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迈出一小步 成为“乐跑族”(63届江少佳)

(2015-01-18 20:48:23)
标签:

校友

乐跑族

分类: 校友文苑
——63届江少佳校友的跑族生活小记

我毕业于揭阳一中63届,现就职于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是一名老师。我跑步已有一年多,刚参加完广州马拉松的“半马”比赛,并已报名参加明年3月15日在清远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全马”比赛。我想应该有不少校友与我一样,喜欢跑步,在与大家分享“乐跑”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契机,结交更多热爱运动的跑友,一起为校友会传递正能量。
初遇“乐跑族”
2013年10月的一个早晨,我照常踩着自行车去上班,途中一个身着短裤疾跑的男子突然出现在我前方,吸引了我的目光。出于好奇心,我加快车速追上了他。
他大概五十岁左右,黝黑的皮肤、宽厚的臂膀以及结实肌肉,全身上下洋溢着运动者的阳光能量,最别致的是他的背心上印着两行字——“跑族”和“飞向太阳”。他自我介绍说他姓杨,在跑族中的昵称是“心飞扬”,是一位园林工人,已有三年多的跑步经历。刚开始跑时,只跑几百米就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增加,一年后参加了全程马拉松比赛,目前每次都能跑上百公里,而且跑步还缓解了他的胃病和全身多处的疼痛。
交谈中得知他住得离我家很近,所以他邀请我成为他们“乐跑族”的一员。我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但一直苦于没有伙伴,导致运动总是不能持续进行。而“飞扬哥”的出现一下子激发了我一直以来的热情,我决定跟着他跑,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乐跑”的师傅。
加入“乐跑族”
“飞扬哥”带着我从最开始气喘吁吁的跑3公里到三个月后跑广州市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的迷你5公里,再到十个月后跑20多公里,不断的进步,除了陪伴时的鼓励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坚持。跑步一周年后,我报名参加了广州市第三届国际马拉松赛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并跑出了2小时22分钟20秒的成绩。
跑友们起初跑步的理由不尽相同,但跑步后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享受。跑步前定好公里数,穿着运动服,塞上耳塞,随着进程,耳朵不时传来“咕咚”软件的跑程和速度的播报。跑到三、四公里时,体力开始下降,心理出现纠结:“继续,还是停下来?坚持原来的目标还是降低目标?”我们把这个状态叫做“撞墙时刻”。这时如果能坚持下来,就会顺利进入一个更享受的状态——身体发热、汗水淋漓,惯性地摆臂和抬腿,不想停下来,近乎无我的状态。
跑步的学问
很多人以为,跑步就是踋一抬,人就冲出去,自己怎么舒服怎么跑,别人的跑步方式不能为我所用。其实不然,跑步是很有学问的。
跑步者始终要注意让自己保持动态平衡。首先要保证从头、肩膀、臀部一直到在地面上滚动的脚底触地点是处于一条直线上,身体的重量必须落在前脚掌的跖球部,而非脚趾。在这个前提下,跑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支撑点从一条腿转换到另一条腿,转换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你跑步的速度。不要试图用腿去推动身体前进,而要用身体前倾所具备的重力引发身体不断向前。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的一些细节:
第一,注意发力技巧。跑步是大腿后部的肌肉群在发力,想象自己像一只慢动作的小鹿一样轻松地向前,身体像碧波荡漾一样轻盈而平缓地起伏向前。全身每一个地方都要尽量放松,不要左右摇晃,特别要注意小腿不要刻意向前伸或向后蹬。
第二,摆正跑步心态。跑步不是为了跟谁比赛,而是为了身体健康,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狠拼而危及最容易受伤的膝盖。整个过程膝盖都要弯着,以减轻身体对它们的冲击力。速度太慢,起不到锻炼的效果;速度过快,又可能使身体受伤,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第三,保证跑步时间。每日最好跑45分钟左右,实在挤不出时间就跑30分钟也好,但要跑到有汗冒出来。时间太短起不到锻炼效果,时间太长可能把身体掏空了,总之,要量力而为。
第四,注意活络经骨。跑步前后可做些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活动(我利用小区内儿童乐园的设施,跑步前后两种活动各做100次)。跑步后一定要做10分钟左右的拉伸运动,对小腿等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消除腿部所积累的乳酸,保证跑步过后腿部肌肉不酸痛。膝盖最好用“自发热”护膝包一下,晚上睡觉前用姜水泡脚20分钟左右,促进双腿的血液循环,也可提高睡眠质量。
想象这样一幅跑步的图景:后大腿肌群把脚从地上抬起,膝盖稍微弯曲,身体开始略微往下落,接着这只脚轻柔地落在前面,当脚触地时,身体的重心正好处在落地点的正上方。落地的脚不要刻意向后蹬,而是稍微用力提升身体的重心,继而迅速上抬然后轻盈落地,进行下一个回合。支撑点转换与姿势变换越快,你就跑得越快。
一切就这么简单。
如何克服体力不足
一个训练有素的跑者,跑步的过程是不会大口大口喘气的。但是,局外人总是认为跑步就必然是气喘吁吁的,这是对跑步的误解。初学跑步者不要被体力不足所吓倒,体力是你自己身体里面所固有的,要靠你去开发它。你不开发它,你就永远没有体力。如何开发?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跑量,当你对跑多远能随心所欲时,你就会奇迹般地变成一个体力充沛者。
如何克服惰性
有不少人听说我天天跑步,都说我意志力真强,其实,我也会睡懒觉,会留恋温暖的被窝。但我会把一点一滴的意志力积累起来,并科学地驾驭它们,使它们充分地为我所用,激发我天天早起锻炼。
我培养意志力的方法很老土:
第一,跑步能坚持下去的前提是早晨起床前你不觉得困,想起床,所以,睡眠一定要充足。晚上要早点睡觉(不要超过11点),中午最好也睡半点钟。
第二,设一个闹钟,放到离卧室远一点的地方,设一个比较早的时间(我是5点50分)把自己闹醒,而且不起来关掉它,它会不停地闹。
第三,结交一些跑友,最好是参加到某一个跑步团队中去(我加入了“跑族”),在互相监督的同时,还可以学到不少跑步的知识。建议阅读一些中外名家关于跑步方面的论著(初跑者可阅读美国资深运动科学家尼可拉斯.罗曼诺夫博士的论著《跑步,该怎么跑》)。
第四,不要相信什么“跑一天要歇一天”,那样做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第五,最好到空气好的江边、公园、小区内跑,并最终把跑步地点固定下来。
第六,据说早晨的空气没有下午好,但我认为广州这种地方可能是相反,所以我不认为早晨不能跑步,而且下午的时间不太容易把握,清晨才是属于自己的。     
欢迎加入“乐跑族”
大都市的人们,每天都从一个“箱子”走向另一个“箱子”,人们失去了与大自然亲近、了解自己的身体的机会。因为长期使用空调,我们甚至无法感知四季的气候变化。因为缺乏运动,我们不能用心去体会自己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通和汗水的渗透。
美国全国每年有1100个马拉松赛事,富裕起来的人们需要一种朴实的回归,人们需要重新从大自然那里获取最原始的本能和动力。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从1982年(33岁)开始,坚持每天跑步。校友们都在羡慕我有时间和精力每日坚持跑步,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时间跑步都是一种借口,没有体力跑步都是一种自我开脱。意志薄弱,不敢去尝试,才是问题之根本。
现在,我每天用在跑步这件事上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占据我每日可支配时间的八分之一,但是跑步却使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折腾了我好几年的颈椎老化和头痛症基本好了,不再睡懒觉,饭量增加而体重却下降了(从143斤降为130斤),精力充沛,心情更加愉悦。周围的人看到我时都说我像换了一个人,结实而健康。
亲爱的校友,您与跑者的距离其实只有区区的一小步,迈出这一步,你就和我一样成为“乐跑族”,来吧,一起奔跑!
(欢迎跑者和准跑者加63届江少佳校友的微信号——j463591870,交流跑步经验。)
http://s6/mw690/0036dWblty6PhyYkjhr25&690成为“乐跑族”(63届江少佳)" TITLE="迈出一小步 成为“乐跑族”(63届江少佳)"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