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写苏州“寒山寺”三字的书法家

(2012-09-16 23:11:45)
标签:

杂谈

苏州寒山寺

http://s12/middle/a987a1a5hc9d2fe2ab5ab&690

今年春节苏州游玩,导游的说法:是清朝后期,寒山寺重建之际,请当时的一位大书法家为本寺题字以增辉,经过磋商达成协议,一字千金,即寒山寺三字共黄金三千两。写完前2个字后,寺院承受不住了,反正第三个字比画也不多,而且已经有了前两个字,倒不如第三个字我自己临摹完成,那岂不是能省下最后的千两黄金了吗?想到这于是连忙说,且慢,实不相瞒,弊寺近来香火清淡,一下字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先写两字,另一字日后凑足了钱再请补写如何?那个大书法家知道对方心疼金子在推脱,于是答应了。大书法家走后,寺院当家立马铺开笔墨开始模仿,可是写了半天才发现,大书法家毕竟是大书法家,那几个字可以说是神品级别,自己那点墨水就是再练上一辈子也未必能及得上。

这时候绍兴东湖主人陶浚渲出场了,陶浚渲游玩寒山寺后和寺院当家闲聊中了解到他的尴尬事,于是便说我倒是可以帮你出点微薄之力。于是就说,我可以免费替你写这个寺字,但有一个条件,让我写完了一个大字后再提个落款。当家的一听,只要能节省成本,就算是给你代做个广告吧,写了一个大字,而且还能再白送六个小字,再说提了寺名若无落款本身就是一个欠缺,于是便一口答应。陶浚渲当场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寺字,并在边上写下了“东湖陶浚渲题”这六个小字。经过这番周折,由两人拼写而成的题字终于尘埃落定。也许是笔力之间毕竟还是有一定差距,直到今天我们在欣赏寒山寺这三个大字时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前两个字铁钩银划笔力雄健刚猛,而第三个字虽形似但在刚毅之中似乎总隐藏着一种书生特有的温润而典雅的秀气。也正是这开玩笑般的提款建议才使我们认识了陶浚渲这个人。

以上不知真假。也有说 前2个字是祝枝山缩写,可祝枝山是明朝书法家,陶浚宣是光绪年间的书法家,怎么可能隔了一个朝代把 寺 字空出那么久呢?

 以下是百度搜索到的资料:(整段话说明:3个字就是陶浚宣缩写)

寒山寺照墙嵌有三方青石,上刻「寒山寺」三字,款署:东湖 陶濬宣 书。

陶浚宣 (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稷山居士。清会稽陶堰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次年考取觉罗汉教习,十二年会试,挑取誊录馆方略。后出任广东广雅书院山长,又任职于湖北志书局。曾在福建漳州经营煤矿,在会稽白米堰设立丝厂,皆丧其资。二十二年起,与从兄弟仲彝、七彪集资8000余银元,在箬蔶山麓,筑堤二百余丈,利用采石形成之峭壁、水塘,造桥筑路,营室建亭,点缀为各种胜景,于二十五年三月完成,名为“东湖”。今为绍兴著名景点,游览者终岁不绝。浚宣在广东有年,接触华侨与革命志士,深知国内外形势,同情革命,以为救国必须提倡教育与进行政治革新。东湖建设之初,即在湖内设立东湖通艺学堂(后改为东湖法政学堂),设史学(包括经、史)、算学(天文、数学)、译学(外语)等斋,聘请谢飞麟、陶成章等为教席,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秋瑾、徐锡麟等常在此聚会,为光复会秘密联络点之一。从叔冶公赴日留学,赠以银元数百,支持其从事革命。光绪三十三年 (1907),秋瑾被害,曾写万言奏折,提出十二条款,指斥浙江巡抚张曾敭草菅人命,枉杀无辜。手稿今存浙江图书馆。民国元年(1912)陶成章被刺,特将东湖玻璃厅辟为专祠“陶社”,供后人瞻仰。早年即以书法闻名乡里,后更名重一时。上自秦汉,下迄六朝,无所不学,每临一碑,辄至数千百遍,临池之勤,自幼至晚年,不辍寒暑。真草篆隶皆精,尤工魏书,笔力雄劲,笔法壮丽,求其书者络绎不绝。翁同和深服其书,持手书相邀,并申明“免去官礼,彼此轻衣小帽相见”。梁启超亦甚为推重。作品已多破坏散失,今苏州寒山寺“寒山拾得”碑刻,为其手迹。光绪时所铸银元、角子、铜元上“光绪通宝”模字,亦为其所书。又工诗文,所著多未刊印,著名者有《百首论书诗》及《稷庐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