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7日自驾游——泉州浔埔村蚵壳厝

(2017-10-02 16:40:18)

9.8,游泉州浔埔村。

福建泉州的蟳埔村位于的入海口,海中的牡蛎肉质美味,壳则可充当建筑材料。牡蛎当地称""或"",用它建造的房屋被称为"蚵壳厝"或"蚝壳厝"。沿海一带的海风带有盐分,红砖易受腐蚀,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也不渗水,闽南俗话所称"千年砖,万年蚵"。http://s7/mw690/0036BHnKzy7eH9rGeLYd6&690

蚵壳厝自明末清初从形成、发展到衰落,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蚵壳厝建筑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丰富的美学、工艺学知识,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产物,见证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http://s6/mw690/0036BHnKzy7eH9CsL4N05&690


浔埔村蚵壳厝

泉州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乃房屋之意,就是海蛎)

http://s12/mw690/0036BHnKzy7eH9Ef80Pfb&690


浔埔村蚵壳厝

泉州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http://s2/mw690/0036BHnKzy7eH9FcyIh11&690

                     与手机比照,可知蚵壳大小。
http://s3/mw690/0036BHnKzy7eH9Hs0KKc2&690

蟳埔村蚵壳厝

"蚵壳厝"闽南建筑的一大奇观,其中以蟳埔社区最为集中。近年来,这些记载着泉州辉煌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灿烂文化的"蚵壳厝",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尤其是泉州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后,更有不少海内外宾客来到泉州,观赏"蚵壳厝",品味"海丝文化" 

http://s1/mw690/0036BHnKzy7eH9U1PW0f0&690

http://s9/mw690/0036BHnKzy7eH9Iu612c8&690

蟳埔村蚵壳厝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从这里开始的海上贸易活动给泉州和世界在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建筑风格上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蚵壳厝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

蟳埔村蚵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蟳埔村蚵壳厝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专家考证:此种蚵种产于非洲东海岸。当时,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起航,沿着闽南沿海航行到达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然后再到北岸卸货。返航的时候,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形成空船,重心不稳则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后就堆放在浔埔海边。元末明初,富裕之地泉州,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曾数度遭遇劫难,先民因无力重建新房子,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蚵壳厝。

http://s14/mw690/0036BHnKzy7eH9JDMPr6d&690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是闽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观。蟳埔女是蟳埔村世代辛劳的女性群体。

http://s14/mw690/0036BHnKzy7eH9JZsrXbd&690

她们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蟳埔人靠海为生,以渔业为主。妈祖是这里民间最信奉的神,已远播海外,成为国际的"航海女神"

http://s9/mw690/0036BHnKzy7eH9Mfrkc78&690

挖牡蛎肉

http://s13/mw690/0036BHnKzy7eH9NQAwY9c&690

蟳埔女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蟳埔女的诸多奇俗民情值得探索。蟳埔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颇具挖掘、整理、研究价值。正是有着和蟳埔女一样踏实肯干的泉州先民,充满智慧的蚵壳厝才能被发明并且流传保存至今

http://s16/mw690/0036BHnKzy7eH9QGhUb6f&690

浔埔古村

http://s15/mw690/0036BHnKzy7eH9RBFeede&690

        步入一间老屋

http://s10/mw690/0036BHnKzy7eH9SzKzL49&690

早已人去楼空

http://s6/mw690/0036BHnKzy7eH9VGB2l05&690

古榕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http://s16/mw690/0036BHnKzy7eH9XZC0f0f&690

破败的院落

http://s2/mw690/0036BHnKzy7eH9Z9RaF91&690

        断壁残垣揭示了蚵壳厝的建造原理

http://s15/mw690/0036BHnKzy7eHa1gtpIbe&690

即将倾倒的蚵壳厝旁竖起了四层楼房

http://s3/mw690/0036BHnKzy7eHa31BgS52&690

先民曾在如此低矮的蚵壳厝中生活

http://s7/mw690/0036BHnKzy7eHa491Bk86&690

这是新建的蚵壳厝

蚵壳厝主要特色在于蚵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那一堵堵的蚵壳如片片鱼鳞,十分好看。

http://s10/mw690/0036BHnKzy7eHa5UNn369&690

新建的蚵壳厝——陈氏祖宅

"蚵壳厝"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手艺活,要考虑房屋的坐向、是祖(祖屋)还是民居等因素。师傅还要按照主人家的意见,根据外墙的大小,处在哪一位置,用什么形式建造等进行一系列设计,然后再对蚵壳进行筛选,分出上盖、下臼,大和小,再清洗干净。砌墙只需要用土,不管是山上的、田里的都可以,只要有黏性,把蚵壳一只一只叠好,就能把墙壁装饰得很好看。砌蚵壳需要精湛的手艺。精明老练的师傅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在砌时,凹的一面向下,第一个叠好,另一个要叠在前一个的一半,如此这样,一个叠一个,同时要和内壁一起砌,内外交叉,避免蚵壳脱落。"蚵壳厝"的墙壁厚度一般有36厘米,现在用条石、机砖砌的墙壁厚度大概在12厘米—24厘米。用蚵壳盖的房子,雨水不会泼进屋里,而且冬暖夏凉。

http://s6/mw690/0036BHnKzy7eHa94R9z15&690

           新建的蚵壳厝——陈氏祖宅

"蚵壳厝"蚵壳的装饰部位一般有以下四种:一、地基以上,四周砌红砖框,整堵墙均嵌以白色蚵壳。这种"蚵壳厝"墙体如片片鱼鳞的蚵壳,构筑错落有致、简朴大方,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二、"出砖入石"式,在地基以上,砌成"《《《"形条石或乱石至窗底下,墙角用方石砌柱,然后配以红砖方框,再饰以蚵壳至"鸟踏"下,这种形式具有实用性外,还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三、"鸟踏"以上,屋檐以下的三角区,嵌饰蚵壳,有的还用红砖砌圆窗,这种属于现代建筑。四、用"条石"砌墙体至窗底下,再用红砖砌成窗,然后以蚵壳装饰"蚵壳厝",在"鸟踏"下红白相间,鲜艳夺目。不仅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和工艺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http://s4/mw690/0036BHnKzy7eHab0I9513&690

新建的蚵壳厝——陈氏祖宅

2002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亨利来泉州沿海考察,指出在西欧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曾见过类似的"蚵壳厝"。可见,泉州先民可能把对外贸易扩展到地中海沿岸。据蟳埔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黄荣辉介绍,去年,一位中山大学研究贝类的教授来到泉州,带回一部分牡蛎壳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牡蛎壳来自东南亚沿海海岸,这再次印证了泉州先民与东南亚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

    游览完浔埔村蚵壳厝即去连城培田村,参观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