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4日----乘坐绿皮车去旅行
文图/清风明月

(拍摄于2021年6月14日上午)
【成长日记】
乘坐绿皮火车是乎乎很久以来的一个小愿望。几年前我和乎姥姥曾去过娘子关,乘坐的就是绿皮火车,路程没多远,4块多钱的车票,但火车嘎油嘎油地要开将近两个小时,我们觉得很符合乎乎的要求,所以便谋划着有机会也带乎乎去一趟,既坐了绿皮火车,又看了北方的水上人家。就在这个端午小长假,昨天乎乎赶完了全部作业,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旅行。
火车开车的时间是8:10,我们7:20从家出发,约了网约车前往火车站。我们到得比较早,乎乎有时间跟着爸爸逛了逛简陋的候车厅,这跟高铁站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站台,高铁站台都是和车门齐平的,绿皮车的则是要蹬好几凳铁梯子,而且还有直接在铁轨上的通道,这些都让乎乎感到新鲜。上车的程序很高铁没多大区别,都是刷身份证进出站。稍有不同的是今天我们进站要刷身份证,进车厢的时候还要刷一次。进车厢前,乎乎在站台上看到一列停着的列车,那是发往大连的一列车,他对车厢里三层的卧铺感兴趣,仔细地看了好一会儿(见P2)。我们乘坐的这趟车共有4节车厢,不知为什么,我们看到只有2、3号车厢上客,另外两节空着。由于昨晚确定要去娘子关的时间已是10点多了,这个短途车居然票也紧张,我们4人的车票分别在两个车厢,好在都是两张挨在一起。乎乎跟他爸在一起,我和乎妈在一起。乎乎他们那个车厢比较空,开车后我去找乎乎,他坐在三人座的中间,乎爸在最外边的坐上,我把他带到一个空座上拍了张照片(见P5)。后来乎妈带乎乎到车上的卫生间洗了手,回来的途中乎乎还利用车上的卫生间撒了尿,对绿皮车的卫生间也算有了了解。我们做的这趟K字头的列车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绿皮车了,过去的绿皮车顶上是摇头的电扇,车窗是可以自行打开的,现在车厢顶是空的,两边都是灯,车厢内有空调,尤其是座位变化大,都已经换成了软座,虽然没有高铁那样舒适可调,但比起过去那种人造革面的硬座来说,已经舒服了很多很多。回程的座位号挨在一起,一个三人加一个双人座的过道这边的座位,乎乎坐在三人座的最里边,可以用上前面的小桌。回来的途中乎乎睡了一小觉,睡姿比较奇特,开始头垂在车厢上,后来又用胳膊垫着脸(见P25)。
在娘子关景区,我们看了水上人家,乎乎在那里玩儿了玩儿水磨(见P12),在村里的水渠里买了一瓶脉动饮料(见P14),村里买手工压饼的很多,都是当场制作,边做边卖,乎乎在水上人家门口看人家做压饼(见P10),最后我们买了一袋花椒叶风味的压饼,回程上了火车乎乎吃了一些,说还不错。从村里出来我们去了水帘洞瀑布和平阳湖。瀑布景色不错,但对于见过黄果树瀑布、德天瀑布的呼呼来说,这样的瀑布肯定是太小了,尤其是平阳湖,更是一片很小的水域,我们坐船游览,只几分钟就完了,觉得有点坑,但乎乎说要坐船,也就算值了。第三个景点是娘子关关城。乎乎曾两次去过山海关老龙头,所以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新鲜感。那段特别陡的小长城,乎乎还是比较喜欢,但由于时间关系也没让他爬到头,我给他拍了两张照片后就下来去逛关城老街,去消费他这次出行我给他的50元的额度去了。遗憾的是老街里也没什么卖的,我们走到了东门,在那里留了张影(见P24)便往回返,最后只花了12元钱买了把印着娘子关图案的折叠扇。然后我们就回到车站,12:07乘火车返程了。对了,在从平阳湖去娘子关关城的途中,乎乎还在一个流着水的大壶前面拍了照(见P)。乎乎猜想里面有水管既往上面灌水,同时又支撑着那把壶。应该是的。
回到家后我们在外面吃了午饭,乎乎吃了8串烤肉和一些饸烙,饭后上楼来也没在睡觉,看电视玩儿玩具,后来又跟姥姥玩儿石头剪子布跟我玩儿吃鸡,晚饭也没吃,知道7点半乎爸爸接他下楼练琴。今天这一天算是玩儿开心了,晚上洗澡的时候跟我说的也是他们最近在学校玩儿的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情节。这两天乎乎自己在看《父与子》,洗澡前问我什么是“马克”,他说是从《父与子》上看来的。当我告诉他是得过货币的名称时,他立刻问我相当于人民币多少钱,似乎他已经有了汇率的概念了呢。这不定时从哪里听来或看来的呢,总之,开卷有益,我是坚信这一点。
【乎说乎话】
“风和日丽”和“风雨交加”
今晚乎乎洗澡的时候跟我聊天说他们玩儿的事儿,其中讲到两队的不同时用了这样的词:他们这一队去的时候那是“风和日丽”,而另外一队去的时候那是“风雨交加”。我说,你这样用对比的方法说话特别好,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要想词汇运用得好,关键是多积累,而积累又主要在于坚持,每一天每一次都有认真的阅读。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6.
加载中,请稍候......