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2016-05-14 15:04:50)

       玉猪龙在红山文化中多有发现,它的头像猪首,整器似猪的胚胎。猪在红山文化时期与远古先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它既代表财富,又显示勇猛。上古猪的形象不像现在一样是愚蠢、懒惰的象征,我们的祖先更喜欢野猪强悍的体形,敢与虎豹相搏的精神。猪首被安在龙的身上,说明猪的形象逐渐抽象和神化。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重量高32厘米重量11.8千克比重3.03硬度6.5为博主收藏)

  

       其实,玉猪龙并非龙,而是猪。之所以称为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时,考古学家出于某种原因联想到:龙的传人,将其误认为龙,红山文化的这头玉猪,被称为中华第一龙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当然,后来搞清楚了这是个乌龙事件,玉龙原来是玉猪,然而为时已晚,它的形象在社会上已经广为传播,甚至华夏银行将其作为了银行的标志。为了不挫伤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便将这头玉猪命名为玉猪龙,既体现它的本质,又可以混淆概念:虽然是头猪,却是头龙猪华夏是龙的传人被专家的误判成了猪的传人,实在不应该。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重量高22厘米重量6.8千克比重3.05硬度6.5为博主收藏)

那么玉猪龙在远古时代是做什么用的呢?专家是人不是神没有穿越时空的本事,认定玉猪龙因先民信神(什么神不知道)是巫师用的东西,这一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是信口雌黄,北京话说不靠谱,为此我也不认可此说法。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重量高23厘米重量6.9千克比重3.01硬度6.6为博主收藏)

 我是古玉收藏爱好者,在北京潘家园地摊先后买了大小玉猪龙几十个,其材质都是和田玉,凡是考古队挖出来的玉猪龙称谓红色文化而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都放到博物馆里。而地摊上出现的都被说成仿品假货,专家不认,收藏者也不敢买,因我会测量比重和硬度只要是和田玉材质其价钱比和田玉石头还便宜我就买。

有一次,我在潘家园地摊花了几千元钱买到一个20多公斤重的和田玉材质红皮玉猪龙,我找到很有名的古玉鉴定专家看,专家看了一眼说拳头大的玉猪龙拍卖价是150万元,你这个要是真的那就发大财了,还说玉猪龙没有大的。专家没有直说,但意思是我这个大玉猪龙是假的。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重量高21厘米重量5.6千克比重3.02硬度6.5为博主收藏)

我不管真假只要材质是和田玉就收藏,第二年我皈依信佛了,认识不少高僧大德和有通的居士,我请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个大字不认识的学佛有神通老太太给看玉猪龙,她说:这是原始社会的古玉,有十几万年了,不是龙是猪,也不是砖头家说巫师用的东西,她讲个故事;说在原始社会一个部落,有个女孩生在猪窝里,由母猪把这个女孩养大,女孩长大后身强力壮,智商高胆识超群,就成了这个部落氏族的首领,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开始,为了纪念猪的养育之恩,她下令不准许捕杀猪和吃猪肉,及用天下最美的石头雕刻成猪的形象供奉,也是权利的标志,按级别的大小来分配大小不等的玉猪,一直延续到夏商朝,到现在有个民族不杀不吃猪肉。我觉得这个故事真实靠谱。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重量高16厘米重量5.2千克比重2.98硬度6.5为博主收藏)

比如佛教几千年来,人们信奉供养纪念佛,人们用不同材质做成佛像大的在寺院供奉,小的佛像挂件戴在人们的身上,这和史前不是和猪龙基本一样吗!

我是满族人,想起小时候过年时爷爷都把一张画挂到山墙上供奉,画上有一个仙女牵着一匹大青马,有一条黑狗及树上乌鸦,我听爷爷给我讲故事;明朝时我们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小时候在辽阳李总兵府上当书童,一天京城观星台道士说辽阳出真主了,李总兵要抓努尔哈赤,是李总兵小老婆牵出大青马帮助努尔哈赤逃走——当李总兵带兵追捕时狗和乌鸦先后救驾,努尔哈赤得了天下后不忘救过他的人、马、狗和乌鸦,下令满族后代都要供奉,不许吃马肉和狗肉,喂养乌鸦,持续了几百年,现在满族的老辈人还是这个习惯。

综上比照,玉猪龙的故事是可信的,延续了十几万年,一直到夏商时期。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是史前和田玉猪龙大印重量高15厘米重量2856千克比重3.01硬度6.5为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上图印文是我国古文字研究专家谢子展先生给翻译为:简狄圣制)

    我去年意外发现收藏了和田玉材质的史前玉猪龙大印,皮壳长满了橘皮纹其年代在几千以上,大印上有四个印文,找到古文字专家谢子展翻译为:简狄圣制。这就证实了玉猪龙是圣物不是巫师用物。

    简狄:吞鸟蛋而怀孕的美女是有氏人,帝喾次妃。端丽冠绝,风娇水媚。因吞食燕卵(鸟蛋)、破胸生产了商族的始祖契,被商人顶礼膜拜达600年之久。中国有句民谚,叫做"母以子贵"。因为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后世便尊为伟大的母亲,这一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涂山娇生了夏朝的真命天子启,仿佛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与简狄和姜这两位大美女相比,又似乎逊色许多。简狄因为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被商族的后代至少顶礼膜拜了600年;姜因为生下了周朝的始祖后稷,成为姬姓一脉永远的骄傲。

  简狄,一作简易、简,是有氏部落(今山西永济西)首领的女儿,因而又称简。简狄不仅是千里挑一的美女,并且极有慧性,"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在她正当花季少女的时候,喜欢四处巡游的帝喾(音库)来到有,为她的美丽所倾倒,于是向有氏首领求婚。因为简狄是帝喾的第二位夫人,所以称之为次妃。

  简狄的一生有三大传奇为后世咏诵。一是她奇特的怀孕经历。传说简狄成为帝喾最宠爱的妃子后,两年多都没有怀孕。有一年,帝喾带着她重游有。做母亲的见她久未有喜,心里焦急,就带她去女娲娘娘庙烧香求子。路过玄丘的时候,简狄顽皮的妹妹建疵怂恿姐姐一起下到山丘下的玄池去泡澡。两人正在洗浴的时候,忽然一对燕子双双飞来,竟在池子里裸露的石头上下了一个鸟蛋。 
  这鸟蛋当然不是一般的鸟蛋,而是一颗五色彩卵。简狄生性好奇,以手取过,有心收藏,却苦于无处安放,只得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那五色燕卵竟被她咽下喉咙去了。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腹部,登时浑身酥软,就这样忽然有了怀孕的感觉。《史记· 殷本纪》的说法略有出入:" 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 商颂·玄鸟》也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命即天意的意思;玄鸟乃燕子的雅称。(照《诗经》的说法,商人的祖先不是简狄,倒是玄鸟了。不过,根据郭沫若在《历史论》里的观点,所谓"玄鸟",本是生殖器的象征,"鸟"到现在仍是男性生殖器的别名、"卵"则是睾丸的别名。)按王逸《楚辞章句》里的说法是:"简狄,常喾之妃也……言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飞燕坠遗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简狄和帝喾也够浪漫的了,竟然选择在露天交欢。不过既然已在台子上整得死去活来,那就显然不会是吞了飞燕扔下来的卵子而怀孕了。 
  这种传说算不上稀奇,却是光宗耀祖的一种"套路"。四千年之后,自东北部崛起的清王朝也沿袭了这种套路。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女子在一个池子里洗澡,遇到一双异鸟,将一颗朱果坠在她们面前,一个女子拾起朱果吞食,便有娠在身生下了满族的老祖宗。据后世史学家们研究,商族的祖先为华夏分支东夷人,东夷人的祖先为少昊氏。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族是由几个胞族组成的部落。其中第一胞族中的五个氏族,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劳)、青鸟、丹鸟为图腾,其中玄鸟为商族人的图腾。商族既为东夷的分支,所谓玄鸟生商,自然是由夷族鸟图腾推衍而来的了。(邓伟志在他的《唐前婚姻》一书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不过是把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情况加以神话罢了。)简狄的第二个传奇,就是她的生育过程。世界生育史上有许多神奇的生育传说。替简狄接生的医生讲述的故事,有可能是今天许多人闻所未闻的:古来生孩子,有从胸口生的,也有背上生,或从肋间生、两腋生的。最奇怪的有两种生法,一是有孕之后,过了十月还不生产,而她的额角上竟长出一疮,渐生渐大,后来婴儿竟从额疮上钻出;第二种生法是,妇女有孕之后,觉得那胎儿渐渐下坠,由下腹至股腿,又渐渐坠至足中,最后竟从脚拇指上生出。这种生产法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坼。"(不知世界上的所谓拇指儿郎或拇指姑娘是不是这般来的。)正常的婴儿是自然分娩,(或剖腹产,)不正常的生产都是有说法的。从肋生、腋生、胸生、背生的婴儿,长大后必定是非常之人,因为胸、背、肋、腋位于腹部四周,所谓奇而不失于正,当然为非常之人。 
  这简狄所生的儿子契,是破胸而出的。这种旷世奇人,几百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 
  商人后代的这种造神伎俩,不独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恐怕也属世界性的造神通则。 
  简狄最富传奇最为后世尊奉的一件事,是她为商族人民贡献了一位最伟大的儿子-- 。传说契与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帮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商丘一带),其氏族为商族,赐为子姓。("子"即"卵"的意思。)尧舜之际,契不但是当时重要的军事首脑人物,还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即把古代象形文字刻在木片或树干、木柱之上。商族尊奉契为始兴之祖,称之为"玄王"。 夏朝建立之后,商族为夏的直属。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到契的第14代孙成汤时,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的商人终于发力,一举推翻夏朝,建立了 商朝。商起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附近)。从公元前 17世纪商汤灭夏之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 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 周武王联合西南各族剿灭,商朝共传 17世、31王,历时600年左右。 
  一个至少有600年被人们反复咏颂的女人,无论如何是令人羡慕的。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史前和田白玉猪龙高3厘米重量6克比重2.98硬度6.5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史前和田玉猪龙高15厘米重量2890克比重3.02硬度6.6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史前和田玉龟背猪龙长21厘米重量2800克比重2.99硬度6.5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史前和田玉连体猪龙长26厘米重量重量3887克比重3.01硬度6.5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史前和田玉太阳神猪龙高23厘米重量1895克比重2.97硬度6.46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史前和田玉猪龙大印高15厘米重量2808克比重3.03硬度6.5博主收藏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猪龙大印正面
史前玉猪龙的故事和用途
印文没有翻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