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从当了班主任之后 “高冷”女老师变身“管家婆”

标签:
铁路中学教育教师爱的教育 |
分类: 媒体视野 |
自从当了班主任之后“高冷”
女老师变身“管家婆”
——重庆铁路中学“好老师”共同讨论爱的教育
黎国权老师在操场上和学生谈心
铁路中学程隆云老师
导读:
近日,重庆铁路中学的微信公众号上刊载了多篇“爱心故事”,这些文章至今仍在持续更新中。学校的老师们积极投稿,分享他们在教育岗位上的心路历程,述说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一篇篇生动的教育故事,写满了老师们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处处都流露出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与包容。
“当一个老师懂得爱并传递爱的时候,他就找到了这份职业油然而生的幸福感。”那么,铁路中学的这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践行“爱的教育”的呢?他们又是怎样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的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特意走进铁路中学进行深入采访,感受这个校园里无与伦比的正能量。
一起成长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我对这个学校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它陪伴了我50多年。”铁路中学B校区杨洪强老师告诉我们,他自小就在这里念书,毕业之后又在这里教书,虽然教师的职业生涯即将接近尾声,但心里还是万分珍惜剩下的时光。
“他几十年如一日,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比任何人都熟悉。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你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这里就是他的家了。”听见同事这样评价自己,杨洪强笑着回了一句:“学生娃儿单纯,跟他们在一起就高兴!”
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杨老师:只要注意到我们没吃早饭,他的脸色就会立刻晴转阴,然后把自己的早餐递过来;为了让那些体训的学生有热乎乎的饭菜吃,他把家里的微波炉都搬来办公室了……总之,在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他从未缺席。
一直以来,杨老师都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他们班有很多学生都来自区县,难得回家一次,小孩多少会念家,这种时候他会抽出很多时间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杨老师喜欢和学生亲近,跟他们一起成长,“我这几十年的烟瘾都是学生帮着戒掉的,大家共同培养好习惯嘛”。
戒烟这事情,老伴絮絮叨叨一辈子都不管用,但学生说了一句话,他就痛下决心。有一次,杨老师找一位女生谈话,学生开玩笑地说:“我坐远点,杨老师要抽烟。”听到这话,他立马就跟学生承诺不再抽烟,“老师要说话算话啊,我必须做出个表率作用,这样也不至于让学生跟我保持距离。”
俯下身子 才能和学生更靠近
在学校B区高三年级教师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屋子里,摆着一张简单的小床铺,这就是黎国权老师的住处,他每周要在这里度过四个晚上。
“在高考面前,学生是冲锋者,家长和老师也是战士”,黎老师感叹道,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这一路走来,大家都很辛苦,他跟学生同吃同住,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觉得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奋斗。
黎老师喜欢在教室里、走廊里转悠,他并不是监督学生,而是想让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解决。现在高考的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遇到思维“打结”的地方,老师要尽快帮学生解开,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卡壳点”。
想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黎老师告诉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作为老师,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放置在高高的讲台上,甚至代表着不可推翻的真理,但是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当你愿意跟学生在同一个视线水平时,你就能发现他们的难处。所以,我认为,俯下身子才是最美的教学姿态。”黎老师回忆说,自己在刚开始从教的那几年,也只能做到关注课堂进度,总想着这节课要怎么上;现在他上课的时候常常留意学生的表情,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稍作调整。
采访最后,我们才得知,原来黎国权老师自己的孩子今年也要参加高考了。作为父亲,他没有时间跟儿子辅导功课,更没多少机会让父子俩谈谈心,“虽然心里满是愧疚,但学校里的这群学生也是我的孩子,都放不下。”
平等沟通 做个接地气的班主任
学校A区的化学老师龙显秀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16个年头了,直到最近这一两年,她越发感觉自己的教师生涯里少了一个角色,那就是班主任这个位置。于是,她主动跟学校提出申请,希望可以试试带一个班的学生。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龙显秀在化学学科专业上非常自信,但是当班主任却还是头一遭。“刚开始为了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我那一个月的时间都是绷着脸走进教室,学生们看到我都故意躲开。”龙老师心想着,这可不是件好事,于是她找来一个学生代表,想听一听大家的真实想法。
小陈同学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让我们感觉很害怕,有一种强烈的距离感。自从您当班主任以来,脸上就少了一些慈爱,多了一丝严厉。而且您批评同学的时候,说话特别直,很容易伤到我们的自尊心。”小女孩的话说得非常中肯,龙显秀也意识到这种故作高冷的状态要放下了。
“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怕你,但是他们在内心根本就不认可你,这才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悲哀”。怎样改变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刻板印象,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班主任老师呢?龙显秀开始自我反省,并逐渐走到学生中去。
比如,学生在拖地的时候很马虎,她不会直接批评,而是手把手地传授做卫生的小窍门;看到课桌上书本堆得太高,她会温馨提醒这样会影响视线;跟学生谈话的时候语气过重,她主动道歉;就连学生上体育课,她都会劝说衣着要舒适……相处时间长了之后,这位高冷的女神教师成了学生口中的“管家婆”,但是龙显秀心里听着舒服,“终于找到了接地气的感觉”。
善于观察 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中
也许是跟自己所教的生物学科有关,程隆云老师喜欢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人和物,在所有的观察对象中,她花心思最多的当属那群单纯可爱的学生。从1989年从教至今,她教过不少学生,但程老师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个体,身上有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质。
“我会观察他们的性格、喜好、学习方式等,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更加有针对性。”程老师称,当学生们遇到问题过来请教的时候,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之处,这让很多学生认为她会“读心术”。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受挫能力很差,但自尊心又极强,这就要求老师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了解。”程老师说。
在程老师看来,开启观察者模式并不是站在远远的地方袖手旁观,而是要多跟学生互动,抓住教育过程中的小细节。看似作风严谨的程老师,随时可以将学生逗笑,她的课堂从来都不是死气沉沉的,“一节课总需要那么几句幽默的话语来调节”。
遇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候,程老师走进教室便说:“听到上课铃声的时候,同学们的应激性都不高,但是当下课铃声一响起来,你们就敏感多了。面对同样的一种声音,为何你们的反应会如此不同?请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就这样,学生被程老师一本正经地提问逗笑了,同时一节生动有趣的生物课也开始了。
【教育观察】有爱的教育才有力量
对于好老师而言,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正如采访的四位老师一般,铁路中学的教职工用赤忱的爱心推动着学校往前迈进。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不足;他们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彼此之间相互信任;他们拒绝耳提面命的交流方式,与学生做朋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在他们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教育的本意就是要用爱感染人、激励人,铁路中学的这群老师正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他们“情动于中,行之于外”,在春风化雨中点滴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位学生。我们相信,在这个人人都要接受终身教育的时代,“爱”会一直延续。
(来源:《重庆时报》 2015.03.31 第3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