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shun.nen.com.cn/80784435007455232/20050713/402359.gif
杨宝峰中国画作品《梅香图》
在我市画界,画家杨宝峰属于少壮派。他以温婉秀挺的笔致,生动雄健的格调成为我市青年画家群中擎旗扛鼎的人物之一。
《梅香图》是杨宝峰应外国友人之请而新近完成的国画作品。应该说“命题作文”是很难做的,但画家并不受此局限。笔写胸中有,画成世间无。这幅画面饱满的《梅香图》乍看构图似乎有些凌乱,其实布局合理,构制得当。它密中透气,实里含虚。画家主要以中锋、侧锋的笔法,细致入微地摹写景物并利用笔、墨、色的巧妙点染和挥洒,创造一种清新、高雅的意境。在色彩运用上,宝峰以大面积的灰、黑为主色调,这既渲染出雪雾迷濛的冬季特征,又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怒放中的梅花之红。在红与黑之间的中间地带,画家施以些许淡淡的青绿,这一色彩的运用,既是一种过渡,又用初萌的绿意隐寓春天将至,起到了点明傲霜斗雪的红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意趣。整幅画面色彩既对比强烈又调合统一。在梅花的艺术处理上,画家勾、点结合,极力表现出红梅映雪的生动感。至于《梅香图》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不言而喻的,即“不经几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既是《梅香图》表现的主旨,也是杨宝峰艺术人生的写照。这位16岁即开始习画的青年画家,如今与水墨为伍,和丹青作伴已然30余载了。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写意山水花鸟画并在全国、省、市多次获奖。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摸索,渐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画风。画家冉祥正在评论杨宝峰的作品时说:“(宝峰)在用笔上往往以书法入画法,强调一个‘写’字,在墨法上充分发挥水的调解作用和墨色韵味的丰富变化。”的确如此。近年来,宝峰的水墨丹青日渐呈现出一种金石体的风格。他使笔为刀,视纸如石,追求一种力透纸背,斑斓浓艳的艺术效果。这在我市画界还是独树一帜的。
宝峰擅画牡丹,他笔下的牡丹雍容华贵、艳而不媚。宝峰更喜梅花,他说他画梅花更多的是直抒胸臆。将主观的情愫注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新诗字字香。作为一个青年画家,杨宝峰前面的艺术之路还很长。但天道酬勤,只要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相信“待到山花烂漫时”,宝峰定会“传遍春消息”。
http://fushun.nen.com.cn/80784435007455232/20050713/402363.gif
杨宝峰中国画作品《双雄》
名家点评
http://fushun.nen.com.cn/80784435007455232/20050713/402361.gif
“在清朝中期以后,由于金石学之兴起,秦、汉篆隶及北朝、隋、唐的碑刻,成为研究及摹写的对象。”以金石碑刻的精神入画,也渐渐成为清末民初的花鸟画特色之一。
赵子谦可称为金石画派的导师,其花卉学恽南田、徐渭等诸家,并融入金石刀法,自谓“使刀如笔,视纸若石”。设色浓艳丰厚,笔墨酣畅,花卉尤为突出。
吴昌硕是金石画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青年时期,潜心于金石学,学赵子谦,书法得力于石鼓文,到五十岁之后才致力于绘画。数十年的书法与金石功力熔铸入绘画作品中,使他的花卉用笔苍劲浑厚,变化多端,且用色大胆,对比强烈。用点染法挥写,浓淡干湿并用,显得斑驳而质朴,意趣高古。
吴昌硕弟子甚多,成就较高的如陈师曾、王个簃、潘天寿、齐白石,近现代有石鲁、崔子范、李苦禅和鲁美郭西河教授等大家,都是继承了金石入画的笔墨精神。
研读杨宝峰先生的画,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他以“使笔如刀,视纸若石”的篆刻刀法的精神入画,具有浓厚的金石画派的味道。
画家宝峰先生,16岁入道,学书法,学篆刻。青年时期,拜师访友,游历山川,又在博物馆工作,日日夜夜与那些大师艺术精品为伴,让他更深一步地浸濡于悠久博大的中国画艺术之中。
宝峰先生的画作,因公务十分繁忙,只有挤吃饭睡眠时间作画,作品大多为中、小幅。但不失大气磅礴的作品。
本期发表的这两幅作品,可从这三个方面欣赏,首先看画面总体立意,再看章法(构图),三看色彩。这幅以梅、岩石、禽鸟、雪松、雪花为内容的《梅香图》别具一格。全画以漫天飞舞的雪花为衬,以报春的红梅为前景;怒放在雪天里的梅花托起岩石上的一对禽鸟作为中景;远处又有雾松伴随着从天而降的雪花摆动。从章法看去,是接天应地。色彩浓艳明丽。
另一幅《双雄》是画家的精神感应,表现的是心里真境。是一幅难能可贵的力作。画面上是二只雄鸡,一黑一白,一阴一阳对比强劲,把鸡的精、气、神刻画得十足。令观者回味无穷。画家杨宝峰先生,不仅继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不单注重神韵刻化,更呈现出特象的情性。不仅仅是画出花鸟,也在叙说人间与自然的和谐真趣。
从画面不难看出,画家对笔墨的认识,他对笔墨的双重性十分重视。它即负载着摹物的形式功能;也蕴含着达情的传神功能。
以笔载神,以神托墨,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看杨宝峰先生画,要耐住性儿,要细心端详,慢慢、慢慢地品味,您一定会发现在他的画里面埋有的深刻韵味。
画家小传
http://fushun.nen.com.cn/80784435007455232/20050713/402360.gif
杨宝峰
杨宝峰,1959年生于辽宁抚顺,现任抚顺市博物馆副馆长、抚顺市政协常委、民进抚顺市委委员、抚顺市对外友好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9年、2000年分别在韩国汉城、釜山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在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春消息》、《露香》、《松禽图》、《秋实》、《鹤乡》等被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美术馆、宁夏书画院、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收藏,有多幅作品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际友人收藏。
曾在《书与画》、《书法》、《美术大观》、《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中国书画报》、《香港艺术与收藏》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幅。
(记者孙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