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相”、白相还是“孛相”?

(2016-08-18 22:15:45)
标签:

吴语

方言

上海话

词汇

古汉语

分类: 语言学
http://s5/mw690/0036hkL2zy749zr1Kfif4&690

吴语里向表示play个词有一个/bəʔ siaŋ/(音“孛相”“脖相”)。今吴语大多写“白相”,大概是由于鲁迅先生个文章:

要将上海的所谓“白相”,改作普通话,只好是“玩耍”;至于“吃白相饭”,那恐怕还是用文言译作“不务正业,游荡为生”,对于外乡人可以比较的明白些。​

——出自杂文集·准风月谈 《吃白相饭》署名:旅隼

而今“白相”和吴语时音并弗接近,​直接照搬“白相”写法恐怕并弗曾经过甚思考。盖每,“白相”到底是对还是错?符合当今吴语发音个“孛相”是否正确?答案各是一半一半。

在诗词里向只有“薄相”个写法,且均为宋代。其中杨万里、苏轼还是比较有名个文人​:

赠周功崇》​(宋 朱槔)

闽岭浮沈二十年,归心日夜梦江天。谩题甲乙烦君看,若说功名只自怜。

​造物小儿知薄相,个中老子已忘筌。一筇闻作东南去,岂欲求人左海边。

竹林》(宋 杨万里)

珍重人家爱竹林,织篱辛苦护寒青。那知竹性元薄相,须要穿来篱外生。

​《昌州寄永川赵尉》(宋 项安世)

此州大如斗,此县安得壮。官有少府君,斯须一军张。

此君少年日,弄笔戏天匠。能令枯树荣,解使涸泽涨。

风晚天戏之,千山万里瘴。不畀龟自灵,小儿能薄相

我于同辰游,拜君丈人行。得书日十反,有烛夜千丈。

如何三命共,所设非所当。巽君在床下,踞我著炉上。

此意岂宜蒙,临风颠回向。

泛颍》​(宋 苏轼)

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

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淄。

赵陈两欧阳,同参天人师。观妙各有得,共赋泛颍诗。

 

通过网络搜索我垯弗难发现以下几点:

1、“薄相”大量出现在宋朝个诗词中,也是最早记录个写法。

2、“白相”只在​近代开始出现,且弗再使用“薄相”,反映着当时已经产生语音变化。

3、“孛相”在​猪明王朝开始出现。

​19世纪个《蕙风词话 续遍·卷一》已经解释得蛮清楚着:

葛郯信斋词水调歌头,舟回平望,过乌戍值雨,向晚复晴云:“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薄相”犹言游戏,吴阊里语曰“白相”,“白”盖“薄”之声转,一作“孛相”。乌程张鉴冬青馆诗山塘感旧云:“东风西月灯船散,愁煞空江孛相人。”​

​盖每,为甚“薄相”和“白相”会谐音?如今弗管是官话还是吴语两者都有差别。原因就是唐宋时期两个字发音是接近个。唐朝时期国家官方使用洛阳正音,“薄”是并母铎韵,发/bak/;“白”是并母陌韵,发/brak/,较为接近,可以自家反切一下。换句话说,假使原本正字是“孛相”,则“白相”根本弗会是谐音。​

而对于猪明以后个北语来讲,弗分“薄”“孛”​(现在个普通话也是),故咾“薄相”写成“孛相”对其垯来讲是一样个。于是吴语直接借用北词北音读成功/bət/,少量吴语保持古音读/bɑk/,才造就着寔样三种写法。清国个《蕙风词话》能够意识到“白”是“薄”个音转,已是非常难得。

演化路线如图所示:

http://s5/mw690/0036hkL2zy749AsZd0Ef4&690
我伲可以看到,寔個词汇在吴语和北语之间已经经过着多次转让。

结论:

从本源发音来讲,“薄相”是正确个写法,也是推荐使用个。

从现今发音来讲,“孛相”是常见个写法。

至于“白相”,音意均弗符。弗建议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