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李先军的讲课总是充满激情
楚天快报讯 (记者魏鹏 通讯员刘建功
许婷婷郑毅)48人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28人被北大清华预录,全省第一!超过600分的有424人,全市遥遥领先!2000多名考生中有1717人考取一类重点大学,全省第一!……一组组炫目的数据不由得让媒体聚焦
襄阳四中2015届高三年级团队,聚焦年级主任李先军。
年级主任、特级教师、湖北名师、
襄阳四中校友,博客访问量超过100万次……在李先军身上,有太多的标签,有太多的光环,也有太多的智慧和担当!
网民们说:
10年织就“荆楚教育第一博”
在百度搜索栏输入“湖北李先军”几个字搜索,“欢迎光临湖北李先军博客”置于顶部。登录博客,最新文章为26日晚更新:“填报志愿最最重要的事第一是记住时间:28号下午5点关网,必须在28号下午5点前填报、确认完毕……”第一句话,他写下了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提醒。
“这样的好老师哪找呀,真心赞一个。”“四中学生有这样的老师真是令人感到幸福,我们学校说起来就没有这样对学生生活学习安排这么周到的老师,连我们这些外校师生看了后都觉得受惠良多。”不少学生家长甚至外校教师在后面回复。
这是他近3年来写下的第132篇博文,也是他自2005年8月开通博客以来的近千篇博文之一。特别是近3年来,每周一篇包括一周工作总结反思,后期工作提前告知的博文,得到了100多万的点击量,除了备受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推崇,还吸引了不少尚在上初中、小学的孩子家长研读。资深媒体记者评论:“李先军老师的博客有效搭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可谓化学教学的圣经,年级管理的宝典,不愧‘荆楚教育第一博’美名!”
他自己说:
愿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好教师是学生一生的贵人,这是李先军努力践行的教育信条。担任化学奥赛教练,创造的成绩至今无人超越;担任年级主任和特奥班教师,从三年前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到今年的“高分云集,雄冠荆楚”,李先军的学生中,60余人考取了北大清华,3000余人考取一类重点大学!
成绩的取得,从来都是伴随着汗水与艰辛。
“唐建文,加油!”“刘云逸,加油!”“王宇翔,加油!”……
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上午8点,在四中考场外,李先军与几百名正准备进入考场的学生一一击掌,给他们鼓励。这一幕吸引了不少外校老师和考生的眼球。除了对如此举动的赞赏,更惊讶于李先军的记忆力——这几百名学生,他居然全都叫得出名字!没有“5+2”“白+黑”的陪伴,何来对学生如子女般的了解。
2015届高三学生杨晨佳,高一、高二的成绩都很不错,可进入高三后,考试经常无法正常发挥,尤其是化学,成绩一降再降。李先军发现问题后,主动找到杨晨佳,帮助他认真地分析每张试卷的错误点,耐心地开导,并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弱。今年高考,杨晨佳获得了657分的好成绩。“我批评过学生,有时也很严厉。”李先军说,“但学生最终都理解并高度认可,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同学们说:
做李先军的学生是幸福的
做李先军的学生是幸福的。高三(17)班、(21)班的同学们不会忘记自己生日时收到李老师亲笔祝福时的惊喜,忘不了李老师买给他们的棒棒糖,高三年级2000多名同学更忘不了高考时贴心的“得福”(德芙)巧克力,忘不了李主任与他们一起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办公室里的促膝长谈……一切的一切,让每个孩子学业优良,身体强健,心灵柔软。
做四中的学生家长是幸福的。年级建立了可容纳1000多人的QQ群,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所有的通知、提醒,一个家长有急事,另一个家长马上可以提供帮助;年级的重要活动策划,总有活跃的家长身影,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一个“
襄阳四中学生家长登山群”的群友们也一起照下了他们特殊的“毕业照”!
做李先军的团队成员是幸福的。作为年级主任,3年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成就了一支卓越的教育家团队。2015届高三,有湖北名师王立合,有全省“最牛班主任”,有最优秀的奥赛金牌教练团队,有“特奥四剑客”马波、范娜、李涛、余建勇,还有一大批创造优异成绩的骨干教师如周方方、周琦等……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推动学校跨越发展、推动学生不断提升的最强有力的支撑。
http://www.xiangyannew.com/uploads/allimg/150702/1-150F2100JD17.jpg
襄阳四中2009年至2015年高考过一本线人数统计
作为襄阳教育"龙头"之一的襄阳四中,今年高考再创辉煌,全面超越,高分云集,雄冠荆楚。
48人,这是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的人数,全省第一!
424人,这是超过600分,可以进入"211""985"高校的人数,遥居全市第一!
1717人,这是考取一类重点大学、让更多家庭诞生希望的人数,全省第一!
一组组让人骄傲的数据,带给襄阳乃至荆楚大地的是震动、震撼、振奋,人们不由得探寻,是什么力量让襄阳四中一直以来高分云集,雄冠荆楚,是什么精神让襄阳四中独占鳌头,引领潮流?
一组数据:高分云集雄冠荆楚
风雨中,收获彩虹,拼搏中,见证辉煌。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襄阳四中2015年高考所取得的成绩——
理科685分以上特高分5人,全省第一;理科675分以上特优生15人,全省第一;理科665分以上特优生33人,全省第一;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424人,全市第一;1717人过一类重点大学录取线,全省第一;48人达北大清华录取线,目前已预录28人,全省第一;16名学生获奥赛全国一等奖,20多名同学被世界着名高校录取。
如果你认为今年的数据还不足以信服,那就再看看过往的数据——
从2009到2015,学校考取北大清华人数从9人、7人,上升到12人、18人、19人、17人、28人等,稳居全省前列!
考取一类本科重点院校人数从585人、791人、811人,跃升至966人、1100人、1300人、1717人,一类本科比率近70%,遥居全市第一,稳居全省前列!
该校先后培养出1991年省理科状元史强、1997年省理科状元梁一凡、2001年省文科状元王林丽、2005年省理科状元朱师达、2012年省文科状元吴戴维、2014年湖北省理科状元龚晓曦等6名省高考状元和21名市高考状元,状元数量雄冠全省。
数据的背后是实力的体现,而实力源自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还有创建"四个一流"中国名校的梦想。
精神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这种高度体现在"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办学理念上,体现在"以人为本,普遍激励"的教育思想上,体现在"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的工作标准上,体现在"高效率学习,高水平工作,高境界做人,高品位生活"上。
一种氛围:人文情怀素质教育
素质引领,人文先行。
在"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念引领下,四中人坚定"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长期坚持为学生配送襄阳四中特有的德育品牌——"德育套餐",并不断有新的举措。率先在全市开办中学生业余党校,每年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80华里远足"、毕业典礼、周末真话、校园樱花节、体育节、周末电影、绿色网吧、心理咨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成长;开办慈善阳光班,设立"熊星奖学金"等,绝不让一个寒门学子因贫困而辍学。
在"德育套餐"的熏陶下,一大批优秀学子脱颖而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身残志坚、被誉为四中"保尔"的沈琼,"全国最孝顺高考备考生"张子龙,湖北省首届十佳阳光使者、北大学生肖伟伟,公益之星、清华大学"易智在线"创始人张梦情,慈善之星、襄阳最年轻做慈善的企业法人代表肖菡露,低进高出、择校身份考取清华北大的陈伟博、胡炜,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选手张诺娅……"德行高尚,学业优良",四中学子"群星"现象,闪耀中华。
许午川,一个来自乡镇的的择校生,2015年高考考出了679分的高分,这在四中也许并不是一个高分,但当你了解到许午川获得数学奥赛全国一等奖,同时通过北大、清华两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均获加分,你不由得会为这个即将进入清华大学深造的朴实的大男孩竖起大拇指!
在采访中,许午川特别感谢四中给自己和每位同学提供的"和谐儒雅、高尚高贵、大气大志、追求卓越"校园文化,你可以选择搞奥赛,也可以选择打篮球,你可以参加辩论会,你也可以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在食堂与校长共进早中晚餐,你也可以与老师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素质提升了,意志磨练了,高考成绩的收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一种担当:教师至上核心引领
如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永葆办学质量,办好襄阳四中?要办一所什么样的襄阳四中?这成为四中人不得不思索的问题。学校九届一次教代会讨论通过的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使襄阳四中真正成为"全市一流、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的知名学校。
名校先要有名师,为了"四个一流"的崇高使命,学校力推"讲台上的教育家"工程,努力打造卓越教育家集群,铸就学校竞争力之魂。经多年努力,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个师德高尚、专业精良、无私奉献、成就卓越、全省领先的教师团队:其中专任教师570余人,在岗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1人,湖北名师4人,襄阳隆中名师16人,隆中名校长1人,高级教师240余人,100多名教师先后获国家、省级表彰和奖励,100余名教师成长为襄阳市各学科教协会的主要负责人、襄阳市骨干教师和教学标兵。
以2015届高三为例,高三特奥班的班主任李涛、余建勇、马波、范娜均为30—40岁的骨干力量,在全市26个675分中,四中占了15个,而李涛老师一个班就贡献了7人!隆中名师范娜老师去年培养了全省理科状元龚晓曦,今年又培养的吴慧怡以698分夺得全省理科第二名,真正掌握了特优生培养的"秘方",全校48人达北大清华录取线,这些杰出教师是功不可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仅是特奥班,普奥班、平行班也是各呈异彩,全面辉煌,而这,都离不开优秀教师的辛劳、智慧、高标准付出!"我们每一个岗位的同志都要在全国找标杆,成为全国同一岗位上最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创造全国一流的业绩。"这是襄阳四中人的不懈追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