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字旁和山字头
(2013-06-27 10:05:25)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二、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汉字朋友。(板书:山)
师:山是个象形字,我们祖先最早用线条描画出山的形状,这就是最早的甲骨文。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演变到现在的简化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我们的文字真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山,学写“山”和山字旁的字。
三、
(一)观察独体字“山”
1.比较“山”(幻灯)
师:山字看似简单,只有三笔,但要写好它可不容易。练字先练眼,谁的眼睛最亮,能给大家一些书写小建议?
2.在手中写“山”。
师:同学们,其实山字的奥妙就在我们的手中,你发现了吗?赶快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内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的手就是一个山字。
师:对呀,大家看,我们的中指就好比山的中竖,大拇指就是它的左竖,而小手指就是右竖,既对称又平衡。来,咱们一起在手里写山。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在作业纸上把“山”写好。学生书写。简单评价。
(二)观察偏旁山:
1.观察偏旁“山”:
(1)山字旁的写法
师:山字作为独体字,横竖安排它说了算,可是山字和其它字组合时,它却发生了变化。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
师:认识吗?出示“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师:对,当山变成山字旁它发生哪些变化呢?练字先练眼,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给你10秒钟的时间观察,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出示幻灯)
师:你发现了吗?
生:左右结构的字中山变得窄了,竖画紧凑,折画上斜,写在左上格。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也可以总结成两句口诀,谁来读一读?山字旁,山变窄,竖紧凑,折上斜,居左上。
(2)举例体会,渗透育人。
师:那山字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生:右边部分的笔画较多,所以左边部分要让一让右边。
师:同学们这个说法还真有道理,其实写字和做人一样,不能随心所欲,和他人相处还要学会互相谦让,团结合作。
师:好的,来看老师写一写。(师范写山字旁)
行间巡视,提醒:一边写,一边对照字帖,就能写到位。看谁达到要求,老师就会画一个红圈圈。写得真棒!不错!很好!注意握笔!
师:看来,山字没能难住大家,同学们写得都挺棒!得到大拇指的同学请举手。这是老师随机收取的2份练习纸,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
点评后学生再练1个。
2.欣赏山景,放松心情
师:同学们学得认真,练得专注,下面让我们的眼睛放松放松。咱们祖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山景吧!(课件播放各大名山的图片,少音乐伴奏)
师:看山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写“山”字,则会感叹汉字的艺术之美。
(1)师:同学们,上半节课写出了山的变化,可是,要想写好含有山的这些字,仅仅写好一个山字旁是不够的。我们来观察左右结构的字,看看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咱们平时分析一个字从哪些方面着手,还记得吗?
生:结构特点、关键笔画。
师:对,谁能做做小老师,来讲讲这些字的书写注意点?
生: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撇捺是主要笔画。
师:峰,左边窄小,位置居上,为了避让右半部分,而右半部分又要注意穿插,你能找到穿插的笔画吗?(幻灯)
生:峰字撇画写在了山字旁的下面。
(2)教师范写“峰”。
学生练写后评价。找2个作品,一好一差。先练写三遍,评价后再练写两遍。评价时紧扣三点。
(3)学写“崩”。
师:这个字中的“山”有了什么变化呢?(板书:扁)
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学生范写“崩”。
师:采访一下,写得这么漂亮,你还有什么书写小诀窍吗?
生:峨字斜勾要舒展。
师:好的,感谢她分享成功的经验,拿出练习纸,咱们练写三个。
(4)自我评价。师:嗯,都练完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对照这三点,看看你能得几颗星?你说说,你少了哪个五角星?你呢?还有谁有勇气当众剖析自己的不足?(幻灯)
2.其它山字旁的字
师:看同学练得这样认真,老师真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在我们学过的字中,还有很多带有山字旁的字,老师还准备了几个,咱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规律练习这些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一定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美观的字。
同桌互评,画星。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读山、写山、赏山中找美,悟美,创造美,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真是不虚此行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字是人的第二个外表”,希望大家认真练字,把字练得漂漂亮亮的,也让自己拥有更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