01 16:13:52)
  10.10,洛扎县—拉康镇卡久寺—勒布沟。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途中翻越数个五千米左右的高山。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途中翻越数个五千米左右的高山。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前院
   洛扎县卡久寺全称吉祥隐修院,公元1570年所建,位于洛扎县拉康镇背后名为佳普晋的云雾缭绕的山巅上,距县城75公里,海拔4019米。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四周群山郁郁葱葱,原始森林植被丰富,远看卡久寺如同空中楼阁。置身于卡久寺,四周忽而云雾升腾、云海涌波,忽而又云开雾散晴空方里,漫步其间就如同神仙漫步云海,时而享受着天降甘霖,时而又沐浴着明媚阳光,彩云、彩虹也经常相伴随行。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经堂

 卡久寺是公元七世纪莲花生大师闭关七年之久的修行之地, 是宁玛派重要隐修胜地之一。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壁画
    卡久寺寺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岩石像胜乐金刚腾飞天空,从岩石的缝隙中流下清泉,因此得名卡久寺在藏语中是指岩石或城堡,这里指岩石。在藏语中是指水。另一种说法是:如白色水晶堆积的雪山,向四方流下如牛奶般的八股甘泉,直流下到钦天母之山,因此得名卡久。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灵塔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是莲花生大师五大隐修圣地之一,主供佛为朗开宁布,隶属宁玛派,是历代努氏朗开宁布活佛学习佛教经典、研修藏传佛教密宗教义、潜心修行的祖寺。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2007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莲花生大师
     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相传莲花生大师为普度众生,让佛法与世长存,在卡久修行法洞周围埋藏了许多珍贵佛教经典遗教及稀世珍宝,还亲自修建并加持佛塔。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宗喀巴大师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大经堂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大经堂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释迦牟尼佛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大经堂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有一位僧人边敲鼓边诵经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悬挂在大经堂二楼的唐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悬挂在大经堂二楼的唐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悬挂在大经堂二楼的唐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悬挂在大经堂二楼的唐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壁画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灵塔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大经堂挂的胜利幢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二楼的经书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金顶胜利幢
     置身于卡久寺,四周忽而云雾升腾、云海涌波,忽而又云开雾散晴空方里。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金顶胜利幢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金色法轮和卧鹿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金顶
     漫步卡久寺就如同神仙漫步云海,时而享受着天降甘霖,时而又沐浴着明媚阳光,彩云、彩虹也经常相伴随行。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弟弟在卡久寺金顶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我在卡久寺金顶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僧人敲锣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卡久寺四周群山郁郁葱葱,原始森林植被丰富。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在金顶俯瞰山谷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牦牛头骨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漫山遍野的黄叶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漫山遍野的黄叶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一片金色的树林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古碉楼

从洛扎到措美,是一条九曲回肠的大峡谷,道路狭窄,起起伏伏,十分险峻,周围散落着众多古碉,它自洛扎县城的朵宗遗址起构建了一条古碉景观长廊。特别是边巴乡麦秀和色乡曲许保留的碉楼数量众多且密集,游人称之为千碉之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颇具规模的古堡—— 洛扎杰顿珠宗遗址
   杰顿珠宗遗址坐落于边巴乡杰麦村西南侧悬崖上,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杰顿珠宗的建筑风格独特,右侧悬崖上设有高达60米的提水通道,城墙碉堡相互衔接。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洛扎杰顿珠宗遗址

   在险峻的峡谷中错落有致的分布着一座座碉楼,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谷中,有的在山崖中它们从险峰峻岭中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的田野和绿色的林木覆盖着地面,层层山峦之间,一座座石碉楼排列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洛扎杰顿珠宗遗址   

古碉楼建筑结构独特雄壮,但建筑年代不详,据传说清代准噶尔入侵西藏时,社会动荡不安,为防卫敌侵和防盗而建。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途中景色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路狭窄,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坑坑洼洼。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洛扎全县境内古碉楼大大小小共有540多处,从吐番时期到帕竹时期的建筑都有,分别代表着古代西藏各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和文化,在西藏古代文化史,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2007年洛扎古碉楼群被西藏自治区政府公布为第四批西藏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荒原上的石堆成为人们建筑房屋的主材,因此藏族先民用石块石片垒砌出方形、上窄下宽、平顶、3-4层高、高层有窗的房子,因形似碉堡而得名碉楼。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洛扎县以峡谷地貌为主,被称为南部大峡谷,此地山石碎块众多,且高山林立,碉楼大都就地取材,用石块堆砌而成,施工精巧,适应了当地险要的地势,它们有的屹立在悬崖峭壁,有的矗立在孤山陡峰上

当地人的先辈把这些石房子称为卡尔宗,意思是哨卡。也有人说,吐蕃王朝凋敝后,地方政治势力对西藏进行了瓜分,此时社会秩序极不稳定,藏族先民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修建了碉楼,碉楼的功能有瞭望、储备、躲避、防守等多种功能。低一点的可以屯兵住人,高的碉楼是哨卡。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除了朵宗遗址、杰顿珠宗遗址两处比较著名的碉楼外,洛扎县各乡镇均有碉楼。最高的碉楼有79层,楼体皆用石料砌成,形状呈正方形,最底层正面有一小门,每层有木梯可供上下,每层四面有小窗口,楼内备有柴、粮,有的最底层还修有一眼泉水。并备有石头,遇战争或强盗时居民藏入楼内,从射孔中射箭扔石头,易守难攻。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有点像云南的土林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苍凉的土林搭配着绿色的庄稼和金色的树林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从洛扎县到勒布沟,经过数个检查站,检查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边境通行证。照片上方是几个利用风力的转经筒。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途中翻越数座海拔五千米左右的高山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色彩和结构奇异的山体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色彩和结构奇异的山体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这么一大群羊只有一个牧人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这么一大群羊只有一个牧人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远远看到一个海子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拉近看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经平整的202省道向海子进发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碧蓝色的海子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经查看旅游区地图,叫拿日雍措。
川、青、藏、滇自驾游日记之十八,10.10,D17,卡久寺、古碉楼群、拿日雍措。

                        对岸的雪山,碧蓝的湖水,白色的浪,美极了。
   到错那县5点左右,弟弟打听到到勒布沟只有几十公里,天黑能赶到。便决定不在错那县住宿,直奔勒布沟。
   从错那县城出发,往南偏西,走二、三十公里,翻过海拔 4500米的波拉山口就进入勒布沟的盘山公路。从海拔4500米的山口下到2800米的勒布沟底,垂直落差有1700米,据说180度的弯有100多处,刺激得很。
   这条盘山公路从沟顶蜿蜒盘旋到沟底,犹如一条银带在青山间飞舞。在短短几十公里的路途中,从高寒的世界屋脊,陡降到亚热带的湿润地区,从荒凉走向郁郁葱葱,从高原走进原始森林,让人领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风景。
   盘山公路走了大半,三岔路口往右到吉布门巴族乡,天还没有全黑,打听到三岔路口往左到勒布沟景区麻玛门巴民族乡有住宿的地方。于是调头继续下坡去麻玛乡,此时天已全黑。
   根据路边宾馆的招牌联系上住宿,条件不错,因是淡季,只有我们两辆车。在客房里摆出带来的食物,有午餐肉、盐水鸭、拌黄瓜、花生、方便面、面包等,喝点小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