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初中数学要重视“改错”

标签:
初中学习方法数学杂谈 |
分类: 学法点拨 |
学好初中数学要重视“改错”
重庆市渝西中学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习比较浮躁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只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而不去深究错在哪里,更不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忽略了解题的步骤和过程;还有的学生自己做对就行,从不关注他人发生的错误,从而引以为戒。
具体体现:
(1)学生学习习惯散漫懒惰,不愿意去主动改错;
(2)学习方法不当,知识储备不够,不知道如何改错;
(3)学习只追求量,不追求质,不能“错一反三”;
(4)学习任务重,不愿意在改错上花费时间;
(5)觉得改错没有用,不会对学习数学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情况说明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上的,对“改错”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行为上的,学习习惯不好,怕费时费事;三是知识储备上的,基础知识薄弱,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其实,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强调“改错”是很有必要的,刚入初中学习数学的同学们应该认真对待“改错”。
1、转变观念。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重视改错的同学,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同学们对“改错”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主动“改错”,达到思想和行为的一致。
2、“改错”的时间和空间。
(1)课上“评错”。学生刚开始“改错”的主动性不强,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到这样做的好处,老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学生的错例时,总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经常要追问:“这个问题你的错因是什么?涉及的知识点是什么?应该如何修正?由这道错题你想到了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一旦出错,就会马上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些问题,同时也无形中养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纠错意识。
(2)课下改错。对于练习、作业、测试中的问题,有以下两种形式纠错:一是学生自查,自纠;二是小组同学互查,互纠。学生通过自查、互查、分析答错的原因,总结解题的方法等,明确在数学学习中,要及时反思;明确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所在,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克服存在的不足。
3、“改错”的方法。
正确使用“改错本”。“改错”不应该是随意性的活动,而应该是有准备有目的的活动。“改错”不能遇到错误就在一张纸上、书上、练习册上、试卷上改动一下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应该是在“改错本”上进行,遇到错误时就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做一个知识积淀,在复习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错本的整理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这样做的目的有:首先,建立改错本,将错题抄下来,重新解出能有巩固作用。其次,改错本的重要性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再次,让“错”变得非常清晰可见。如标注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马虎”等错误原因,运用出题人的手法,针对自己常犯的错误,让学生给自己出几道题目,考察自己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最后,要注意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4、“改错”的好处。
“改错”,并能正确使用改错本,养成了有错必究,有错必改,有错必思的习惯有以下两方面的好处:(1)能从反面入手,深刻理解正确的东西;(2)能由果溯因,把错题的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改错本”能体现出学生每次失分的主要原因,清楚地显现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簿弱环节。如果每次出现的错误都能及时得以纠正,那么长期坚持下去,就可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很大改观,此种方法尤其对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更为有效。
作者简介:
王惠民,重庆市渝西中学初中数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九龙坡区数学科兼职教研员、区中心组成员、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班主任。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获全国二、三等奖、重庆一、二、三等奖等多级奖励。多次应邀到其他中学上示范课,在《当代重庆教育》上发表教学论文4篇。电子邮箱:10145163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