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师陈京生
浙师陈京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30
  • 关注人气: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玉皇山

(2016-03-11 11:36:42)
标签:

游记

2016.2.29。早上7点出门,坐公交到吴山广场,步行向万松林进发。http://s11/mw690/0036BHnKgy701FhPwTg7a&690

       从南山路向左拐到万松岭路上坡,翻过万松岭可达钱塘江。50年代这里是田地、池塘。我家住在劳动路,步行到这里不过20分钟,因此我们常到附近来玩。在小沟里捉螃蟹,摘毛桃。最冒险的是爬卡车。那时是砂石路,卡车性能差,爬坡也慢,很容易爬上去,到坡顶后再跳下。有一次跳迟了,卡车下坡越来越快,赶紧跳下,差点摔伤。
http://s11/mw690/0036BHnKgy701FmXvvAca&690

                                           这个烈士公园是后来修的
http://s7/mw690/0036BHnKgy701Fnvibsa6&690

                                               万松书院也是后来修的
http://s15/mw690/0036BHnKgy701Fod6CWbe&690

                                                            节义亭也是
http://s14/mw690/0036BHnKgy701FoXztz7d&690

        此碑文前有一白话文,说嘉庆年间有个叫崔升的携妻来杭,穷困潦倒。有人劝其妻陈氏改嫁,陈氏不同意,与夫同时自杀。钱塘令哀而葬之,并立碑亭。
http://s10/mw690/0036BHnKgy701FpEfDX59&690

        从节义亭右侧步行道上山,可抵玉皇山。读小学时少先队有一活动,即每年春天上山采马尾松和青冈树的种子:松果和麻栎果,供植树造林用。有一次我看到树上有一鸟窝,爬上去要掏时,下面同学喊:“会不会有蛇?”便用竹竿将鸟窝捅下来。结果在鸟窝里发爬出4只没睁眼的小松鼠。带回家后留了两只,两只被父母的同事带去喂。由于没有经验,用米粉加奶粉调成糊喂,造成消化不良,小松鼠肚子胀得鼓鼓的,死了!流着泪给它们在院子里做了个小小坟。父母同事带走的两只小松鼠也遭到同样的厄运。
http://s16/mw690/0036BHnKgy701FqqImbff&690

     从万松岭到玉皇山原是一条沿山脊蜿蜒的小路,现已修成平整的石板路。记得有次在这里迷了路,差点误了回金华的火车。
    

杭州是吴越国的西都,都城在凤凰山麓,后来南宋定都于此,更名临安。吴越国五位国王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大名鼎鼎的雷峰塔、灵隐寺经幢、六和塔等均为那时遗存。玉皇山上还有着不少吴越国遗存。

 玉皇山位于西湖南面,海拔二百多米,史称"万山之祖"玉皇山唐代取名玉柱峰,五代改名育王山相传五代吴越国王钱曾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的舍利置放山,故名宋代后,又名玉龙山、龙山、天真山等明代创建福星观,开始供奉玉皇大帝,始名玉皇山山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荟萃,有六十四景之称山顶除福星观外,新建登云阁,江湖一览亭;尚存南宋的白玉蟾井、天一池、日月池山腰有紫来洞、七星缸以及慈云洞、五代石刻等景点 http://s15/mw690/0036BHnKgy701FrdSiiae&690


                                          新立的指路牌让游人一目了然
   
    玉皇山巍峨挺拔,风起云涌之时,轻雾细雨扑面而来,但见耳边轻风徐徐,眼前一片江天浩瀚,在山顶便可享受“临镜映西子,听涛倚钱塘”之乐。玉皇宫曾经是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真武殿、大罗宝殿、三清殿等至今仍能让人回想玉皇山的宗教景观。玉皇山上树多林杂,一年四季山色不同。春天,开满山的野杜鹃,一丛丛,一片片,仿佛是绯红的云霞飘游在绿色的山林;夏日,山更深,林更幽,秋天,绿色还没褪尽,红叶就接踵而来;冬日,满山雪树,远远望去,宛若白云铺盖。倘若遇到几丝细雨,抬头一看,却又全无雨信,无影踪的烟云岚气在飘忽。从山腰望去,八卦四景尽收眼底,实有一眼见穿之感,凭栏远眺,浩渺的钱塘江、巍巍的六和塔,伴着松声竹韵,如登仙台,似驾云涛。堪称登玉皇山揽胜的一大奇观。 http://s6/mw690/0036BHnKgy701FrQCPz45&690

           从凤凰山下来钻过这株百年老藤就是上玉皇山的大路,可省掉10元门票费。http://s5/mw690/0036BHnKgy703vYjpgU84&690

                                  看看我挂在藤上的拐杖,就可知这根藤有多粗!

http://s16/mw690/0036BHnKgy7056MLISzef&690

http://s13/mw690/0036BHnKgy7056NgB1aec&690
                
                                              老玉皇宫
     
老玉皇宫在玉皇山和凤凰山间的垭口处,供奉玉皇大帝,香火颇盛,宫殿选址颇为考究,格局相当气派。 http://s8/mw690/0036BHnKgy7057jCglxd7&690

                                
 老玉皇宫 http://s7/mw690/0036BHnKgy7057lGtqC46&690

                                     
 玉皇大帝 http://s11/mw690/0036BHnKgy7056OYMY20a&690

                                    搬运东西的骡子
  
大概我还在读初中时,和小我3岁的弟弟爬玉皇山,看到一只松鼠在地上找食,我们就去追。不料弟弟踩到砍过的细竹,竹签插入脚底,血流不止。我二话没说,背起弟弟就往山下跑,一口气跑回了家,也不知那时哪来那么大的气力。
http://s11/mw690/0036BHnKgy7056PY0f87a&690

          又是一条古藤,根在照片左面的坡下,横过道路,向右一直攀爬到大树上。
http://s13/mw690/0036BHnKgy7056QR7eQcc&690

                                      游人跨过古藤
http://s4/mw690/0036BHnKgy7056Srl9993&690

                                     粗大的古藤
http://s13/mw690/0036BHnKgy7057pRx8wdc&690


http://s3/mw690/0036BHnKgy7056TaslI52&690

                                    樱花盛开
http://s12/mw690/0036BHnKgy7056TMDDt9b&690

http://s15/mw690/0036BHnKgy7056UwPCe0e&690

                                   紫来洞
   
玉皇山腰有八仙聚会之所——紫来洞原为小石洞是清代福星观道长紫东用人工依势开辟而成,又名飞龙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深邃幽奇,湿润凉爽,是夏日消暑胜地斜壁上写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巧妙地嵌入“紫来”二字,同时起洞名为紫来洞。“紫气东来”削壁下方以前有仅容一人贴身通过的石级,我们小时都喜欢从上面贴身而过,后不知为什么石级被削掉一层,使人无法站立,更何况通过了。 http://s12/mw690/0036BHnKgy7056Ve44jbb&690

                                     紫来洞
    
记得小时跑到洞口要下去,被祖父拦住,说站一会再进洞,以免受凉。

http://s1/mw690/0036BHnKgy7056VUPOE60&690

                                               紫来洞
http://s11/mw690/0036BHnKgy7057sDc5I7a&690

                                          紫来洞
http://s2/mw690/0036BHnKgy7056WWbpDb1&690

                                      紫来洞
http://s4/mw690/0036BHnKgy7057waZQnb3&690

                                          紫来洞洞顶

http://s14/mw690/0036BHnKgy7057xMlVX4d&690

                                          紫来洞
http://s10/mw690/0036BHnKgy706TQ9Y9zd9&690
                             八卦田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紫来洞南向下望去,可以清晰看见八卦田的形状总面积约九十余亩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遗址。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正月,宋高宗赵构为表示对农事的尊重和对丰收的祈祷,采纳礼部官员提议,在国都南郊开辟籍田,每年春耕开犁时,亲率文武百官到此行“籍礼”,执犁三推一拨,以祭先农。所谓八卦田,是因为田分八块,中间为一圆形高埠,状如八卦,故有此名.这里四周平畴连片,当地农民在各卦上栽种了不同颜色的农作物.由于季节变换呈现的景色各不相同,登高俯瞰,别有一番情趣明代文人高濂曾在《四时幽赏录》中写到:"春时菜花丛开,白天真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自杳然,更多象外意念"八卦旁,还有五代吴越国王妃吴汉月的古墓葬明朝《西湖游览志》有载,“南山胜迹中有宋藉田,在天龙寺下,中阜规圆,环以沟塍,作八卦状,俗称九宫八卦田,至今不紊”。


http://s16/mw690/0036BHnKgy7056Z8cfJ0f&690

                      又是一条横过道路的古藤,看到我挂在藤上的拐杖了?
http://s12/mw690/0036BHnKgy7057MoAK75b&690

                                        七星缸
  
七星缸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缸以北斗星座排列而名。相传旧时杭城火灾频频,乃玉皇山山势如“龙”所致。
于是在紫来洞东北角放置铸铁缸7口,以镇龙灭火。据载,七星缸屡建屡毁,仅清雍正至光绪年间就达五次。丁丑之年园文化局耗资40万再次重置,恢复“铁缸列宿”景观以飨游人。
 http://s7/mw690/0036BHnKgy7057NvZbg26&690


http://s11/mw690/0036BHnKgy7057BpiL89a&690

       七星缸到山顶有段台阶又长又陡,读高中时与小妹比赛,我双脚跳,她跑,看谁先上去。父亲在后面拍照。
http://s1/mw690/0036BHnKgy7057CfMFG20&690

                                                        福星观前的玉皇山简介及福星观布局图
http://s2/mw690/0036BHnKgy7057XK39D01&690

                                   福星观大门外贴了一张“2016年犯太岁属相一览表”
http://s7/mw690/0036BHnKgy7057D7A2ib6&690

      我属猪,表上说我在2016年害太岁,身体病灾,注意肠胃疾病;运势低落,做事中途不顺。破解的方法是:春节前后到福星观参加拜太岁法会,并奉请太岁锦囊。看后一笑了之。

http://s4/mw690/0036BHnKgy707TRuTv5a3&690

                                     进门就见福禄财神

福星观原名玉皇宫,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江南道观。位于西湖与钱江之间的玉皇山顶。山上还遗存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迹。据清人卓炳森《玉皇山庙志》,福星观初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初名玉龙道院,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 该书记载,唐玄宗年间(712-756年在位),有位上山采花的老人,遇见一道人,问之,则曰:“特朝三清道祖”。即时腾空而去。一时传扬,花老人便开山启建玉龙道院。院内建大罗宝殿,供奉三清三宝三天教主。由此可见,玉龙道院始建于唐代。不久,相传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也曾云游玉龙道院,并题诗一首:

七宝庄严五色丹,六通四达出尘埃。箇中滋味神仙喻,遇有缘人笑口开。

此后,每一朝代都有名道来此修炼或取经。据《杭州玉皇山志》载,相传五代名道刘海蟾也曾到此并面壁9年,并留偈四句:

“参出真空不夜天,娘是我来我是娘。无为一体主人公,玄妙消息永无穷。”

http://s6/mw690/0036BHnKgy707TXJ3Ehf5&690

      香客(我们称之为烧香老太婆)拥挤在柜台前,不知在买什么好东西?近前一看,是糕点!奇了怪了,糕点不能在城里买?城里品种更多,这里买了还得背下山!联想到她们在灵隐成群结队地买大铝盆,不知有何高深说法?
http://s12/mw690/0036BHnKgy7058195qj7b&690

                                                    凌霄宝殿
   

福星道院之名,约始于明代中期。正德十三年(1518年),道士罗普仁,在此修行13年,大悟超凡,明正德皇帝敕封为“无为宗师”,他扩建了玉龙道院,正式取名“福星道院”,俗称福星观,因此《玉皇山志》称他是福星观的开山祖。

雍正年间(1723-1735年),浙江巡抚李卫据“火患之多,动辄千百家,”危害着杭城居民的安全,便在玉皇山顶开凿日月池,又于山腰安置七星铁缸,取水以制火之意。

同治三年(1864年),全真道道士蒋永林(1836-1896年),金华东阳人,号长青子,从天台山崇祖观来到杭州,看到玉皇山福星观因兵祸化为灰烬,深感痛心,于是下决心重建。他开始结茅而居,不怕艰难困苦,数载化缘。他的虔诚之意,打动了当时浙江巡抚杨昌睿,布政司卢定动、杭州知府龚嘉俊、钱塘知县曾国霖、仁和县知姚光宇等官员,他们“慨捐钜赀助建福星观”;并命令由杭州府司狱吴廷康监建。经过多年的努力,福星观及七星铁缸终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重新建成。


http://s7/mw690/0036BHnKgy70582TICWc6&690

                        玉皇大帝
  

据《玉皇山庙志》载,福星观原有建筑是:“旧殿系四发戗,两翼共40椽,前殿三间,共二十一椽,山间一间,两椽。官厅楼房三间,两厢共42 椽,归厨房三间,每间六椽。”

新观建成后,经过精心装修,配上楹联,增加道教文化气氛、令人回味。观前建筑有:石牌坊一座,正面书《玉皇上帝》,前面书“普济群生”。两边柱联为住持蒋永林题:“夫玉皇山者,山感天下之首灵;于福星观者,观为世上之阴骘。”南天门:即第一门,匾额《南天门》;两边楹联,为龙门弟子拜明俊题:“望彻尘寰,远近江山悬一画;南连云汉,东西日月跳双丸。”

观内主要殿堂建筑还有十余处,其中有:灵官殿:奉祀道教护法、监坛神,又名王灵元帅。其塑像多为红脸虬须、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手持风火轮,右手举鞭,是镇守宫观之神。真武殿:奉祀真武帝君。真武,又名玄武,尊为北方天界的最高天神。三月初三为诞辰。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大罗宝殿:道教称天有三十六层,大罗天是最高一层的天神,也就是奉祀道教尊奉的最高天神。三清殿:指大罗天之下有三重天神,依次是太清天元始天尊,上清天灵宝天神,即太上道君,玉清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大罗天与三清天,是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天界。斗姆阁:奉祀北斗众星之母,故名斗姆元君。阁中塑像多是三目、四首、八臂的神像。三官殿:一般是指天官、地官、水官,是三位主宰人间祸福天神。天官诞日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地官诞日七月十五日,水官诞日是十月十五日,故又名“三元大帝”。民间多建三官庙奉祀。此外,还有吕祖殿、邱祖殿、蚕王殿、祖神堂等。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蒋永林羽化,紫东道人李理山(1919-1956年)继承主管庙务。李理山原是玉皇山福星观的出家弟子。中年云游四方,参学各地大山名观,最后返回福星观。民国八年(1919年),担任方丈,他继往开来,振兴福星观,成为东南著名道观。他除了修建了一条一丈五尺宽的上山马路、又僻开紫来洞、太极园,建造七星亭、月保亭等,又美化了福星观四周的景观,成为杭州登高望远的佳地。此外,还做了许多善事:

宣统二年(1910年)接受了从上海转来的河南灾民12岁以下儿童40多名,聘请2名教员,开办了慈云小学,以客堂作教室,楼上作宿舍,免费供给他们读书、生活。

日本侵略者占领杭州期间,据许圣元《洞霄宫》载,福星观曾三次收容上山难民。第一次为3000余人,第二次1200余人,第三次1400多人。一日米粥两餐,收容长达一年之久。还备有医药,为之治病。

民国初年,因军阀混战,多数道宫衰败,难以维持,纷来求助紫东道人,接纳主管与扶植。如当时杭州的鹤林道院、抱朴道院、吴山火德庙、伍公庙与余杭洞霄宫、武康升元观等。

由于方丈李理山道心纯真,勇于开拓,福星观的声望越来越高,成为闻名江南的名观,他作为方丈的威信也与日俱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杭州市道教协会诞生,会址在十五奎巷元妙观,他当选为首任会长。由于他热心道教的传播,其会长兼福星观主持一直持续到1949年解放,并继任到解放初期。

http://s8/mw690/0036BHnKgy7057FgJw3e7&690

                    登上江湖一览亭可远眺西湖,可惜有霾,依稀能见苏堤、三潭印月。

   沿步行道下山,到动物园乘车回家,到家还不到12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